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ASCO大會上,電場治療用于肺癌的3期LUNAR試驗公布了研究結果。研究表明,電場治療的加入,能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總生存期。
該試驗一共入組267名患者,接受電場治療的患者中位總生存期為13.2個月,而標準治療對照組僅為10個月。因此電場治療或能作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的一部分,特別是給一線免疫治療聯合化療失敗后的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
那什么是電場治療呢?我們今天來科普。
什么是腫瘤電場治療
腫瘤電場治療癌癥的原理是:用特定頻率的交變電場通過干擾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內帶電粒子和極化分子的運動,導致腫瘤細胞內部的一些結構無法正常形成,甚至造成細胞膜破裂。誘導有絲分裂期的腫瘤細胞凋亡,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
膠質母細胞瘤的常規分裂:
如果加上電場治療的干預就會變成這樣:
電場治療可以干擾腫瘤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不僅讓腫瘤細胞無法繁殖分裂,還會讓細胞分裂出現錯誤,淪為“廢品”最終走向凋亡。
而且,因為正常組織細胞在分裂速率、幾何形狀和電特性方面與癌細胞不同,所以醫生還可以調整腫瘤電場治療的頻率使其特異性地影響癌細胞,使健康細胞幾乎不受影響。
它嶄新的局部施放的模式以及抗有絲分裂作用,相比于傳統手術、放療及藥物治療等標準治療手段,更加便捷無創,副作用較小。
迄今為止,在臨床研究和應用中,腫瘤電場治療均未表現出全身毒性。幾乎不會引起惡心、嘔吐、癲癇等常見的腦瘤治療副作用。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也支持腫瘤電場治療與其他癌癥療法(包括放療、某些化療藥物和某些免疫療法)聯用。理論上講,電場治療對于大部分惡性腫瘤都是適用的。
腫瘤電場治療的應用
在2011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了腫瘤電場治療用于治療復發的膠質母細胞瘤。
在2019年,美國FDA批準了腫瘤電場治療的穿戴設備用于治療惡性胸膜間皮瘤。
在2018年,美國最新版NCCN指南將“常規放療+同步和輔助替莫唑胺化療+電場治療”作為膠質母細胞瘤1類推薦。在同年12月,在中國的《腦膠質瘤診療規范(2018年)》中,腫瘤電場治療也被推薦用于新發膠質母細胞瘤和復發高級別腦膠質
·2020年,首個電場治療產品在我國上市。
該治療設備由四塊電極片組成,只需將四塊貼片按照使用說明,分別對應貼到前額、后枕部、腦袋兩側,連接至隨身攜帶的電場治療設備并打開電源,即可隨時隨地不間斷進行高效治療。
電場治療的療效如何?
以惡性腦膠質瘤為例,在電場治療獲批前,標準治療方式一直是“手術+放療+化療”。但由于從形態上惡性腦膠質瘤表現得像牛皮糖一樣黏黏糊糊,時常與周圍正常組織分界不清。這讓手術根治的難度大大提升。而傳統的放化療也有風險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所以長期以來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在5%左右。但自從使用電場治療后,五年生存率翻倍了。
從2015年公布試驗結果的大型三期對照臨床試驗中顯示:
在695名新確診的膠質母細胞瘤患者中,接受化療+腫瘤電場治療的聯合治療組VS標準療法化療組,無論是無進展生存期(PFS)還是總生存期(OS)都得到了明顯提高。
無進展生存期(PFS)中位數從4個月提升到6.7個月,而總生存期(OS)的中位數則從15.6個月提高到了20.9個月。
五年生存率亦從5%提高到13%。換算下來,聯合電場治療將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了37%。
另外,該研究還顯示穿戴時間與治療效果呈現正相關性。就是戴的時間越久效果越好。其中每天佩戴超22小時的受試者,中位生存期延長到了24.9個月,五年生存率則達到了驚人的近30%,這是傳統治療五年生存率的6倍。
目前電場治療所出現的副作用主要為輕度、中度的局部皮膚不良反應,這也是大部分患者可以接受的。
腫瘤電場治療的局限性
腫瘤電場治療具有安全無創,副作用小,可以與其他治療方法聯合使用,提高腫瘤細胞對藥物的敏感性等優勢。很多腫瘤患者或許會困惑,為什么電場治療的效果如此好,但自己卻從未聽過、被醫生推薦過?
這是因為電場治療作為一項新技術,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是費用高昂。作為一項新技術,它的使用費用可能是常規治療的數倍。在國內使用愛普盾的腦瘤患者平均每三天需要更換一次貼片,每個月費用在13 萬元左右,這部分費用目前并沒有醫保政策扶持。
雖然藥企對低保患者提供了慈善方案,也對低收入患者進行分期援助。但即便如此,考慮到電場治療需要長期進行,對大多數工薪階層的患者而言依舊有負擔,許多家庭不敢輕易嘗試。如何降低成本、提升患者的可及性也是目前的研究重點之一。
另一方面,腫瘤電場治療對于患者的依從性要求很高。以腦瘤為例,患者每天都需要連續佩戴電極貼片18小時以上,而且佩戴時間越長效果越好,睡覺也不能摘下。而在體感方面上。由于該產品需要產生電場才能進行治療,因此在過程中也會產熱,設備溫度最高甚至能達到41℃(這也是造成部分患者中輕度皮膚損傷的原因)。這二兩點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出行。
小結
腫瘤電場治療是一種創新的癌癥治療方法,它為腦瘤和其他癌癥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但它也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價格、便攜性、使用體感等。我們期待著它能夠更加普及和完善,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