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惡性腫瘤,如果是早期可以通過手術或放療實現治愈。然而,如果是晚期,沒法進行手術,目標便是保證生活質量并延長生命。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我們最為擔憂的是腦轉移,特別是腦膜轉移,這將極大地威脅患者的生存。因此,我們迫切地需要新的治療措施和理念。
腦轉移的癌癥患者生存堪憂
對于存在腦轉移的晚期癌癥患者,由于血腦屏障的存在,靜脈注射或口服的藥物往往無法有效地進入大腦。盡管有一些藥物的入腦能力較強,但進入腦部的藥物濃度往往還是不夠。
以黑色素瘤為例,如果癌細胞轉移到大腦,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往往只有四到六個月。盡管在黑色素瘤治療中有許多藥物獲得了批準,包括PD-1抑制劑在內的許多藥物被用于治療黑色素瘤,然而,目前腦部轉移的患者的生存期仍然堪憂。
最近,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布里格姆醫療保健系統的研究人員在《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發布了一項研究成果,他們開發的一種新的免疫治療方法引起了廣泛關注。
工程化的“雙胞胎干細胞模型”,攻擊腦膜癌細胞
美國哈佛醫學院和哈佛干細胞研究所布里格姆學院的Khalid Shah教授介紹,他們開發的這種新的免疫治療方法是可持續的,通過局部遞送的方式改變腦轉移瘤治療的未來。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工程化的“雙胞胎干細胞模型”,一個干細胞釋放出一種殺癌細胞的病毒(溶瘤病毒),這種通過溶瘤病毒殺死癌細胞的方式已經被證實有效。通過使用干細胞傳遞病毒可以增加釋放的病毒數量,并且可以確保病毒在被釋放到癌細胞里之前不會被循環抗體降解掉。
然而,現有的免疫治療方法存在一個問題:溶瘤病毒在釋放的同時會破壞釋放病毒的細胞,這導致治療效果無法持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采用基因編輯技術創建了第二種干細胞,這種干細胞不會成為溶瘤病毒的攻擊目標,而是釋放一種增強免疫系統的蛋白質(也稱為免疫調節劑),以幫助抗擊癌癥。
這兩種雙胞胎干細胞通過鞘內注射的方式進行輸注,而鞘內注射常用于治療腦膜轉移。與其他免疫療法不同的是,這種雙胞胎干細胞的輸注無需重復給藥,僅需進行一次輸注即可。研究人員還表示,這種治療方法還可應用于其他存在腦轉移的癌癥,如肺癌和乳腺癌等。
在已公布的研究結果中,研究人員在臨床前動物模型中測試了這一創新的免疫療法,并證實其對腦膜轉移的小鼠模型具有療效,希望不久后能夠啟動臨床試驗。研究人員對此充滿信心,因為他們的動物模型試驗已成功復制了人體臨床試驗的環境。
討論和分析
癌度提醒大家關注一些創新的臨床試驗。對于晚期癌癥患者而言,當現有的臨床治療選擇有限時,積極參與新藥臨床試驗是最佳選擇。新藥還處于臨床試驗階段時,如果能入組就可以免費使用,而新藥一旦獲得批準上市,往往會價格昂貴,不一定是普通老百姓負擔得起的。通過參與臨床試驗,患者有機會使用最新的治療手段,為自己爭取更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一些新的治療方法和理念通常首先在海外開展。因此,對于國內缺乏治療方法的癌癥,例如胰腺癌和肉瘤等,可以通過海外會診的方式,了解海外的新的治療方法,并有機會參與海外臨床試驗。癌度將為大家密切關注海外臨床試驗,為患者尋求最新治療方案的機會。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