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聽“TA”說 I 肝癌伴廣泛門脈癌栓患者采用“T+A”方案聯合肝動脈介入治療,獲得完全緩解!

    聽“TA”說 I 肝癌伴廣泛門脈癌栓患者采用“T+A”方案聯合肝動脈介入治療,獲得完全緩解!

    門靜脈癌栓(PVTT)是肝細胞癌(HCC)侵犯血管的主要形式。HCC患者合并PVTT的發病率為44.0%~62.2%,合并PVTT未行任何干預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僅為2.7個月,明顯低于未合并PVTT患者。隨著近年來局部治療、免疫治療以及聯合治療方案的出現,HCC合并PVTT患者的總生存率明顯提高1。本期分享的這則HCC合并PVTT病例,采用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T+A”方案)聯合TACE-HAIC后,實現了疾病的完全緩解(CR)。本期病例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龔遠鋒醫師提供,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唐云強教授進行點評。

    病例簡介

    患者
    男,61歲

    主訴

    • 右上腹痛2周。

    現病史

    • 2022年10月初于當地醫院就診,查AFP 7052 ng/ml,HBV-DNA 72400 IU/ml。CT示:右肝巨塊型肝癌并門靜脈、腸系膜上靜脈癌栓形成,肝中靜脈顯示不清。

    既往史

    • 乙型肝炎病史20余年,未行規律診治,未行抗乙肝病毒治療。

    基線檢查

    2022年11月8日,上腹部CT檢查

    考慮原發性肝癌,并門脈主干及左、右支、脾靜脈、腸系膜上靜脈癌栓形成。肝臟S4/5/8最大者約10cmx6.4cmx8.1cm;肝臟S4病灶約2.2cmx1.9cm,考慮肝硬化結節

    聽“TA”說 I 肝癌伴廣泛門脈癌栓患者采用“T+A”方案聯合肝動脈介入治療,獲得完全緩解!

    圖1 基線影像學檢查

    2022年11月9日,實驗室檢查

    AFP 7052 ng/ml;HBV-DNA 72400 IU/ml

    免疫組化

    133065-001#:CK pan (+) 、ARG- 1(-)、Hepatocyte(-) 、Glypican-3(-) 、CD34(血管+)、CK19(弱+)、Ki-67(約70%+) 、Vimentin (部分+)

    聽“TA”說 I 肝癌伴廣泛門脈癌栓患者采用“T+A”方案聯合肝動脈介入治療,獲得完全緩解!

    圖2 病理圖文診斷報告示肝細胞癌

    臨床診斷

    肝細胞癌并門脈癌栓(CNLC IIIa期;BCLC C期;PS 1分;Child-Pugh A級6分;PVTT 程氏分型IV型)

    乙肝病毒攜帶者

    治療方案

    治療方案選擇的依據

    該例患者初診時,肝內病灶較大,合并門靜脈廣泛癌栓,癌栓已達腸系膜上靜脈,但患者肝儲備功能良好,未見腹水形成,未見明顯脾腫大、脾功能亢進,行胃鏡檢查亦未見明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說明門脈高壓尚能代償。選取局部+全身系統治療的策略。其中,局部采用TACE+ HAIC,按照以往的經驗,廣泛門靜脈癌栓為肝動脈栓塞相對禁忌證,肝動脈栓塞后肝臟雙重血供阻斷可能導致肝功能衰竭,因此,可以采取少量栓塞,以肝動脈持續灌注化療為主,根據術后患者肝功能變化情況,影像學門靜脈代償的情況,再決定下一次栓塞的劑量。

    方案選擇

    局部(TACE-HAIC)+系統治療(阿替利珠單抗 1200mg+貝伐珠單抗1000mg)

    治療經過

    2022年11月10日、2022年12月9日

    予“阿替利珠單抗 1200mg+貝伐珠單抗1000mg”

    2022年11月14日、2022年12月7日

    行c-TACE,留置肝動脈導管,術后返回病房予“奧沙利鉑140mg+亞葉酸鈉0.6g+氟尿嘧啶(0.5g+2g)”方案持續肝動脈灌注化療

    2023年1月6日、2023年2月24日

    予“阿替利珠單抗 1200mg+貝伐珠單抗1000mg”

    2023年1月4日、2023年2月25日

    行c-TACE,留置肝動脈導管,術后返回病房予“奧沙利鉑140mg+亞葉酸鈉0.6g+氟尿嘧啶(0.5g+2g)”方案持續肝動脈灌注化療

    治療期間影像學復查結果

    2022年12月18日

    第一次CT復查:肝癌介入術后,肝臟S4/5/8腫塊,內見碘油沉積,液化壞死較前增多,仍見腫瘤存活,最大層面范圍約6.2cmx4.8cmx4.4cm;肝臟S4病灶約2.2cmx1.9cm,考慮肝硬化結節,同前。

    聽“TA”說 I 肝癌伴廣泛門脈癌栓患者采用“T+A”方案聯合肝動脈介入治療,獲得完全緩解!

    圖3 第一次CT復查結果

    2023年1月5日

    第二次CT復查,肝癌介入術后,肝臟S4/5/8腫塊,內見碘油沉積,液化壞死較前增多,腫瘤活性灶較前縮小,最大層面范圍約5.0cmx3.9cmx3.7cm

    2023年2月23日

    第三次CT復查,肝癌介入術后,肝臟S4/5/8腫塊,內見碘油沉積,液化壞死較前增多,腫瘤活性灶較前縮小,最大層面范圍約4.3cmx3.6cm;門靜脈主干及其分支、脾靜脈及腸系膜上靜脈癌栓形成,較前減少。

    聽“TA”說 I 肝癌伴廣泛門脈癌栓患者采用“T+A”方案聯合肝動脈介入治療,獲得完全緩解!

    4 第三次CT復查結果

    第三/四次CT檢查

    聽“TA”說 I 肝癌伴廣泛門脈癌栓患者采用“T+A”方案聯合肝動脈介入治療,獲得完全緩解!

    圖5 治療前后門脈左支層面及門脈右支層面CT檢查對比

    聽“TA”說 I 肝癌伴廣泛門脈癌栓患者采用“T+A”方案聯合肝動脈介入治療,獲得完全緩解!圖6 治療前后腸系膜上靜脈鉤突層面及PV-SMV冠狀面CT檢查對比

    2023年4月7日

    行1?FDG-PET/CT檢查,原發灶與癌栓無放射性濃聚,有輕度強化,較前縮小。


    聽“TA”說 I 肝癌伴廣泛門脈癌栓患者采用“T+A”方案聯合肝動脈介入治療,獲得完全緩解!7 PET/CT檢查結果

    經過4次肝動脈栓塞加持續灌注化療后復查

    CT見肝內病灶及門脈癌栓壞死明顯。經過MDT討論后,后續擬停止繼續肝動脈介入治療,僅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維持。

    2023年4月11日

    擬肝腫瘤穿刺活檢,明確有無腫瘤殘留病灶。病理示:肝細胞排列紊亂,部分肝細胞水樣變性。部分肝細胞有異型。間質組織增生。

    聽“TA”說 I 肝癌伴廣泛門脈癌栓患者采用“T+A”方案聯合肝動脈介入治療,獲得完全緩解!

    圖8 2023年4月11日病理報告結果

    治療后的相關指標變化

    聽“TA”說 I 肝癌伴廣泛門脈癌栓患者采用“T+A”方案聯合肝動脈介入治療,獲得完全緩解!

    圖9 治療期間AFP變化

    治療期間同步監測血壓、血尿常規、肝腎功能、甲功、心功等。未發生3/4級不良反應,耐受良好,PS評分維持良好。

    后續至今未再行肝動脈介入治療,僅全身系統治療維持治療(“T+A”方案),沒有發生不良反應事件。

    病例總結

    該患者被確診為肝細胞癌,且肝內病灶較大,合并門靜脈廣泛癌栓,癌栓已達腸系膜上靜脈,但患者肝功能良好,門脈高壓可代償,是后續治療能夠成功開展的前提保證。治療方案上,選擇了局部(TACE-HAIC)+系統治療(“T+A”方案)。在第1次TACE+HAIC治療后,患者肝功能評分B級,經護肝、營養支持等治療后很快能代償至A級,亦未見腹水等,復查CT可以明顯看到肝門區迂曲的門脈側支增多。因此,更加堅定了繼續原方案治療的信心。患者一共進行了4次TACE+HAIC治療,并規律接受“T+A”方案,獲得CR,后續至今未再行肝動脈介入治療,僅全身系統治療維持。治療期間同步監測血壓、血尿常規、肝腎功能、甲功、心功等,未發生3/4級不良反應,耐受良好,PS評分維持良好。

    病例點評

    肝癌患者一旦出現PVTT,病情發展迅速,短時間內即可發生肝內外轉移、門靜脈高壓、黃疸、腹水等,平均中位生存時間僅為2.7個月。PVTT是肝癌預后的主要不良因素之一,在肝癌的臨床分期系統中占有重要的權重影響。如何使患者生存率獲得提高,患者預后獲得改善,是醫生關注的焦點。目前,臨床上常見的PVTT分型有3種,分別是日本肝癌研究小組Vp分型、程氏分型,徐氏分型。日本肝癌研究小組的Vp分型是最早提出以及國外最常用的PVTT分型。在我國,程氏分型應用更加廣泛,其與Vp分型相比增加了Ⅳ型腸系膜上靜脈癌栓1。

    治療方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元云飛教授團隊進行了不可切除肝癌接受c-TACE治療與TACE-HAIC治療的對照研究。結果發現,TACE-HAIC對比c-TACE,明顯延長了患者的總生存期(OS)與無進展生存期(PFS),并且具有更高的客觀緩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兩組3/4級不良反應率無明顯統計學差異2。廣州醫科大學附二院朱康順教授團隊則進行了不可切除肝癌接受d-TACE治療與dTACE-HAIC治療的對照研究,結果發現d-TACE-HAIC對比d-TACE,明顯延長了患者的OS,并且具有更高的ORR和DCR;兩組3/4級不良反應率無明顯統計學差異3。然而,對于肝內多發彌漫的病灶,或肝外的門靜脈癌栓(程氏III型或IV型),單純的肝動脈介入治療療效欠佳,需聯合有效的全身系統治療。目前,以 “T+A”方案為代表的靶免聯合模式成為國內外指南推薦的一線治療方案。IMbrave150研究證實,接受“T+A”方案的患者,ORR達到30%,中位OS為19.2個月,中國亞群患者的中位OS更是長達24.0個月?。本例患者使用TACE-HAIC聯合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T+A”方案)后,實現了疾病的完全緩解,再次驗證了該方案的亮眼成績。CNLC IIIa期主干癌栓,雖完全阻塞,但肝動脈與門靜脈間代償性側支形成,仍可考慮肝動脈介入治療,以HAIC為主,少量栓塞,在后續治療中個體化調整TACE操作。注意觀察治療過程中的3/4級不良反應,預防為主,及時處理。目前,“T+A”方案聯合TACE的III期國際多中心隨機研究(TALENTACE)正在開展中,將提供確切的數據支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門靜脈廣泛癌栓和門脈高壓失代償的患者,必須關注門脈高壓性胃病、消化性潰瘍及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發生,常規的胃鏡檢查是有必要的,以防治療過程中突發的上消化道大出血,中斷全程治療。對出血的原因(潰瘍還是曲張靜脈破裂),也能在救治過程中做到心中有數。

    點評專家

    唐云強 教授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肝膽腫瘤外科主任

    • 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肝膽腫瘤外科主任

    • 從事腹部腫瘤外科的臨床工作33年,在肝膽胰脾腫瘤診斷和手術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 2014年廣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18年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兼任廣東省肝病學會微創診治分會主任委員

    • 廣東省醫學會肝癌分會副主委

    • 廣州市醫學會肝膽外科分會副主委

    • 中華醫學會數字醫學分會委員

    • 中國醫師協會肝癌分會委員

    • 國際肝膽胰協會中國分會中國腹腔鏡肝切除發展與推廣專家委員會第一屆委員

    •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數字醫學臨床分會常委

    • 廣東省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常委

    • 廣東省醫師協會外科分會及胰腺外科分會常委

    • 廣東省醫學會肝膽胰外科專業委員

    • 《Hepatology》中文版第二屆編委,《嶺南現代臨床外科》第六屆編委。2020年入選嶺南名醫。2021年國家衛健委《肝癌轉化治療中國專家共識》編委

    病例提供者

    龔遠鋒 醫師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肝膽外科

    • 主治醫師,醫學博士

    • 任廣東省抗癌協會胰腺癌、膽道腫瘤、肝癌專委會青年委員,參與國家級課題3項,主持省、市級課題3項,以第一作者在國外SCI收錄雜志發表論文8篇,擅長肝膽胰腫瘤以外科為主的綜合治療。

    參考文獻(向上滑動查看):

    1.李瑋,等.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23,43(5):591-596.

    2.Li B, Qiu J, et al.Ann Surg Open. 2021 Apr 8;2(2):e057.

    3.Huang J, et al. J Hepatocell Carcinoma. 2021 Nov 26;8:1445-1458.

    4.Cheng AL, et al.J Hepatol. 2022 Apr;76(4):862-873.


    撰寫:Robert

    審校:Robert

    排版:Babel

    執行:Squid

    本平臺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臺發布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于了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臺對發布的內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聽“TA”說 I 肝癌伴廣泛門脈癌栓患者采用“T+A”方案聯合肝動脈介入治療,獲得完全緩解!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