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化療和手術后的腫瘤患者常常會出現體虛的癥狀,是不是因為放化療和手術影響了患者的精氣,所以導致了患者出現體虛的癥狀?對于放化療后的患者,是否可以通過補精益氣的方式提升生活質量,預防復發?
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弄明白放化療的治療本質。
1、從中醫角度上講,為何患者在放化療后會體虛?
癌癥的治療講究綜合性治療和個體化治療,綜合治療是各種方法的有機結合,包括放療、化療、手術、靶向治療、微創治療等等。這些現代醫療手段,在中醫上是祛邪的范疇。
而中醫在治療腫瘤可以簡單概括為三個字,就是:消托補。
所謂“消”,就是把本來沒有東西或者是本身不在這兒所存在的東西給消去,腫瘤不是我們身體中固有的東西,所以要消掉。現代的一些醫療手段,無論是放療、化療,還是手術、靶向治療,都是“把腫瘤消去”這個過程,是“消”法的一種方式。
現代醫學的關鍵點在于能夠直接殺滅癌細胞,但從臨床上來講,放化療的有效率其實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高。從藥動力學上講,當化療藥物殺傷60%的腫瘤細胞的時候,可能這個人就已經不存在了。換而言之,想要通過化療這一單一手段來達到百分百的殺傷癌細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在“消”法的應用中,化療、放療能把邪氣剎住,但同時也會對我們人體的正氣造成損傷,精氣耗損得多了之后,身體自然就虛。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用中醫的方法扶正培本,修復受損機體環境,讓機體的正氣充足,有足夠的力量來抵擋癌細胞的攻擊,患者身體自然得到好轉。
2、治療過程中,西醫為主還是中醫為主?
那么,在治療過程中,我們到底是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還是以中醫為主,西醫為輔?再或者二者平分秋色?這就需要針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況來調整。如果患者年齡較大,身體虛弱,一般情況較差,就要以中藥為主,先扶正,再祛邪。若直接化療或放療,患者很可能因無法承受強度較大的治療手段而導致病情進展。如果患者年齡小,身體強壯,沒有嚴重基礎病,對放化療敏感,就以西醫治療手段為主,中醫為輔。
這樣中西醫結合,在保護自身正氣的同時,降低化療、放療的毒副作用,提升對癌細胞的殺傷力,達到陰陽平衡,補充正氣,殺傷毒邪的目的。
3、哪些藥物補精益氣的效果好?
現在老百姓對中藥的接受度比較高了,尤其是對補益藥的認識程度,部分患者甚至達到了狂熱的地步。補益藥分很多類,補氣的、補血的、補陰的、補陽的,各種類型不一樣,作用基點也不一樣。黃芪、人參、蟲草、鹿茸,是中醫中傳統的四大補藥。
雖然補藥的效果非常好,但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未必是一種好事,隨意進補很容易導致虛不受補。有一句古話叫:人參殺人無過,大黃救人無功。人參是一個非常好的藥物,能夠補氣、補血,但若是用不對癥,患者吃下去不僅沒有補益效果,反而還可能會起反作用。
臨床中,建議患者吃一些平補的藥物,比如第一補氣要藥:黃芪。黃芪在我國有非常久遠的應用歷史,是一個非常好的補氣藥物,臨床中是使用率也非常高,有益氣固表、健脾養胃的功效。生活中,可以用黃芪來熬粥,可以提升自身免疫力,改善機體狀態。
蟲草也是比較常見的一個補益藥,有平補陰陽的作用,藥性也并沒有很燥熱,老年人也可以適當服一點點。使用方式上要注意不能煮,而是要選擇嚼服或打成粉服用,否則沒有藥效。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