癌癥病人食欲不振的情況比較普遍,尤其是一些中晚期患者。食欲不振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營養不良,它帶來的很多問題除對生存時間不利,對病人的生活質量也有嚴重影響!哪些原因會造成病人沒胃口、不想吃飯?該怎么處理呢?
營養不良在癌癥患者身上非常常見,因為腫瘤本身就會在生長過程中奪取人體的營養物質,癌細胞釋放出的毒素還會引發機體代謝異常,直接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讓患者越來越消瘦、虛弱。
有一部分癌癥患者是會出現嚴重的營養吸收障礙的,造成營養不良的發生。這一部分癌癥患者通常是疾病發展引起了胃腸道功能紊亂。在進食之后,患者對營養的吸收主要依賴于小腸部位的功能,但是如果腫瘤給患者的消化道造成巨大影響,就有可能會導致患者的吸收障礙。因此即便是能夠正常吃飯,也不能夠吸收足夠的養分,身體無法利用這些養分,就不能夠恢復身體狀態。
同時,癌癥患者還需要接受手術、放化療等相關治療,這些治療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攻擊人體正常細胞,帶來一定的副作用影響。一些營養不良比較嚴重的患者,他們的抵抗力都比較差,副作用的反應也會更強,讓患者出現不想吃飯,惡心嘔吐等一系列胃腸道反應,讓患者營養不良的情況更加嚴重。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焦慮等負面情緒導致的神經性厭食,因為心情不好而不想吃飯。
中醫來講,脾胃為后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康可以保證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有充足的營養,使人精神狀態良好。也就是中醫常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用現代醫學來解釋就是免疫力增強,免疫力增強以后抗病能力同樣增強,如果癌癥患者看住脾胃,讓脾胃好起來,吃進去的飯和喝進去的中藥都能得到很好的吸收,發揮其作用,那么治療就有希望。用簡單的一句話來講,就是能吃飯就有希望。
臨床觀察可見,一般脾胃功能較好的癌癥患者生存期也較長,脾胃功能差的則生存期較短。癌癥患者在治療上,中醫通過健脾益胃能減輕消化道反應,比如惡心、嘔吐、腹瀉、食欲下降等和其它治療的毒副反應,并能保證放、化療的順利進行。此外,癌癥的復發、轉移與機體的免疫狀態密切相關,通過調理脾胃,增強機體正氣,提高機體的免疫水平,可防止癌癥復發、轉移。不適合手術、放療、化療的癌癥患者,通過調理脾胃及其它中醫治法,可達到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使患者長期帶瘤生存。
同時,癌癥患者要注意,首先要少食多餐。癌癥患者本身胃口比較差,這個時候就需要采取少食多餐的飲食方式。不想吃東西的時候看見食物反而會有難受的感覺,更吃不下飯了。每頓飯只吃少量的食物多吃上幾頓,這樣會緩解患者的壓力,還能通過吃飯的這個過程來刺激患者的食欲。
有些患者喉嚨比較疼,吃固體的食物會比較痛苦,這樣會讓他們感覺沒有食欲。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的喝一些湯,或者吃一些流質的食物,這些食物又好消化,又不會給患者帶來負擔。
癌癥患者吃不下飯,有可能是因為消化不好所致,所以在自身健康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進行適當的活動,能夠促進消化。食物消化完全了以后,人們才有進食的欲望,在這一點大家要特別注意。運動的時候要適可而止,不要進行太過于劇烈的運動,也不要進行長時間的運動。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