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9日是主題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的第二十屆全國科普日,為了提高肺癌高危人群、肺癌患者和家屬對于肺癌診療的認知,2023年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業委員會,依托于中國抗癌協會肺癌科普教育基地,邀請肺癌領域專家,為大家提供關于普及疾病知識、了解肺癌規范診療、科學合理用藥等多方面的科普講座,推動我國肺癌規范化診療的健康發展,助力健康中國。
癌癥治療大體分為三步:
1.需要完善檢查,對病情有一個詳細的認識;
2.根據醫生建議結合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
3.治療結束后并不能放松警惕,要小心其再次出現,即復發,這三步缺一不可。
癌癥的定期隨訪復查非常重要,所以癌癥患者需要定期去醫院拜訪醫生處理治療過程中的問題,包括評估當前治療方案的療效、查看原病灶與其他位置是否有擴散復發、及時的處理藥物放化療帶來的不良反應等。
肺癌作為一種具有“攻擊性”的癌癥,由于手術切除后的癌細胞殘留或診斷時未檢測到的少量癌細胞擴增等因素,具有復發風險,所以堅持規范隨訪,有助于早期發現復發,延長生存獲益。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肺癌術后定期隨訪相關知識,2023年9月22日19:00吉林市中心醫院腫瘤內科主任孟繁明教授,為我們帶來《定期隨訪 長期生存》為主題的科普知識分享。
整合資源,科學防癌,抗癌路上,你我同行。在直播活動中還會有互動答疑的環節。關注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平臺觀看精彩直播!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疾病教育目的,不能代替醫院就診。意見僅供大家參考,具體治療方式請咨詢自己的主治醫生。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