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伯今年69歲,患糖尿病十多年了,他一直覺得糖尿病對自己的身體沒有太大影響,就沒有接受規范治療,而且平常喝藥也總是斷斷續續。
有一天從外面旅游回來,走路時間長了腿腳乏的不行,他就想著用熱水泡泡腳解解乏。泡了十來分鐘后,王大伯把腳拿出來想擦干,卻發現腳部腫脹發白。孩子們看到后急忙把他送到醫院,結果發現是燙傷引起了足外疽,雙腳已壞死,需要截肢才行。
這下可把王大伯嚇壞了,明明只是用熱水泡了下腳,怎么還需要截肢了?
醫生表示,由于長期高血糖的影響,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易出現血管、神經病變以及足部供血不足。而足部神經病變會導致肢體麻木、感覺減退等情況,對外界傷害反應遲鈍。例如在泡腳時沒法準確感知溫度,容易燙傷,下肢血供不佳又使其燙傷、破潰難以愈合,導致感染,甚至發展成足外疽而截肢。
一、外國人四季喝冷水,為啥中國人離不開熱水?
我們國人對于熱水格外熱衷,喝熱水、熱水泡腳誰都不陌生,但外國人似乎與我們不同,四季都是喝冷水。起初受西方細菌學的影響,人們認為喝冰水會生病,而燒開的熱水喝了則不會生病。新中國成立后,不斷宣傳喝熱水的口號,慢慢地,喝熱水成為國人一種重要的習慣。
那為什么外國人喝冰水也沒事呢?一方面是外國人環保意識強,很重視水資源的衛生,自來水等直飲水也是很安全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即便人們喝了冰水,其實人體的體溫也能始終維持在37度左右,冰水經過口腔、食管進入胃部后,到達腸胃的溫度已經沒那么低了,對胃內的溫度變化影響并不大。
國人喝冰水不舒服,可能與水資源被污染有關,水中有一些致病微生物,一些免疫力低的人喝了就可能腹瀉、腹痛等,另外不同人群對于冷的反應和耐受程度不同,有的人消化道平滑肌對溫度敏感,冰冷的食物就可能引發不適癥狀。
建議本身腸胃不好的人、有偏頭痛史的人群及剛運動過后的人群,不要喝冰水。這些人受冰水的刺激,很可能會導致癥狀加重,出現腹瀉、胃痛或腹痛等癥狀。
二、熱水泡腳,到底是“養生”,還是“慢性自殺”?
熱水泡腳感到舒服,主要是因為泡腳的時候,腳部局部溫度增加,皮膚表面的毛細血管擴張,下肢動脈的血流量增加,就會產生一種舒爽感。有些人將熱水泡腳當成一種養生方法,甚至試圖來治療疾病。
但事實上,熱水泡腳根本不能治療各種疾病,因為熱水泡腳只是短時間內改變了局部血液的循環,對人體血液循環并沒有多大影響。此前發表在《國際護理研究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對于健康人群來說,較低溫度的短時間熱水足浴或有助眠效果,但對于睡眠本身較差和老年人來說助眠效果并不大。
研究發現,手腳暖和的人(遠端溫度高、整體核心溫度低)睡眠質量更好,或與溫度可刺激睡眠調節區—下丘腦前部有關。同時研究指出不提倡長時間高溫足浴,因為這個做法會同時將核心體溫和遠端體溫提高,反而不利于睡眠。
三、熱水泡腳不是人人都適合,對8類人有害無益
熱水泡腳解乏又舒服,因此很多人一覺得下肢寒冷、疲乏時,總想著用熱水泡泡腳,但要知道的是熱水泡腳并不適合所有人,這八類人不適合泡腳。
1、糖尿病患者
部分糖尿病患者對痛覺和水溫不敏感,用熱水泡腳可能會導致燙傷,傷口恢復起來慢,還可能發生壞死,甚至面臨截肢風險。
2、空腹或過飽人群
熱水泡腳會導致下肢血流量增加,腸胃等臟器的血液減少,就會影響消化功能。
3、兒童
兒童本身發育不完全,總是用熱水泡腳會導致足底韌帶松弛,增加扁平足的發生風險。
4、生理期女性、孕婦
生理期泡腳會加速血液的循環,導致經血過多,孕婦還可能會面臨流產。
5、下肢動脈閉塞
下肢動脈閉塞的人本身下肢就缺血,用熱水泡腳并不能將閉塞的血管擴張,反而將正常動脈血管擴張,正常動脈血管血流量增加,就會導致閉塞缺血的組織更加缺血。
6、嚴重心臟病和低血壓患者
嚴重心臟病和低血壓的患者,如果用熱水泡腳,會導致血管擴張,血液從心臟等重要臟器流向體表,就可能導致心臟、大腦等器官缺氧,增加發病風險。
7、腳氣患者
腳氣患者若是起皰,不建議用熱水泡腳,很可能會導致傷口感染。
8、靜脈曲張和靜脈血栓
熱水泡腳會使下肢動脈擴張,下肢血流量增加,但靜脈回流量卻不變,就可能導致血液淤積,還可能會導致毛細血管破裂,加重皮膚出血現象。
健康人用熱水泡腳或能產生舒爽感,有助眠效果,不過用來治療疾病不太現實。老年人和本身睡眠差的人,指望用熱水泡腳來助眠來不太現實,而且上述這八類人用熱水泡腳,還可能會加重疾病。
參考資料:
[1]《為何外國人常年喝冰水胃沒事?國人就不行!》.南方基因官方.2022-07-15
[2]《熱水泡腳也有健康風險?這4類人千萬要小心!》.果殼.2017-11-01
[3]《【提醒】熱水泡腳是養生,還是慢性自殺?這8類人千萬要注意!》.廣東衛生信息.2017-11-1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