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ASLC)舉辦的2023世界肺癌大會(WCLC)已順利閉幕,然而眾多前沿研究的重磅結果仍值得我們慢慢回味。在全體大會的“主席研討會”環節,英國皇家布朗普頓醫院Eric Lim教授就“MARS 2:擴大胸膜切除術對比非根治性手術治療胸膜間皮瘤的多中心隨機試驗”作主題報告,醫脈通整理編譯如下。
研究背景
為提高可切除間皮瘤患者的生存率,胸胸膜切除術是最常用的手術。雖然該手術在相關指南中的達成了國際共識和作為治療建議,但目前仍缺乏大型隨機對照臨床試驗評估該手術的療效。
研究方法
MARS2研究為一項III期、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研究者將可切除間皮瘤患者隨機分配為擴大胸膜切除術聯合化療(鉑和培美曲塞)組和單獨化療組。
研究結果
入組該研究的患者共335例,隨機分配169例接受手術聯合化療,166例接受單獨化療。兩組的基線特征是平衡的,大多數(83.9%)被診斷為上皮樣間皮瘤。在中位隨訪22.4(11.3-30.8)個月時,手術組的中位生存期(OS)為19.3(10.0-33.7)個月,單獨化療組的為24.8(12.6-37.4)個月。
由于死亡危險非成比例,研究者在兩個時間框架中提出主要結果:隨機分配到42個月和超過42個月。在前42個月內,手術組的患者與單獨化療組的患者風險比(HR)為1.28(95%CI,1.02-1.60;P=0.032),即手術聯合化療組的死亡風險增加了28%;而42個月后兩組的OS無顯著性差異(HR 0.48;0.18-1.29;P=0.15)。
此外,兩組患者的無進展生存(PFS)率也無顯著性差異(HR 0.90;0.72-1.11;P=0.33)。
手術組患者發生嚴重不良事件(CTCAE≥3級)的風險高于單獨化療組患者,發生率比(IRR)為3.6(2.3-5.5;P<0.001)。
該研究還報告了接受手術的患者在EORTC生活質量測定量表上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較差,尤其是在整體健康 [-5.81;(-9.73)-(-1.89)]、身體功能 [(-11.46;(-15.39)-(-7.52)]、,社會功能 [(-10.87);(-16.07)-(-5.66)] 和角色功能 [(-15.77);(-22.03)-(-9.50)] 等方面。手術組患者還表現出更差的陽性癥狀評分,包括疼痛(平均差異25.98;19.64-32.31)、呼吸困難 [比值比(OR)4.28;2.42-7.55 ]、失眠(OR 2.15;1.08-4.28)、食欲不振(OR 2.93;1.30-6.60)和經濟困難(OR 10.61;2.99-37.61)。
研究結論
結果顯示,與單獨化療相比,可切除胸膜間皮瘤患者的擴大胸膜切除術聯合化療存在更高的死亡風險、更嚴重的并發癥以及更差的生活質量。
討論
Eric Lim教授總結提出,放棄“可切除性”的概念,即從一開始便將該疾病分類為“不可切除”,通過降低胸膜間皮瘤患者與手術相關的死亡風險,增加獲得更有效的全身治療機會,以提高生存率。
來自布萊根婦女醫院Paula A. Ugalde教授認為,現在放棄可切除間皮瘤的概念還為時過早。她指出該研究約一半的患者來自低樣本量中心,對兩組OS無顯著性差異的結果有影響。Paula A. Ugalde教授還指出,僅通過CT掃描進行胸壁浸潤、肺部浸潤等評估進行隨機化分組,對其可靠性及可進行擴大胸膜切除術判斷標準存在質疑。
參考文獻:
E. Lim, et al. MARS 2: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Trial Comparing (Extended) Pleurectomy Decortication versus No Radical Surgery for Mesothelioma. WCLC 2023 PL03.10.
編輯:Squid
審校:Babel
排版:Squid
執行:Squid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