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與惡性腫瘤之間的交戰也是如此。對于惡性腫瘤病因的明確、知曉、了解,就使得我們可以從疾病的最初狀態實施腫瘤的預防措施,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惡性腫瘤疾病的發生。在疾病的診斷、治療過程中,明確腫瘤疾病的病變范圍,明確腫瘤細胞浸潤的狀態,對于腫瘤的治療實施“外科手術式”的精準切除,對于腫瘤的治療采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式的精準打擊也是提高腫瘤治療療效,降低腫瘤治療毒副反應的主要手段。對于腫瘤給予機體造成的損害,實施具有針對性的防護與補救措施,把腫瘤診斷、治療上的危害和毒副作用降低到最低,這也是改善患者治療耐受性,提高腫瘤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維持良好治療效果的主要手段。
然而,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卻是很骨感。對于惡性腫瘤診療中的上述這些美好的預期,在現實中卻可能因為技術性原因,或者目前對于疾病的了解程度受到限制,很難以進行相關診療措施的實施,如此也就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治療結果。還有的時候,甚至是在我們的手中還把握著一些可以實施的技術、方法、藥物,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的限制,疾病的發展,腫瘤患者的身體情況已經無法耐受疾病治療的措施實施,如此的治療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此外,在目前腫瘤疾病診療過程中,惡性腫瘤細胞與患者身體中正常組織、細胞基本上是處于一個相互交融的狀態。抗腫瘤的治療措施,如化療藥物等,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很難做到只是殺傷惡性腫瘤細胞,而不對正常機體組織、細胞加以損害的局面。
這樣的抗腫瘤治療措施,勢必會導致投鼠忌器的發生或者是產生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結局。而且,在治療過程中所產生的不良反應也會直接損害了機體的各種機能。這些不良反應、毒副作用,尤其會顯示在骨髓抑制、肝功能損害、腎功能損害、消化道反應、導致免疫功能低下等方面。這些危害在很多的時候,既限制了抗腫瘤治療措施的實施,同時也給患者的機體狀態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甚至是直接導致了患者治療的失敗。
近些年來,人們對于惡性腫瘤的認識也在不斷地深入,尤其是進一步地明確了腫瘤疾病的復雜性、多樣性,惡性腫瘤在我們地眼中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某某癌”的概念,隨著對疾病認識的加深,惡性腫瘤已經不再是一種單一性的疾病,而是腫瘤的多因素、多狀態、多基因類型的集合狀態。比如,我們傳統認識上的肺癌只是區分腺癌、鱗癌或者小細胞肺癌。如今,但就腺癌來說我們就可以把他區分出是否具有驅動基因陽性的,是否具有免疫治療獲益的,還是具有哪種驅動基因陽性的肺癌。這就要求我們,對于腫瘤的認識不再是一個疾病的整體狀態,一個粗線條的大體疾病,而是多種精確到基因水平的各種疾病亞型的集合、組合。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片樹葉,同樣的事情說到腫瘤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上,世界上自然也就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癌癥。
其實人們在對惡性腫瘤細胞實施各種狂轟濫炸、圍追堵截的戰斗中,惡性腫瘤細胞也不會處在那里等著坐以待斃的。腫瘤細胞的在他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中,會隨時存在、發生著明顯的基因突變、狀態改變、產生耐藥性等情況,這也是惡性腫瘤的最基本的特征性改變之一。部分腫瘤細胞群中還可能出現各種不同的耐藥細胞、耐藥機制,這些耐藥性有的是與生俱來的,有的則是后天獲得的,甚至部分耐藥機制的產生是隨著疾病診療的手段演進而不斷發生變化的能力,這些都會給腫瘤疾病的治療帶來各自不同的困難。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