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AI JM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前言
放射治療對于鼻咽癌患者的長期療效和生活質量都至關重要,早期鼻咽癌單純放療可以獲得很好的療效,5年生存率達90%以上。本文結合國內鼻咽癌放射治療指南及規范,主要對鼻咽癌放療適應證選擇、定位、靶區勾畫、放療劑量、危及器官劑量限制等進行總結。
臨床表現[1]
鼻咽癌分期(第8版AJCC分期)[2]
鼻咽癌治療原則[3]
-
臨床Ⅰ期(T1N0M0):單純放射治療。
-
臨床Ⅱ期(T1N1M0、T2N0M0、T2N1M0):單純放療或同期放化療。
-
臨床Ⅲ-ⅣA期:①同期放化療+輔助化療;②誘導化療+同期放化療;③同期放化療。
-
臨床ⅣB期(M1):①以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根據化療后緩解情況以及轉移病灶數量補充局部區域放療。
-
復發鼻咽癌的治療:①早期(rT1-2)手術治療/放療;②局部晚期(rT3-4)放療/放療聯合化療。
-
移鼻咽癌的治療:化療為主,寡轉移病例推薦化療后聯合放療。
-
多次失敗/多臟器失敗:①化療為主/化療聯合免疫治療/化療聯合抗EGFR靶向治療/化療聯合抗VEGF靶向治療。
模擬定位
-
通常采用仰臥,頭過伸位。利用外置三維激光進行初步擺位,要求人體正中矢狀線與激光y軸平行,患者頭部及身體不產生偏側、旋轉等。選擇合適的頭枕,采用熱塑面膜固定。
-
根據腫瘤的范圍,確定定位CT掃描范圍,上界為至少顱底線上3 cm,下界為鎖骨頭下緣下2~3 cm,建議從頭頂一直掃描到鎖骨頭下緣下3 cm。靜脈注射對比增強劑,有利于幫助區分血管、淋巴結和腫瘤范圍。掃描層厚一般建議3 mm。
靶區定義[3-4]
臨床靶區(CTV)
CTV指腫瘤可能侵犯的范圍,即亞臨床病灶。對鼻咽癌而言,包括鼻咽原發腫瘤的CTV和陽性淋巴結的CTV以及淋巴引流區。根據危險度可以分為CTV1和CTV2等。不同期別鼻咽癌CTV的推薦范圍如表1。頸部淋巴結分區范圍如表3和圖3所示。
表1 根據鼻咽原發腫瘤和頸部淋巴結狀態推薦的CTV范圍[5]
表2 鼻咽癌頸部淋巴結分區定義(2013年RTOG推薦)[5]
圖3 AJCC第8版推薦使用的頸部淋巴結分區示意圖[5]
PTV
PTV包括擺位誤差及治療間/治療中靶區的移動范圍。PTV是一個幾何概念,是為了確保CTV內的每一點都能真正得到處方劑量的照射。在設定PTV-CTV邊界的時候需要考慮CTV的位置、形狀、大小等內部因素,以及患者擺位、布野、技術等外部因素。最終的劑量報告應該以原始的PTV為準。PTV通常和各家單位所使用的加速器、治療操作規程相關,應該實測每個單位的PTV,如無條件實測,鼻咽癌調強放療的PTV建議采用3mm。
處方劑量[5]
-
GTVnx/p:T1-2期 6600~6996 cGy分30~33次,單次2.0~2.12 Gy;T3-4期 6996~7392 cGy分30~33次,單次2.12~2.24 Gy。
-
GTVn:6999 cGy分33次,單次2.12 Gy。
-
GTVrpn:6996~7392cGy分33次,單次2.12~2.24Gy。
-
CTV1:6006 cGy分30~33次,單次1.82~2.0 Gy。
-
CTV2:4800~5400 cGy分28~30次,單次1.6~1.82 Gy。
危及器官名稱及劑量限制(cGy)[5]
參考文獻
[1] 王綠化,朱廣迎.腫瘤放射治療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2]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2022CSCO鼻咽癌癌診療指南.
[3] 中國鼻咽癌臨床分期工作委員會. 2010鼻咽癌調強放療靶區及劑量設計指引專家共識. 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1,20(04):267-269.
[4] 林琳,白永瑞. 鼻咽癌原發灶臨床靶區勾畫進展. 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22,31(04):383-388.
[5] 國家癌癥中心/國家腫瘤質控中心. 鼻咽癌靶區勾畫和計劃設計指南. 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22,31(11):971-991.
審校:Faline
排版:Faline
執行:Babel
本平臺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臺發布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于了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臺對發布的內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