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俊榮 西安市第三醫院消化科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一位腹痛的患者前來做胃鏡檢查,內鏡下發現其胃體及十二指腸可見多發的直徑約1-2cm 的隆起病灶,隆起表面可見潰瘍,潰瘍周邊黏膜呈火山口樣改變。病理的結果顯示為惡性病變,免疫組化的結果顯示為轉移癌,原發病灶考慮來源于肺部。
患者近期曾有過咳嗽,咯痰的癥狀,但自認為是慢性支氣管炎所致,未予重視。胃鏡的病理懷疑是肺轉移癌之后,患者才做了胸部CT檢查,結果發現左肺上葉中央型肺癌并縱膈淋巴結轉移。
圖1 患者的胃鏡圖片(上:胃體,下:二指腸降部)
肺癌目前是全球發病率和病死率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大約57%的肺癌患者就診時已發生遠處轉移,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淋巴結、腦、肝、腎上腺及骨1。原發性肺癌轉移至消化道者比較少見,文獻報道肺癌伴消化道轉移的發生率僅為0.2-1.7%,轉移途徑常為經血液或淋巴轉移,但也有可能是患者吞咽了痰中的腫瘤細胞導致胃腸道種植轉移2,3。
雖然肺癌消化道轉移的發生比例較低,但幾乎所有組織類型的肺癌均有可能轉移到消化道,其中胃和小腸轉移最常見,其次為結腸和食管,直腸及闌尾轉移發生率較低?,?。像這位患者這樣同時出現胃和小腸轉移的肺癌病例比較罕見。
肺癌消化道轉移可表現為有癥狀轉移和無癥狀轉移,一部分無癥狀消化道轉移者可能會被漏診,多在尸檢中被發現。在有癥狀的患者中,貧血和上消化道出血是肺癌消化道轉移最常見的臨床表現,也可以表現為腹痛或腸梗阻的表現。如本文中的患者即因腹痛前來就診的。
圖2 肺癌食管和胃多發轉移的內鏡圖片
(A:食管轉移灶,B:胃多發轉移灶)1
肺癌消化道轉移的內鏡下表現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分別是孤立的息肉樣黏膜下隆起、不同大小的結節樣改變頂端有潰瘍形成、黏膜下的包塊表面有火山口樣潰瘍以及皮革胃樣改變。大多數胃轉移癌病灶位于胃體中和胃體上部位,尤其是體中和胃體的大彎部位,孤立性轉移病灶比多發轉移病灶更常見。我們這位患者的胃轉移病灶有兩處,一處位于胃體下,另一處位于胃體上近胃底處,兩處轉移病灶都位于大彎側。這位患者同時還出現了十二指腸的多發轉移灶。
化療是治療肺癌胃腸道轉移的重要方法,但化療后腫瘤壞死有可能增加胃腸道出血或穿孔的風險。手術對于這類患者的療效仍不確定,對于那些頑固性消化道出血、穿孔,腸梗阻或胃流出道梗阻的患者可進行姑息性手術治療。對于那些原發灶可切除的孤立性胃腸道轉移病灶,也可進行手術治療。
肺癌胃腸道轉移患者的預后非常差。有學者報道,這類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僅為94.5天3。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這類患者能否取得良好療效的關鍵。
注:部分圖片來源于文獻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