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治療前,當然先要明確病理診斷,這是一個基本前提。另外,還要對乳腺原發灶、區域淋巴結和可疑遠處轉移灶全面檢查以進行分期。
乳腺癌的病理診斷不只是簡單地只知道得了乳腺癌,而是要全面了解的病理特征、病變范圍和分子生物學特性,這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內容,決定著分期,也有助于評估乳腺癌復發風險,提供與治療方案選擇、療效預測和預后相關的信息。
想要獲取這些信息,就是取得病灶組織。組織學病理檢測標本的獲取途徑包括:粗針(空芯針)穿刺活檢標本、真空輔助微創活檢標本、乳腺腫物切除標本、保乳切除標本、全乳切除標本(包括單純切除和改良根治術)、前哨淋巴結活檢標本及腋窩淋巴結標本。
通常我們所說的乳腺癌就是默認浸潤性乳腺癌,浸潤癌對應的是原位癌(小葉原位癌、導管原位癌)。浸潤性癌和原位癌混合存在時(病一組織標本同時既有浸潤癌又有原位),要明確浸潤灶的范圍和最大徑。
浸潤性乳腺癌病理檢查報告要包括與治療和預后相關的所有內容信息:
1、基本病理信息:
?病灶部位和大小
?病理組織學類型
?組織學分級(分化情況)
?有無脈管侵犯、有無合并原位癌
?腫瘤局部侵犯范圍(當累及皮膚、乳頭或骨髓肌時,需報告侵犯程度)
?病灶切緣情況
?淋巴結情況
?三陰性乳腺癌對TILs(腫瘤浸潤淋巴細胞)進行評估
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有助于預測三陰性乳腺癌及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療療效(預測治療反應)以及預后判斷。更多相關信息內內容詳見:“奇妙”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
?乳腺癌新輔助治療后病理評估
乳腺癌新輔助治療后病理評估,目前國內常用Miller&Payne系統評估原發灶,主要是通過比較治療前空芯針穿刺標本與治療后的手術標本,針對新輔助治療后乳腺原發灶殘余浸潤性腫瘤細胞的豐富程度進行評估。
Miller&Payne評估系統
MP分級 |
判斷依據 |
1級(G1) |
浸潤癌細胞無改變或僅個別癌細胞發生改變,癌細胞數量總體未減少 |
2級(G2) |
浸潤癌細胞輕度減少,但總數量仍高,癌細胞減少小于30% |
3級(G3) |
浸潤癌細胞減少30-90% |
4級(G4) |
浸潤癌細胞顯著減少超過90%,僅殘存散在的小簇狀癌細胞或單個癌細胞 |
5級(G5) |
原腫瘤瘤床部位已無浸潤癌細胞,但可存在導管原位癌 |
另一個常用的評估系統是RCB(residual cancer burden)系統,也是國際乳腺協作組推薦評估新輔助治療療效的方法,適用于不同亞型乳腺癌治療后的病理評估。RCB評估系統可同時評估新輔助治療后的乳腺腫瘤和淋巴結狀況,是一種可量化殘余腫瘤的評估系統。主要根據乳腺原發灶殘余腫瘤范圍(mmxmm)、殘余腫瘤的細胞密度(%)、原位癌所占比例(%)、陽性淋巴結枚數、淋巴結轉移癌最大徑(mm)獲取RCB指數以及對應的RCB分級。
RCB評估系統
RCB分級 |
判讀依據 |
0級 |
pCR,表示浸潤病灶已達完全緩解 |
I級 |
可見少量病灶殘留,浸潤病灶部分緩解 |
II級 |
可見中量病灶殘留,浸潤病灶部分緩解 |
III級 |
可見廣泛病灶殘留 |
pCR(病理完全緩解)定義:
?一般是指乳腺原發灶中找不到惡性腫瘤的組織學證據,或僅存原位癌成分;
?嚴格意義上是指乳腺原發灶和轉移的區域淋巴結都沒有惡性腫瘤的組織學證據,或僅存原位癌成分,也即:乳腺原發灶無浸潤性癌(可存在導管原位癌)且區域淋巴結陰性,即原發灶MP5級且淋巴結陰性;或RBC分級0級。
如果新輔助治療后僅淋巴結內存在孤立性腫瘤細胞則不算淋巴結陰性,不屬于pCR
2、分子病理信息
?ER、PR、HER-2、Ki-67、PD-L1檢測
根據患者是否有基因突變、激素受體和細胞分子狀態,將乳腺癌分為四個亞型:
Luminal A
Luminal B
HER-2過表達型
三陰型(Basal-like型)
分子分型 |
HER-2 |
ER |
PR |
Ki-67 |
Luminal A |
– |
+ |
+且高表達 |
<14% |
Luminal B |
– |
+ |
低表達或- |
高表達 |
HER-2過表達型 |
+ |
– |
– |
任何 |
HER-2過表達型 |
+ |
+ |
任何 |
任何 |
三陰型 |
– |
– |
– |
任何 |
HER-2通過免疫組化(IHC)檢測位雜交(ISH)檢測。
HER-2免疫組化結果判讀:
IHC 0 |
HER-2 陰性 |
IHC 1+ |
HER-2低表達 |
IHC 2+ |
HER-2結果不確定 |
IHC 3+ |
HER-2陽性 |
HER-2陰性患者不能從抗HER-2靶向治療中獲益。
HER-2低表達患者可能 從新型抗體偶聯藥物(ADC)治療中獲益。
HER-2陽性患者可從抗HER-2靶向治療中獲益。
對于乳腺多灶/多中心性浸潤性癌,建議對每個腫瘤灶均進行HER-2狀態評估,特別是存在不同的組織學類型和分級時。
復發轉移性乳腺癌也應盡量再檢測HER-2以明確轉移灶HER-2狀態。
EP、PR免疫組化檢測的陽性閾值≥1%,陽性應報告腫瘤細胞的染色強度和所占百分比,新增ER弱陽性亞組。ER具體判讀標準如下:
IHC陽性程度 |
ER判斷及建議 |
<1%細胞核著色 |
陰性 |
1%-10%細胞核著色 |
ER弱陽性,并加以注釋,應報告染色的百分比和強度 |
>10%細胞核著色 |
陽性 |
建議將PR20%陽性作為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的臨界值。
對所有浸潤性乳腺癌病例進行Ki-67檢測,并對癌細胞中陽性染色細胞所占的百分比進行報告,陽性定義為浸潤癌細胞核任何程度的棕色染色。當Ki-67表達水平≥30%時,可指導患者的治療決策和預測作用。
免疫治療時代,PD-L1在乳腺癌中的評估也很有必要。研究顯示,PD-L1表達水平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效相關,因此PD-L1表達水平的準確評估會影響患者的后續治療方案選擇。
?多基因表達譜檢測:為乳腺癌的預后評估、治療指導、療效預測提供重要參考信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多基因表達譜檢測包括21基因(Oncotype Dx?)、70基因(MammaPrint?)、50基因(Prosigna?)、12基因(EndoPredict?)、28基因(RecurIndex?)以及乳腺癌指數(breast cancer index,BCI)等
?乳腺癌易感基因突變檢測: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2,BRCA 1/2)突變的檢測在乳腺癌的遺傳風險評估、治療選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三陰性乳腺癌中突變率明顯增高,約10-20%的三陰性乳腺癌患者攜帶BRCA1/2基因突變。
參考文獻《CSCO乳腺瘤診療指南》《NCCN乳腺癌指南》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