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嶺數百重,幽谷險峻,恒積冰雪,寒風勁烈。” 海拔7546米,被譽為「冰山之父」的帕米爾冰山最高峰——慕士格塔峰,何先生在2017年征服登頂;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2022年,耗時168天的負重徒步,何先生沿著長江的軌跡走過3700公里的徒步旅程;
千里之行,不懼挑戰。我們今天的主角何先生,是天生的浪漫主義者,樂于接受一個又一個的挑戰。高山如此,河流如此,而在面對癌癥的驟然造訪時,何先生同樣把它當做一場人生的挑戰,把它視作路遇的山峰或河流,正視它,并且跨越它!
今天我們要與大家分享的,就是肝癌病友何先生如何「樂轉乾坤」,征服肝癌這座高峰的故事。
2023年3月,何先生遭遇了一場人生中最大的挑戰:一次意外的檢查,他被確診為肝癌。經過術前評估,進行手術的難度大且預后差,甚至存在肝衰竭風險,隨時可能危及生命!
幸運的是,經過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的王廣義主任團隊專業、系統化的治療,何先生經歷了以局部治療為核心,創新原研藥侖伐替尼聯合免疫治療的「三聯方案」轉化治療。得益于轉化治療展現出的優異療效,今年6月,他已經順利接受手術,正在逐漸康復。
這場與肝癌的較量過程中,何先生到底經歷了哪些艱險?王主任又是如何力挽狂瀾?我們與何先生夫妻對談了半小時,試圖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也希望帶給大家一些力量和啟示。聽著他們平靜的講述,能夠感受到夫妻倆內心的從容、淡定和堅韌,也深切體會到:能夠理性面對疾病,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正確高效的抗癌方案,就是抗癌成功的一半。
與肝癌的不期而遇,冷靜面對取得癌癥治療先機
在這個很多人聽到“癌癥”兩個字就嚇癱的世界里,何先生與愛人的冷靜應對,成為了很多癌友的楷模與航標。
今年3月,一次不小心的感冒讓何先生倍感不適,持續干咳。在新冠肆虐的當下,何先生第一時間便選擇了就醫檢查。經過診斷,醫生判斷肺部一切正常,但不同尋常的是患者的肝部存在不明陰影,建議做個詳細檢查。
夫妻倆并沒有第一時間意識到這個「不明陰影」的嚴重性。但隨后的詳細檢查結果卻非常不妙:腹部彩超發現,何先生的肝部右葉存在實性占位性病變,大小約9cm X 7.2cm,高度懷疑肝部惡性腫瘤,需進行進一步確診。一紙診斷報告,頓時讓他們懵在當場,繼而感到如墜深淵。
面對癌癥威脅,夫妻倆的態度截然相反。何先生坦然接受,登山多年帶來的沉著給了他面對疾病的底氣。但作為家屬,何太太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害怕、擔心的種種情緒。她不愿意在丈夫面前表露出自己的脆弱,一邊克制負面情緒,一邊打起精神陪丈夫做各項檢查,內心非常忐忑。
然而診斷結果出來后,報告中的“原發性肝癌”診斷還是讓她的幻想徹底破滅。短暫失控后,何太太迅速調整了自己的狀態。她非常清楚:自己是丈夫最堅強的后盾,在這個特殊時期丈夫更需要她的照顧和陪伴,自己必須強大起來才能幫助他。于是她開始積極調整心態,尋求幫助。
經過一番咨詢,何太太在了解到肝癌近年來的治療有不少進展后,心情才得以舒展:在臨床上,即便是中晚期肝癌,也有希望通過轉化治療爭取根治性手術的機會。于是,夫妻倆達成一個共識:一定要爭取根治性手術的機會!在此基礎上,他們第一時間開始尋找肝癌領域的權威專家,希望達成治愈的目標。
幾經咨詢,幾乎所有朋友都提到了一位專家: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的王廣義主任。作為國內著名肝膽外科專家,王主任醫術精湛,尤其擅長各種復雜疑難手術,同時也是肝癌治療領域的權威。于是,夫妻倆果斷拍板:問診王主任,請他為自己制定肝癌的治療方案。
堅定信念方得始終,轉化治療幫助何先生病情逆轉
和風細雨、如沐春風。
與王主任的第一次見面,夫妻倆就對王主任產生了強烈的信任感。王主任親切隨和,且對肝癌的治療有著非常專業且獨到的見解。
經過詳細且全面的評估,王主任一句話就讓夫妻倆吃下一顆定心丸:“還有手術機會,術前的轉化治療非常關鍵。”隨后,王主任詳細的向何先生介紹了關于后續治療方案的考慮:
首先,值得慶幸的是何先生的病灶并未出現遠處轉移的跡象,這就為進行根治性手術提供了最基礎的條件。但何先生現狀的病情實際上并不樂觀:瘤體較大且原發位置不佳,如現在直接進行手術,需要切除患者的大部分的肝臟,預估術后剩余肝臟部分體積占比將不足40%,會嚴重影響病人預后,且極易發生肝衰竭,可能危及生命。
面對這樣的僵局,王主任認為:當務之急是采取高效的肝癌轉化治療方案,讓快速進展的病情得到控制,并實現病灶大幅緩解,為手術創造有利條件,同時降低術后的復發風險。
到底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轉化治療方案?王主任對此的頗有心得:目前在臨床中,TACE(經動脈化療栓塞術)是肝癌患者中晚期治療最重要的局部治療手段。隨著原研靶向藥物及免疫治療的出現,它們三者的聯合已經成為肝癌轉化治療的新趨勢。王主任在實際的臨床治療中,也已經實際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功案例。
最終王主任建議的治療方案為:以TACE治療為核心,原研侖伐替尼+PD-1抑制劑有效補充的三聯療法進行轉化治療,擇機進行手術。對此夫妻倆欣然接受。一方面,這個方案能夠盡可能縮小手術切除范圍,創造更好的手術條件;另一方面,它能為何先生保住更多肝臟組織,同時降低術后的復發風險。
既然選擇相信,何先生把自己完全托付給了王主任,而何太太則承擔起與醫生溝通、照顧丈夫、安撫情緒的重任。她讓自己始終保持堅強與冷靜,幫助愛人全力抗癌,集中精力面對治療中遇到的一切困難。
兩個月后,第一次療效大考讓全家人歡欣鼓舞!經過影像學檢查,何先生肝部腫瘤出現明顯縮小,而腫瘤標志物甲胎蛋白(AFP)由1106降至17,其它幾項重要的腫瘤標志物數值也降至正常范圍。
治療前后腹部增強CT對比(2023.3.20 VS 2023.5.31)
短短兩個月,無論是影像學還是腫瘤標志物的檢查結果,都顯示轉化治療效果遠超預期!而此時開展的術前評估顯示:何先生術后的肝臟剩余體積已由40%提升到67%!這個時候,王主任認為進行根治性手術的時機已經成熟。
2023年6月,由王主任主刀,何先生進行了肝右后葉切除的手術。手術非常成功,術后病理顯示腫瘤大面積壞死。
回顧這幾個月的治療經歷,何太太感慨萬分。她說,王主任醫術高明,醫生團隊也始終默契配合和悉心照顧,抗癌歷程雖說不算輕松,但并沒有那么沉重。
“6月1號進行的手術,雖然目前體能沒有完全恢復到術前,但正常生活對他來說已經完全沒有問題了。開車,出去吃飯,跟朋友見面聊天……”何太太說,能有這么好的治療效果,這在開始是無法想象的。
何先生為王主任團隊送上錦旗致謝
迎向更多挑戰,肝癌患者的努力與希望就在眼前
目前,何先生還在接受原研侖伐替尼+PD-1抑制劑的術后輔助治療,除了定期去醫院治療、復查外,他的生活已經基本恢復正常,實現了病情完全緩解的目標。
遭遇了肝癌這座高峰,何先生以毅力和勇氣攀登而上!采訪中,何先生告訴我們如今他有了新的目標:等到生活重歸正軌,他將盡早進行康復訓練,達成他的終極目標:沖刺「世界屋脊」,登上珠峰之巔!我們也衷心祝愿他的身體早日康復,攀登珠峰,去翻越人生的一場又一場挑戰!
當然,除了何先生的堅持外,何太太無微不至的照顧陪伴也是這場抗癌勝利的重要一環。采訪過程中,她分享了一些過來人的經驗,希望幫助到更多被肝癌困擾的朋友:
01:正確的治療決策與高效的原研治療藥物對抗癌治療來說至關重要。非常慶幸在王主任的主導下,我們通過「轉化治療+根治性手術」的方式實現了病情完全緩解。癌癥患者在確診后一定要充分和醫生做好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另一方面,癌癥患者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選擇療效和安全性可靠的原研治療藥物,一線治療的機會非常寶貴,一定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02:患者本人的心態很關鍵,要對疾病有基本的認知,科學理性、樂觀地面對,配合治療。
03:家屬的幫助和關心是患者非常重要的支撐。我們家屬要堅強起來,照顧好患者的生活起居。患者的情緒可能不穩定,容易生氣,家屬也要時刻關注,及時開導鼓勵,包容他,做他最堅實的后盾。
咚咚點評
近年來,隨著肝癌系統治療方式的不斷突破,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有了顯著改善,一些不具備手術條件的中晚期患者在系統治療的幫助下,有望重獲根治性手術機會,實現臨床治愈。目前,以局部治療為核心,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協同的聯合治療已經成為轉化治療的重要手段,為眾多患者帶來了治愈的希望。
本案患者經影像學診斷為原發性肝癌(CNLC分期 Ib期)伴門靜脈高壓,因腫瘤體積較大,且分布在整個右半肝,擬行右半肝全部切除術,預測術后剩余肝臟體積不足,小于40%,無法行手術治療,遂決定行以侖伐替尼為主的轉化治療2個月(靶向+免疫+介入治療)。治療后腫瘤明顯縮小,AFP(甲胎蛋白)由1106降至17,成功轉化接受手術切除,術后腫瘤大部分壞死,脈管神經未見明確癌浸潤,術后繼續行以原研侖伐替尼聯合PD-1抑制劑免疫治療6個月。
我們看到,本案中治療方案與治療藥物的選擇都為成功治療打下堅實基礎。首先是轉化治療成功實現了縮瘤目標,為根治性手術切除創造了有利條件;其次是在眾多藥物中做出了更優的選擇,原研侖伐替尼療效確切,聯合免疫治療雙重阻斷療效增強,短期內降低了腫瘤負荷,為患者創造了良好的手術機會。在治療過程中患者身體可耐受,未出現明顯嚴重的副作用,充分證明了侖伐替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前,各種以原研侖伐替尼為基礎的聯合治療都表現出了不俗的療效和安全性,涉及各類癌種的輔助/新輔助治療、轉化治療、晚期癌患的一線及后線治療等不同應用場景。我們希望未來能探索出侖伐替尼單藥或聯合治療的更多方案,積累更豐富的循證醫學證據,讓越來越多不同分期的肝癌患者都能從中獲益。
王廣義 教授,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肝移植中心主任、普外科主任、外科學系主任
出診時間:周一上午 吉大一院肝膽胰外一科
一級主任醫師,二級教授
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吉林省高級專家、吉林省醫德楷模
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留學英國倫敦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
社會兼職:
國際外科學會委員(ISS)
國際內分泌外科學會委員(IAES)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膽道外科學組全國委員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肝膽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消化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
衛生部普外科內鏡診療技術組專家
衛生部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主任
全國統編教材五年制及八年制《外科學》編委
《臨床肝膽病雜志》副主編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