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腫瘤患者在康復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科學、適度的運動對于患者的康復起著加速作用。出院后什么時候適宜運動?不同的腫瘤患者如何科學運動?運動前、時、后需要注意什么?
運動會導致或加速癌癥復發嗎?
部分腫瘤患者出院后害怕癌癥復發,完全不運動或不敢運動,實際上是不可取的。運動作為一種養生保健方法,是腫瘤患者治療及康復過程中必不可少且不可忽視的一部分。腫瘤患者治療結束出院后,保持合理、適度的運動有助于改善不良情緒,轉移注意力,保持良好的心態,減少抑郁的發生。同時,適度的運動能改善機體的新陳代謝,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有助于減輕放化療帶來的不良反應,減少手術帶來的并發癥。運動還有助于改善患者整體狀況,從而延緩癌癥復發和轉移,延長生存期。
出院后可以“積極”運動嗎?
出于對康復發自內心的渴望,有的腫瘤患者在運動時都會自行“加碼”,增加運動強度。但是受到癌癥長期折磨的患者,本來體質普遍偏弱,再加大運動強度,那么將加劇機體內能量的損耗,導致患者力不從心。因此,腫瘤患者出院后的運動原則是要量力而為,不可盲目運動。如果運動方式選擇不當,比如運動量過大,或運動時間過長,甚至進行劇烈運動,對人體消耗比較大,讓身體產生疲憊,將進一步透支長期治療后虛弱的身體。并且,如果患者因運動過度勞累,對癌癥的控制也是不利的,很容易導致癌癥復發。所以,腫瘤患者出院后建議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制定自己的運動計劃,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以促進身體狀況的好轉,維持病情的穩定。
不同的腫瘤患者如何科學運動?
不同的腫瘤患者,出院后的運動項目及鍛煉強度、運動效果等都有所不同,不應盲目追求某一項運動。
1.對于接受放療、化療后出院的腫瘤患者,其全身狀況可能較治療前虛弱,此時可在家屬陪同下選擇低強度、短時間的運動,如散步、快步走、健身操等。同時控制運動的頻率及每次運動的時間,以5~6次/周,每次30分鐘左右為宜。若運動過程中心率明顯增快,出現心慌、胸悶等不適時,應及時降低運動強度及持續時間。
2.對于臥床不起的腫瘤患者,家屬要幫助其運動,每隔2~3個小時翻身拍背,適當的對患側肢體肌肉按摩。還可協助患者做腳背屈膝運動等,既可防止血栓等術后并發癥,也可減輕身體不適,增強抵抗力,改善失眠和疲乏等癥狀,還能疏導不良的情緒。
3.對于呼吸系統受損的腫瘤患者,可以通過腹式(什么是復式運動?)呼吸來恢復或增強肺部的功能。
4.對于運動系統受損的腫瘤患者,如果是做過截肢手術的患者,術后鍛煉可以練習適應新的運動和生活方式為主,來健側肢體、補償患側功能。
5.對于恢復期的腫瘤患者,當身體機能逐漸好轉,可根據自身情況提高運動強度,增加運動量,但不能操之過急。適當的運動量配合健康的飲食,能夠幫助恢復身體機能,保持健康的體重,提高生活質量,降低復發風險。體能較好、活動自由的腫瘤患者,主要推薦的是散步,散步運動量不大,且簡單易行,不受時間、空間等條件限制,做操、跳舞、游泳、打乒乓球、打太極操也比較適合,可提精氣神、活氣血,活動脛骨。
運動前、時、后需要注意什么?
運動前:建議由主管醫生進行全面評估,測試體力、檢查心肺功能,通過身體狀況判斷是否能運動,以及運動的強度。開始運動前,應進行5~10分鐘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使心率變化適應運動強度變化,避免運動后出現不適反應。
運動時:應循序漸進,先選擇低強度的運動,每次運動約5~10分鐘,以稍微出汗即可。身體適應后,再逐步增加運動強度、延長運動時間。腫瘤患者不宜參加劇烈運動,運動強度比較適合的心率范圍為最大心率的50%~70%,即(220-年齡)×50~70%。如果能適應這個強度,再延長運動時間到30分鐘即可。運動適宜安排在早晨或下午進行,不宜在飽餐后或饑餓時。頻率可以每周3~4次,或隔日進行。體質較好者,也可堅持每天運動。運動環境宜選在公園、草地、林間等空氣新鮮和環境清靜處。天氣過冷、過熱或刮風下雨,應適當減少運動量。還要注意的是,戶外運動最好有家屬陪伴,并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避免機體脫水。
運動后:如果運動后自我感覺精神抖擻、心情愉快、睡眠及食欲好,沒有心悸、氣短等情形,雖有疲勞感,但經休息后可恢復正常,說明運動量適宜,可以保持這個運動強度。如果運動后感到異常疲勞,飲食、睡眠均欠佳,經休息后仍感周身無力,甚至對運動發生厭倦感,說明運動量過大,應實時予以調整,減至合適的運動量。
出院后什么時候適宜運動?
實際上,腫瘤患者的運動可以貫穿整個治療過程中,出院后運動所取得的效益最大。因此,大多數腫瘤患者在條件運行的情況下,應盡早開展規律合理的運動。尤其是在手術后的恢復期,應結合自身病情,依據術后恢復、傷口愈合以及患者自身體質等情況綜合考慮,越早鍛煉對身體越好。但對于手術創傷較大,術后體力明顯下降的腫瘤患者,出院后則不宜過早運動,建議先在床上做做肢體運動和翻身動作即可。
哪些腫瘤患者要減少運動?
對于一些較為特殊的癌種,以肢端型惡性黑色素瘤患者為例,患者多為接受外科擴大切除及取皮植皮,即便在出院后,應盡量注意讓患側肢體減少運動,避免植皮區存活欠佳,取皮區經久不愈等情況發生。此外,對于晚期腫瘤患者,有的身體較為虛弱,有的臥床時間較長,也建議減少運動。
哪些腫瘤患者不建議運動?
對于全身多發骨轉移、骨質破壞明顯、胸腹水、心包積液、呼吸困難、血栓形成等基礎狀況不佳的腫瘤患者,即便在出院后,也應禁忌運動鍛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