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朱正水(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腫瘤內科實習醫生)
陳盛陽(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腫瘤內科)
高文斌(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腫瘤內科)
說到免疫力,這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是又仿佛每天都和你在一起。有的人甚至會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能保證正常的吃飯、睡覺、運動就可以保證我們的健康成長,提高與疾病抗爭的戰斗力,這也是人們對免疫力的認識,和對提高免疫力途徑或者模式的理解。
什么是免疫力呢,簡單地說,他是人體自身抵御外來入侵的病毒、細菌、體內突變細胞等能力,也是使得自己可以保持身體健康的一種能力。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通過接種疫苗的方式是主動獲取免疫力的最佳方式,也是主動防御各種疾病的最佳手段。與之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年輕也是免疫力的優勢,年輕人的免疫力貌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樣的狀態固然有其不準確的一面,但是,年輕畢竟還是有著他的優勢所在。
在機體中,免疫力的水平與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密切相關。中性粒細胞是機體中先天的免疫吞噬細胞,在免疫防御中起到核心的作用。此外,中性粒細胞在血液中也是含量最豐富的成分,約占白細胞總數的50%~70%,可以說是機體抵御外界感染的第一道防線。由此,我們是不是可以推導出,機體的免疫力水平與血液中中性粒細胞的數量、活性、功能等因素直接相關呢?
有一項研究還真的是從骨髓的中性粒細胞生成的轉錄組學、代謝組學、脂質組學和表觀基因組數據集分析著手的,研究的結論說明,機體的免疫力與性別和衰老有著直接的關系。年輕人的免疫力高于老年和兒童,這樣的結果比較好理解。男性和女性相比,女性的免疫力具有著先天的優勢,男性比女性更加容易衰老。這就需要我們來好好研究研究了。
說到男女免疫力之間存在著差別,這主要是中性粒細胞在抵御感染時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研究人員采用小鼠進行研究發現,雄性小鼠的中性粒細胞在防御過程中,更傾向于釋放出殺毒的粒子,直接殺死病原體,這樣的防御過程也比較簡單,有些持槍上戰場的戰士,直接真刀真槍的進行一個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的做法。
而雌性小鼠的中性粒細胞捕獲病原體更多的是則是通過一種叫做NETosis的方式。NETosis方式是中性粒細胞的炎性細胞死亡的方式。被活化的中性粒細胞通過向細胞外釋放由解聚的染色質和細胞內顆粒蛋白組成的細胞捕獲網(NETs),以捕獲和殺死病原體。在NETs形成過程中伴隨著中性粒細胞的死亡,這種新型的死亡方式不同于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被稱為NETosis。這樣的一個過程明顯就是顯得復雜、強化了很多。在NETosis活性較高的情況下,免疫系統還有可能會攻擊健康細胞。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研究過程中還發現,與女性相比,男性的中性粒細胞隨年齡增長發生更多轉錄變化,這就意味著男性中性粒細胞更容易產生衰老和老化。因此,性別對免疫反應的影響也就是被做實了。
人體自然發展過程中,免疫狀態也是隨之發生改變的。尤其是在小孩子、老人這樣的階段,可以出現免疫力低下的表現。孩子出現免疫力較低的狀態,主要是與免疫器官還處在發育階段,部分免疫器官的生長、發育還不夠成熟,導致機體缺乏各種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等物質。對于老人而言,則主要是身體出現系統性免疫功能障礙和慢性炎癥反應,中性粒細胞的功能也出現了失調。研究中發現和證實,隨著機體的衰老,中性粒細胞的染色質代謝發生變化,使染色質組織呈現壓實或“超收縮”狀態,表現出蛋白質穩態的喪失,應對感染的能力減弱,形成所謂的中性粒細胞的“老化”。而細胞衰老以后,由于細胞的胞吞作用,清除率都會下降,這些衰老的中性粒細胞就會積累,新生的年輕的中性粒細胞就會發生相對的減少,其對抗炎癥、凋亡等方面的功能也就減弱了。
在臨床上,如何判斷自己的免疫力水平到底如何,我們常用的標準就是自我感覺,或者說查看自己最近一段時間里是不是有反復感染、經常發燒、口腔潰瘍、易于發生疲勞、乏力等表現。這些情況也是比較直觀而且直接的。在醫院的疾病診療上,則主要是依賴一系列的檢驗學的指標。主要包括免疫學指標檢查、補體檢查、免疫細胞及各種淋巴因子的檢測等。
提高免疫力,一直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主題,各種各樣的保健品、補品更是琳瑯滿目,在我看來它們的功能、功效還真的需要很好的權衡一下。在很多時候,這樣的花費真的不及堅持和保證正常的日常飲食、睡眠、運動、心態可能更加具有改善免疫力的作用。其中,重點強調要保證均衡飲食、營養、維生素、纖維素及微量元素,保證每天所需的能量來源。保證免疫系統的正常生物鐘效應,保證睡眠、不要熬夜是重點。最后需要強調的就是勞逸結合、適量鍛煉,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