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癌癥#@腫瘤科潘文俊#深圳頭條##腫瘤##免疫##腫瘤防治科普##秋日中的健康知識##城市觀察員#
在抗腫瘤治療過程中,放射治療被大家戲稱為躺著就能進行的治療。可是,就是這個躺著就能進行的治療也是有學問、有講究的,這里所說的“如何躺著”其實說的就是“體位”。
腫瘤患者在實施放療的時侯,臨床上需要根據腫瘤的部位、治療方法、患者的身體情況、體位的舒適程度、體位的重復性、患者接受程度等多因素來確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擺放的體位。這樣說來,有關放療的體位擺放也是很有講究的。
仰臥位、俯臥位或者是側臥位,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躺著”、“趴著”或者是“側身躺”都是放射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體位。如食管瘤、肺癌患者在治療中常采用仰臥位和俯臥位,或者是兩者之間交替進行,對于那些體弱年邁的患者則可以只使用仰臥位,以保證患者的體力接受程度。對于頭頸部腫瘤、腦腫瘤等,在放射治療過程中也有使用側臥位的。
除了上述這些體位以外,在部分腫瘤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還會根據治療中的實際需要,在患者的頭部、背部加上一個墊枕,這樣也有利于治療,或者是增加患者的舒適程度、接受程度。此外,在食管癌、肺癌患者的治療中,也需要讓病人雙手上舉或者是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如做抱頭的動作、張口狀態等,以減少水平野照射時上臂對放射治療的干擾和影響,減少放射性損害。
對于部分特殊部位的惡性腫瘤,則需要根據腫瘤的具體病灶位置、治療需要而采用與之相對應的特殊體位。患者在確定體位固定的時侯,也要考慮患者實際的臨床癥狀,這其中尤其需要關注腫瘤的侵犯范圍、固定的方便性、可重復性、患者的舒適程度等因素。畢竟患者的治療療效是首要的,能全程接受治療也是必要的。
在實施放射治療的過程中,被臨床醫生和患者所關注的主要內容就是治療療效,以及放射治療所引發的放射性損傷。因此,臨床醫生在制定放射治療計劃的時侯,會根據腫瘤的具體情況實施治療方案,使照射的腫瘤區域獲得足夠、適宜的放療劑量,同時最大限度的減少周圍正常組織、重要器官盡量不受或者減少照射。
然而,真正的患者畢竟不是展現在紙張上的圖片,更不是可以隨意任由你擺弄的泥塑模型,所有的治療計劃和方案都是需要在真實患者的身上實現的。如此說來,在實施放射治療的過程中,放療治療時侯的體位擺放的舒適程度、穩定程度、重復度等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務必需要根據患者的病變部位、不同治療方法、患者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對于體位的要求則是保證具有較好的可重復性,病人易于接受,舒適性好,便于治療的實施,這些因素都是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必要條件。否則,即便是醫生的治療計劃再完美,在實施過程中如果體位差之毫厘,射線照射的精度就會差之“千里”,這也是保證腫瘤治療療效,減少放射性損害的重要保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