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含手術標本展示,點擊閱讀請注意)
手術病例分享:
前言:我常說,只要是磨玻璃結節伴空泡征的基本上就沒有碰到過良性的!當然這是包括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但在實性結節中,卻不是這樣的。實性結節伴空泡或空腔則可以是良性的。而臨床上,因為實性密度的若是惡性,則風險明顯高于磨玻璃密度的結節,所以當我們發現肺實性結節伴空腔或小空洞時,一般隨訪或抗炎治療后復查,或完善結核、隱球菌等相關檢查,若找不到依據,則仍可能需要手術以明確病理診斷。今天分享的這位結友,就是查出實性結節伴空腔,口服消炎并隨訪對比無好轉,而位置又在肺外周部位,我們最后楔形切了化驗,病理卻證實不是肺癌。
病史信息:
患者,男性,65歲,檢查發現左下葉結節三個月,曾口服消炎治療后復查無任何吸收好轉。相關腫瘤指標無異常,呼吸道無癥狀。
影像展示與分析:
非薄層:
右下葉有個磨玻璃結節,輪廓清楚,有小空泡征,有微小血管進入,考慮腫瘤范疇的可能性大,但密度還低,應該以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目前風險不高,能隨訪。
左下磨玻璃結節,輪廓清楚,與血管關系密切,內部密度欠均勻,考慮腫瘤范疇的,以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可能性大。
薄層影像:
右下病灶密度其淡,中間有小空泡,微血管纖細,沒有異常增粗,灶內無實性成分,考慮不典型增生可肺泡上皮增生,目前風險小,能隨訪。
左下病灶密度較高,不像非薄層上顯示的磨玻璃密度,而是基本上實性的,中間有空腔征,若同樣考慮腫瘤范疇,則風險高于右側的。所以重點關注左下病灶,需要再看其靶掃描重建的情況。
靶掃描影像:
病灶密度高,且不均。有微小血管進入。
中間的密度低點,反暈征;有微小血管進入,但說不上異常增粗;實性成分明顯,邊緣不光滑,有點毛糙。
邊上有棘突征;密度較高,中間密度低,整體輪廓清。
邊緣毛刺;中間空泡征;輪廓清楚。
空泡征、血管征,密度不均,邊緣毛糙。
似有點有像血管彎的樣子。
血管貼邊,密度較高,中間空泡。
血管征明顯,密度不純,實性成分明顯;中間空泡征;連續有毛刺的樣子。
影像判斷:
右下考慮腫瘤范疇的不典型增生,但目前風險低,可先隨訪;左下的病灶初次發現時曾囑其口服抗炎后再3個月左右復查,此次復查影像對比無任何好轉或吸收。此灶有較多傾向惡性的影像表現,但邊緣略糊,進入血管纖細,似乎與惡性不是十分符合。但這種密度若是真惡性,則至少是微浸潤性腺癌,也可能是浸潤性腺癌腺泡為主型。由于位置好,能楔形切除先送病理檢查,即使良性,損失不大,肺功能影響小。所以個人仍建議其切了為妥。
最后結果:
患者與家屬商量后同意手術,我們為其進行了單孔胸腔鏡下左下葉部分切除。手術順利,術后恢復佳。
大體標本上看,灰黑色,質偏硬,但不是平常多見的腺癌那種灰白較為致密的表現。
病理結果示:細支氣管腺瘤!
感悟:
我們曾經專門分析過細支氣管腺瘤這種疾病,但當時的總結基本上是位于肺外周部位、有明顯血管征、整體輪廓較清、有毛刺征且密度不太純的磨玻璃結節。好像之前碰到的沒有實性成分為主的,看來總結仍得繼續。當然,此例從風險角度與手術創傷的權衡來講,以簡單易行且創傷小、恢復快的單孔楔形切除來明確診斷并去除病灶,仍是利大于弊的。再次碰到類似病灶,建議手術仍可能是合適的。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