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余,筆者經常看到很多患者及家屬的留言,詢問腫瘤患者術后或化放療期間,能不能進補鴿子湯、甲魚湯、蜂膠等,唯恐營養不夠。
殊不知,像膽管、胰腺、肝臟等部位出現病變的患者補益多了,會誘發寒戰、高熱等癥狀。盲目亂補還會使胃腸負擔過重,對病情極為不利。
在筆者看來,有時不妨嘗試餓一段時間,或有目的地間歇性斷食,對健康是有所裨益的。
何為“輕斷食”
“輕斷食”、“間歇性禁食”已經越來越受普羅大眾所熟知。無論什么樣的“斷食”形式,都是按照一定規律,在一定時間段內禁食或低能量攝入的飲食方式。
起初,輕斷食是為了限制熱量,用來幫助減重、塑形的。但是,人們發現輕斷食有益于身體健康的好處越來越多:
減少氧化應激、調節激素水平、修復細胞、改善2型糖尿病、激活細胞自噬、有利于神經元、降低炎癥、延長壽命等。
常見的輕斷食方法有“16/8斷食”和“5:2斷食”,即16小時斷食、8小時進食或5天進食、2天斷食,斷食期間不吃或僅吃低熱量的食物,但要注意,具體輕斷食方法需因人、因病而異。
“輕斷食”,益處多
有患者會疑惑,輕斷食只是把控了禁食時間,為什么作用如此之多?
首先,要知道我們的身體是可以儲存能量的,尤其是那些因管不住嘴,攝入超標的能量。斷食期間,這部分能量被激活、調動,用來為身體供能。通過體內能量的調配,可以起到調節身體激素、提升基礎代謝、幫助脂肪燃燒的效果,“輕斷食”減肥即由此而來。
斷食的好處遠不止減重,很多研究表明,斷食與癌癥防治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一段時間不進食,體內胰島素水平明顯下降,胰高血糖素水平逐漸上升,激活機體細胞的自噬機制,清除體內廢物,促進體內免疫系統再生,降低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以及與肥胖相關的癌癥、代謝綜合征、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的患病率。
“斷”掉癌細胞的“生路”
研究還發現,化療期間“輕斷食”,可以提升癌細胞對化療的敏感度;保護正常細胞,促進干細胞的產生。
“輕斷食”還可以保護神經元,減少遺傳和環境的影響,刺激神經營養因子和抗氧化酶的產生,幫助細胞應激反應并抵抗疾病。
康復期間營養過剩,哪怕只是米飯攝入過多,都會提高機體代謝水平,從而使殘存癌細胞死灰復燃,導致復發。因此,在確保飲食“合理”的基礎上,我們提倡癌癥患者“少吃一口,多活一日”。
饑餓感,如何克服?
剛開始嘗試輕斷食的患者臨睡前,會出現胃中嘈雜,影響睡眠。那么問題來了:如何克服饑餓感?
饑餓難耐時,可以選擇稍微補充點低熱量的食物,如少量麥片、芋艿、黃瓜、番茄,以緩解不適癥狀。
筆者為大家推薦一道適合“輕斷食”期間的養生湯:百合雞子黃湯。
百合雞子黃湯
食材:百合7枚,雞蛋黃1枚,白糖適量;
做法:百合脫瓣,清水浸泡后待白沫出,撈取百合另加清水,煮沸后文火30分鐘加入雞蛋黃攪勻,再沸,加適量糖調味即可;
功效:可以起到清心安神,滋陰潤肺的效用。同樣適合腫瘤患者感到抑郁、煩躁、坐臥不安時飲用。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都適合輕斷食,尤其是本身體質較差的患者、未成年年人、孕婦、哺乳期女性、膽結石或腎結石患者、糖尿病人、胃食管反流病人等,癌癥患者也必須遵醫囑進行。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