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腫瘤患者會是一個什么樣子,營養不良、消瘦、體重下降等詞匯必定會躍然于眼前。實際情況也的確如此,腫瘤是一種營養性疾病,也是一種代謝性疾病,由于其體內營養、代謝的紊亂和功能失調,很多患者會出現以體重下降為主要表現的營養代謝失衡的綜合征。
此外,對于大部分腫瘤患者來說,腫瘤細胞在體內無休止的生長,消耗了機體內的大量的營養物質。同時,腫瘤在生長、侵襲的過程中,還會產生、分泌大量的生物學因子、介質直接干擾機體的營養代謝。此外,惡性腫瘤患者在接受化療、放射治療、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的時候,也會產生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其中尤其以消化道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腹脹、食欲下降及腹瀉等副為明顯,這些都會導致患者的食欲減退,飲食量下降,繼而引發身體逐漸消瘦、體重下降。部分患者甚至可能會出現皮包骨的惡液質現象。
正因為如此,對于腫瘤患者來說,患者的體重變化既是腫瘤疾病狀態的一種表現,也是腫瘤治療效果的一種反應,更加可以作為評價腫瘤治療預后的可靠指標。
這樣說來,腫瘤患者在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以及此后的腫瘤診療過程中如果出現了體重增加的現象,那是不是一件好事呢。客觀的說,不一定。此時對于患者的體重增加需要注意應該具有一個升高的幅度和狀態。切不可被增加的體重而忽悠了你的認識,因為,畢竟不是所有的腫瘤患者出現體重增加都是好事情。
臨床上,腫瘤患者的體重增加,分為真性的體重增加和假性的體重增加(虛性體重增加)。真性的體重增加指的是患者對營養、代謝能力的改善,吸收能力增強而使得體重得到增加,這對病人提高抵抗力是具有好處的。假性體重指的是因為疾病原因、藥物反應使身體出現水腫等虛胖表現。兩者之間最為直觀、顯著的區別在于,患者體重的增加與患者臨床癥狀、體征之間改善是否具有一致性,這也是在臨床上需要很好實施鑒別的主要內容。
激素類藥物導致的假性體重增加。激素類藥物在腫瘤診治過程中具有很多作用,也是應用廣泛的藥物。部分惡性腫瘤,如惡性淋巴瘤的治療方案中本身即含有激素成分。在接受放化療治療期間,聯合使用激素類藥物可以減輕治療性、藥物性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副反應。在使用紫杉醇、博來霉素或者平陽霉素等藥物時,同時使用激素的目的就是為了預防過敏反應的發生,減少藥物源性不良反應發生的作用。雖然糖皮質激素具有促進患者食欲的作用,但是,同時也會刺激脂肪細胞的分化,促進脂肪的形成和異常分布,進而導致向心性肥胖。激素還會引起水鈉潴留等表現,這樣的體重增加顯然不好什么好事情。
水腫也是導致假性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部分晚期患者的體重在短時間內可以明顯的增加,但是,患者臨床癥狀和自我感受卻未見有明顯的改善。這很可能是因為嚴重的低蛋白血癥,或者疾病進展而引起的浮腫或者腔隙內積液。由于體內白蛋白過低,膠體滲透壓下降,導致大量的水分潴留,由此而引起顏面浮腫、下肢水腫、胸腹腔積液等情況發生。
對于腫瘤患者體重的關注也不能隨便補充營養。不同的腫瘤類型也有不同的關注狀態。對于食道癌、胃癌等消化道腫瘤來說,患者體重下降比較快,提升體重卻不很容易,速度也較慢,這也屬于一種正常的現象。而對于肺癌患者,疾病對于消化、吸收的影響不是很大,治療后出現體重升高自然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不同的腫瘤性疾病對于體重的改變也有著一定的差異。對于乳腺癌、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等患者,在實施食物補充,增強營養上就不建議太過,強調的是適合、適宜。這部分腫瘤患者在實施治療過程中,即便是經過化療等可能會出現胃腸道等不良反應時,消瘦、體重下降等情況也并不多見。此時如果過分的強調食補,不實施有計劃的運動、鍛煉,體重反而會增加很快,這樣反而會出現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下降,影響治療效果。這些疾病患者的體重超重還是導致術后腫瘤復發、促進轉移的主要原因。
由此說來,對于腫瘤患者的體重增加還是要客觀的看待,理性認識。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