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唱見吾恩患上皮革胃,但經過精心治療正在恢復期。醫師提醒,年輕人患胃癌易輕忽;除了高危險群須定期追蹤之外,飲食要少吃高鹽、醃漬、含有防腐劑之加工食品。
中醫醫生表示,目前收治最年輕的胃癌病人是十七歲。患者的胃完全堵住,無法進食、腸子也破掉,經過治療后,開心地告訴自己,「沒想到又可以吃東西了!」
身為胃癌專家,中醫醫師一年大約收治三名二十歲上下的年輕患者。中醫醫師分析,由于「沒人會想到這么年輕就得胃癌」,加上早期癥狀容易忽略,導致部分病例被發現時,大多為晚期。
年輕患者大多沒有警覺胃有問題,導致延誤診斷。無奈的是,年輕患者的癌細胞往往都比較兇猛,臨床上到被診斷時,幾乎都是晚期。
胃癌發生率 日韓最高
胃癌是發生在胃部黏膜的癌癥,為日韓兩國的國病。國內患者大多年齡在40到60歲之間,國內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十五,韓國為10萬分之八十、日本為10萬分之六十。
我國胃癌患者第一、第二期加總約占四成,第三期約三成五,第四期約二成五。患者以晚期居多,因為早期癥狀不明顯,即使有癥狀,也與其他消化性潰瘍癥狀難以區分,如患者癥狀為上腹疼痛,吃一些抗潰瘍藥卻緩解,誤以為是胃潰瘍。
進一步探究胃癌的原因,中醫醫師指出,與幽門螺旋桿菌、基因及飲食脫不了關系。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的第一類致癌因子。中醫醫師說,這是目前證實與胃癌相關性最高的危險因子。而根據資料,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八成五的病患接受第一線殺菌處方,可以成功殺菌。
醫師們均提醒,有幽門螺旋桿菌者一定要治療,由于幽門螺旋桿菌是透過口水唾液傳染,因此若共同居住者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建議其他同居住者也要檢查。
其次是基因遺傳,中醫醫師說,年輕人患胃癌多半是基因作祟,有癌癥家族史者,五十歲以后建議做胃鏡檢查,其后再依據個人胃部的狀況定期追蹤。
初期無自覺 易致輕忽
再來就是飲食習慣,中醫醫師說,雖然研究結果對蔬果能否預防胃癌的說法,莫衷一是,但各方研究都證實,高鹽、醃漬、含防腐劑等食物,像日韓國民愛吃的泡菜、漬物,國內人愛吃的香腸、火腿等,其實都是胃癌的幫兇。
大多數胃癌病患的初期癥狀都不明顯,醫師要早期診斷有一定的困難度,因此不少患者在確診后驚呼,我的生活作息很規律、很少吃醃漬食物、也無家族遺傳史,「怎么回事我?」
中醫醫師解釋,有些患者有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或是做過胃切除的殘存胃病史,因胃黏膜長期反復發炎而導致癌化。針對這些高危險人的病患,他建議,至少每年須接受一次胃鏡追蹤。
另外,胃潰瘍患者務必聽從醫囑定時服用藥物,并且追蹤胃鏡至潰瘍完全愈合為止,主因在于有些胃癌會以潰瘍的方式表現,加上這類型的胃癌,往往不容易被切片診斷出。
他也提醒,期間若有體重減輕、食欲下降、解黑便或血便,更要提前接受胃鏡檢查。畢竟早期治療效果非常好,若等到吞咽困難、持續性嘔吐等癥狀,甚至腸胃道阻塞才就醫,可能就為時已晚了。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