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難呀!兩肺早癌三兄弟,老二切了、老三燒了、老大卻留下了!

    問診病例分析:

    前言:臨床上許多人總以為肺部多發結節時,主病灶容易確定,個子大的就是主病灶唄!其實還真不一定,風險最大的應該是主病灶,而風險的大小最關鍵的是生長速度快慢,反應在另一影像角度上就是密度高低以及變化情況。

    近日有位問診的結友,他查出兩肺三處結節,第一次考慮右下葉的病灶比較有風險,做手術切了(大概是肺段切除),病理微浸潤性腺癌;第二次發現左上葉的也有風險(我沒認為有多少風險),給燒了(消融),沒有病理結果;結果現在復查發現右上原來以為風險低的病灶反而明顯進展,幾乎必為浸潤性腺癌了。總體上處理了老二和老三,最危險的老大卻放過了!好在估計一直在關注的,這次再手術應該仍能治愈。我們來瞧瞧這個少見但非常有警示與提醒意義的病例。

    病史信息:

    基本信息:

    男 52歲。

    疾病描述:

    您的每篇文章我都仔細閱讀,感謝您用專業手段為患者掃除了眾多焦慮和疾病。我于2019年8月體檢發現雙肺有結節,當月立即手術,右下肺1.2CM的結節病理是微浸潤。2022年10月對左上肺0.8CM的結節做了消融術。右上肺一個比較復雜的結節始終在生長(0.4長到了1.3),這次肝臟上面又發現了1.3公分的低密度影,麻煩您研判,謝謝!

    希望獲得的幫助:

    我將三次電子影像發您郵箱,2019和2023的影像都是靶掃,2022年7月是消融術前。

    影像展示與分析:

    先看2019年8月的:

    右上病灶(以下稱A病灶)出現,小而邊緣模糊。

    少許實性成分,磨玻璃成分密度較低,輪廓顯糊。

    上圖看邊緣較淡的磨玻璃成分如綠色箭頭所示的邊界又有點清的,紫色箭頭所示處有細毛刺的感覺;中間有實性成分,密度較高如粉色箭頭所示。

    上圖見血管的根部與磨玻璃界不清,略粗。

    左上病灶(B病灶),見其是純磨磨玻璃密度,有血管穿行,整體輪廓與邊界清,考慮是腫瘤范疇的,但大概沒到原位癌階段,應該仍是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

    右下病灶(病灶C)也是磨玻璃密度,但有多支微小血管進入,內部密度欠均勻,邊緣有毛刺,整體輪廓與邊界均清。考慮腫瘤性質的,以微浸潤性腺癌可能性較大,有時浸潤性腺癌的貼壁為主型也可這樣。

    右中葉病灶(病灶D)為微小淡磨玻璃結節,鄰近葉裂,約2-3毫米許,輪廓較清。

    此時病灶C做了手術,病理微浸潤性腺癌。其他的隨訪。

    再看2022年7月的:

    病灶A出現,輪廓較之前清楚了點。

    實性成分更密實了,磨玻璃成分明顯起來,而且病灶有收縮力、糾集感,表面見深分葉征。是較2019年有進展的。

    實性成分的區域擴大了。

    血管發出處也是粗的,磨玻璃成分在此層面邊仍略顯模糊。

    病灶B較前相仿,無明顯進展,但也無吸收好轉。能更肯定的認為是腫瘤范疇的病灶。

    右上葉另發現一微小淡磨玻璃結節(病灶E)

    原來的病灶D由于手術的關系,解剖結構變了,看不出來有沒有,結友也沒有交待是不是一并切了,但從術后影像來看,不像切過中葉的組織:

    從影像上看,感覺切的是背段,縫釘處是背段支氣管的截斷。

    此后是做了病灶B的消融,沒有病理結果。

    最后看2023年6月復查時的:

    病灶A的磨玻璃成分更明顯了,輪廓也較之前清楚了些。

    見到明顯的分葉征以及血管穿行。

    實性成分更明顯,并有實性成分的毛刺征出現。

    實性成分較前更大了,磨玻璃成分的邊界也較為清楚。表面淺分葉征。

    血管發出處與前面的相比,仍是增粗明顯,而且后端的磨玻璃成分較前明顯起來了。

    磨玻璃密度區域的輪廓較清。

    病灶邊緣有血管貼邊走行。

    病灶B消融后的樣子,實性的應該是疤痕,邊上磨玻璃影是纖維增生嗎?

    結友有做靶掃描,我們再看看2023年6月這次病灶局部靶掃描的影像:

    病灶血管進入、深分葉征、毛刺征以及中間的實性成分均非常明顯。整體感覺病灶有較強收縮力,輪廓與瘤肺邊界很清楚,是非常典型的惡性影像特征。

    除了上面說到的影像特點以外,此層見實性成分區域增大明顯。

    實性成分異常增大,并與病灶內部相連,周圍是瘤肺邊界清楚的磨玻璃成分,分葉征明顯。

    實性成分明顯,磨玻璃邊界清。

    冠狀位顯示病灶混合磨玻璃密度,實性成分雜亂,有血管進入,表面有分葉,磨玻璃成分邊界與輪廓清,是典型的浸潤性腺癌影像。

    矢狀位顯示病灶內部的實性成分,而且表面不平,磨玻璃成分并有尾線似的微側胸壁延伸,是不是說明有氣腔播散的關系?

    上葉發現另一微小結節(病灶F),淡而小,顯模糊。大概是肺泡上皮增生。仔細對照后發現與病灶E好像不是同一處,但不必管它,反正還這么小,也淡,風險并不高。

    如果我們把病灶A三次的放在一起對比,則如下所展示的樣子:

    可見是明顯有進展的,好在它有磨玻璃成分這層保護,所以即使現在考慮是浸潤性腺癌,仍大概率是早期,手術切除后治療效果應該是良好的。

    我的意見:

    首先看2019年的影像,右上的病灶確實不太像惡性,混合磨玻璃陰,邊緣模糊,磨玻璃輪廓不清,實性成分小而密度過高。右下病灶是典型惡性的,有微血管進入,輪廓與邊界清,純磨玻璃密度。左上也是輪廓清楚的純磨玻璃結節,也有微血管進入,但較右下的程度輕些。當時右中葉鄰近葉裂處也有磨玻璃結節,考慮不典型增生或肺泡上皮增生的。

    再看2022年術后時的,上葉病灶有明顯進展,其實當時也可以考慮是惡性的了,謹慎隨訪或干預均可,中葉的結節不知道手術時有沒有一并切了,但由于解剖結構由于手術導致的紊亂與改變,此處結節看不出來了。左側的沒有明顯進展。

    最后是2023年的,右中葉的仍看不出來;右上葉的明顯進展,現在是非常典型的浸潤性腺癌的表現了,整體輪廓清,瘤肺邊界清楚,有血管進入并增粗成為實性成分,實性成分密度較高,磨玻璃成分界限清,而且有淺分葉與收縮力,部分邊緣也像有毛刺征,非常典型了的。左側消融處長條狀密度增高影,是否有磨玻璃殘留說不清楚,但仍需要關注。右上葉另有一淡磨玻璃結節,考慮肺泡上皮增生,也是持續存在的。

    綜合建議:右上葉主病灶已經有較大風險,不能再隨訪,要手術干預切除;左側消融處仍要注意復查隨訪;右中葉靠近下葉側也要提高警惕(如果當時沒有順帶切除的話)。右上次病灶如果這次切上葉,則反正切掉了;如果亞肺葉切除,則淡磨等進展后可考慮消融。意見供參考!

    感悟:

    這個病例給了我們很多思考:

    1、多原發早期肺癌的處理,主病灶如何來確定:顯然按大小或影像是否典型來看,右下病灶C當然是主病灶,切了也非常正確;實際上到了2022年,病灶A已經有進展,此時需要考慮它的風險明顯比病灶B大,因為它有實性成分,而且隨訪進展。而病灶B是純磨玻璃密度,也沒有明顯進展變化;

    2、手術方式的選擇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右下這種磨玻璃結節,位置靠邊,病理是微浸潤性腺癌,更何況左上有病灶,右上也有需要關注的病灶,是否可以考慮楔形切除?如果楔形切除,則損失的肺組織總歸會少點,而且病灶D后來是不是仍在,或者吸收了就可能能看得更清楚些;另外,此次上葉病灶的手術也更從容,肺段、肺葉都會吃得消些;

    3、密度純的,隨訪穩定的磨玻璃結節考慮腫瘤范疇的,消融介入的時機如何把握:此例左上病灶B隨訪從2019年到2022年幾乎沒有任何進展,有沒有必要予以消融干預?徹底性如何?如果仍隨訪,是不是可能也不進展?因為它沒有明顯增粗進入的異常血管,磨玻璃成分的部分又淡;

    4、這個病例其實也告訴我們肺結節風險的高低主要看實性成分的有無,以及實性成分的進展情況。雖然一開始不典型,實性成分也只是點狀,但表現為血管起始部的異常增粗,并與磨玻璃成分相融合在一起的話,風險就大,我們對比發現實性的成分是增大增密進展的,腫瘤也進展到典型的浸潤性腺癌的表現。而如病灶B這樣的,它卻3年幾乎不進展;

    5、多原發早期肺癌的干預時機以及干預方式,和主病灶的確定,需要真正的個體化、個性化,并仔細對比斟酌。這位結友雖然切了老二、燒了老三,留下了最為惡性的老大,但仍是幸運的,因為即使老大,也有貼壁成分(約等同于磨玻璃成分),預后就會明顯好得多,大概率仍是早期,也不太可能有轉移。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