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復雜性,就決定了診療技術使用的差異性,同樣的方法、藥物和手段,在不同人的身上也會出現各種不同的結果。在這樣的過程中,醫生的決策和實施自然也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對于醫生而言,在疾病診療的過程中出現差錯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哪怕是最優秀的醫學專家,也是從白紙一張的小白逐漸開始了行醫之路,既使到了專家級別,診療的符合率、成功率也不可能達到100%。然而,患者的要求卻不是這樣,在他們的印象中,就是按照100%的成功和無任何不良反應來要求的。出現差錯則是永遠不能被患者和家屬所允許、認可的事情了。這也許就是醫患之間矛盾之所在。
醫生在患者的眼睛里就是完全的治病救人的群體,在很多患者的印象中,來醫院花錢治病就是應該獲得完全的治愈。貌似花了錢就是一種類似商店里的消費行為,按照這樣的模式,醫療也就變了味道。至于醫生在工作中產生的失誤,那完全是不可以被理解的,也是患者不能接受的。試想一下,當醫療變成消費和交換的時侯,對于這樣的期望,有誰能夠完全達到患者及其家屬的診療要求。對于醫療而言,很多因素完全不是醫生和技術本身所能控制的,如此情況下的失誤也就不可避免了。
當然,這些與所謂的責任性事故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對于這些事情的判斷也是需要客觀、公正、中性、專業的實施判斷,并且不受到外界其他因素的影響。對于這些問題的評判和判斷,往往是引起諸多醫療不穩定因素,導致患者不信任醫生,醫生對診療風險產生顧慮的主要因素之一。至于那些本著息事寧人、犧牲醫護、維護所謂的穩定、安定的做法,則是進一步加劇醫患關系惡化,激化診療矛盾,打擊醫護診療積極性,加劇社會不穩定因素的主要原因之一。
對于每一位醫學生來說,從醫之路都是起自于熱愛,勇于奉獻,隨著學習和工作的進程,醫生的情懷中則多了一些對患者的關愛,對生命的敬畏,對疾苦的體驗,也就有了希望為每一位患者解除病痛之苦的決心。可以說,沒有任何一位醫生不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而使得患者獲得滿意的治療療效,每一個身處險境的患者經過醫生的努力而起死回生則是醫生們最大的幸福和快樂。面對患者診療的成功,醫生的幸福與快樂是患者、家屬所不同的,這其中少了更多社會、家庭、世俗之間不和諧的因素和味道,也是最為純潔的。
近些年來,面對著污醫、傷醫、殺醫等現象,面對著“要想富,做手術,做完手術告大夫”的謬論,面對著“小鬧小賺,大鬧大賺”的理念,以及“一封信八毛錢,至少惡心你半年”的無恥行徑……這些都使得整個醫療行業被跌進了深谷之中,從醫之初的初心早已經被現實所磨滅,醫療中的自保和冷漠自然也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試問,誰還會拿著自己的熱情直面世態的冷漠,拿著自己的前途為疾患而冒險,唯有的希望就是平平淡淡的維持常規的醫療工作,哪怕是對部分患者認慫也要買一個平安。可以想象,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最后的受害者到底是誰。
在醫療工作中,醫患需要面對的永遠是疾病,醫患之間惟有信任,才可能在疾病的診療中占得先機。患者的信任,是醫生勇于為之冒險的底氣,哪怕是為了自己的康復,如果想讓醫生為你冒險,那就請給醫生一個冒險的理由吧。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