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癌癥,網上有很多傳言:
化療讓人死得更快?
癌癥不治,比去醫院活得更久?
得了癌癥不能吃糖?
不吃飯能餓死癌細胞?
……
因為盲目相信,很多人成了無辜的犧牲品。今天,小艾帶大家揭開癌癥的面紗。
癌癥真相1:每個人一生中有21%患腫瘤的可能,40歲以后發病率快速提升
癌癥發病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長。有科學家做了一組計算,如果按人均預期壽命74歲的標準,把一個人每一年的患癌風險累計起來,那么每個中國人一生中患癌的概率是21%。如果人活得更老,這個概率還會再上升。
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2011年的數據統計,中國人從40歲開始患癌風險就有顯著提升,80歲達到峰值,而男性、女性的死亡風險分別從45歲、50歲起大幅提高。
癌癥真相2:癌癥患者可以吃糖
有一種說法認為糖分會“滋養”癌細胞。這種說法來自一個名叫“瓦博格效應”的現象,科學家發現癌細胞對于葡萄糖的攝入量遠遠多于人體正常細胞,且癌細胞分解糖分的速度也遠高于正常細胞。
但科學家目前也不清楚這是癌細胞固有的特性還是糖分誘發的現象。僅憑一個現象就判定癌癥患者不能吃糖自然是不負責任的。
癌癥患者可以吃糖,而且也需要糖分,因為人體所有細胞的生長都需要糖分供能,缺乏能量,癌癥患者的免疫功能也會下降,更不利于對抗癌癥。但要控制糖分攝入,高糖飲食危害多多,即便不是癌癥患者都不可取。
癌癥真相3: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化療
不是所有癌癥患者都能、都需要化療。
很多血液系統腫瘤對化療根本不敏感,以及一些患者做過多次化療早已產生耐藥性,再做化療只是徒增對其他正常細胞的傷害,所以不必要。
化療的毒副作用較大,也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承受得了的。通常高齡患者,或有肝腎、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或已發生全身轉移腫瘤負荷很大的患者都不適合再做化療,做了化療效果可能遠低于對身體的損傷。
癌癥真相4:吸煙導致全球超過22%的癌癥死亡
香煙被世衛組織列為一類致癌物,全世界每年有22%的癌癥死亡與煙草有關。
中國也是煙草消費大國,男性吸煙率高達50%,年輕男性吸煙率更高達2/3,且很多人從20歲前就開始吸煙。柳葉刀有一份研究報告認為,若中國人不開始大規模戒煙,1/3的年輕男性將因煙草而死亡。
癌癥真相5:1/6的癌癥是由慢性感染而起
研究顯示,世界上有1/6的癌癥是由癌癥高危型的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目前已知有致癌風險的微生物包括HPV、幽門螺桿菌、EB病毒、乙肝/丙肝病毒等,這些細菌、病毒分別與宮頸癌、胃癌、口咽癌、肝癌等癌癥有關。比如幽門螺桿菌慢性感染就會將胃癌發病風險提高2~6倍。
癌癥真相6:大部分的癌痛可以通過止痛藥緩解
世界衛生組織有一套三級止痛方案,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也最有效的方法,對于癌痛也同樣適用。
采用這套方法對癌痛進行規范化治療,可以有效控制90%的癌痛,這已足夠解決大部分癌痛患者的困擾了。對于剩下10%的難治性頑固性癌痛,也同樣可以使用止痛藥進行緩解,再結合神經阻斷、鎮痛泵、心理干預等方法進一步治療。
癌癥真相7:癌癥既可以預防,也可以治愈
癌癥的發病時間很長,往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時間,在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形成,而不良習慣和微生物感染在這個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吸煙、嗜酒、缺乏運動、高熱量低纖維飲食、高鹽飲食、濫用激素藥物等等。
因而世界衛生組織認為,40%的癌癥都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以及阻斷致癌細菌、病毒的感染來預防。
同時癌癥也并非過去認識的一樣是“不治之癥”。大多數早期實體瘤只要及早治療,治愈的概率高達90%以上;不少晚期癌癥如今也有很多方法可轉換為慢性病,大大延長生存期,讓患者帶瘤生存。
癌癥真相8:癌癥是可以自愈的,但幾率很小
英國媒體曾報道過一對老夫婦,妻子患有晚期乳腺癌,丈夫患有嚴重冠心病,兩人都被醫生認為僅剩幾個月生命。于是這對韋德夫婦干脆處置了家產,放松心情去環游世界,想好好度過最后的日子。
結果一年半后,夫妻二人都活得好好的,去醫院檢查,韋德夫人的腫瘤已消失,而韋德先生的冠心病也重回穩定期。
顯然,癌癥有自愈的可能性,但這個概率極小極小,全世界范圍內也屈指可數。所以患癌還是積極采取規范治療才好,賠上性命賭運氣,相信大多數人不會這么傻。
癌癥真相9:致癌物非槍槍斃命
大家經常聽說各種東西會致癌,比如甲醛致癌、塑化劑致癌等等,有的人因此恐慌到再也不敢使用同類產品。其實,所謂會致癌只說明一種風險性,而癌癥發展過程中有諸多因素會造成影響,不會因某一種單一因素就造成癌癥,而且很多物質致癌也需要一定劑量,大多數人不會一次性接觸到足以致癌的濃度。因此對于有致癌風險的物質,不必因為一次意外接觸就過分擔心。
癌癥真相10:男人比女人易得癌
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2011年的數據,中國男性的癌癥發病率、死亡率都比女性高出一些。其中死亡率為194.88/10萬對116.81/10萬。
在癌癥上,男性確實有先天不足。男性的性染色體、激素水平都導致更高的患癌風險。加上男性不良生活習慣更甚,包括抽煙、喝酒、壓力大等,因而更容易患癌。
其實癌癥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尤其這些年來癌癥醫療進展飛快,很多難題也逐漸被攻破。網絡上有大量關于癌癥的謠言,如果對癌癥不了解,就更容易被嚇到。#清風計劃##健康科普排位賽##健康真相館#
參考資料:
1 腫瘤真的能餓死嗎?聽聽醫生怎么說.羊城晚報.2017年6月21日
2 癌癥可被控制、治療 三個“早”了解一下.科普中國. 2019年8月19日
3 癌患用止痛藥存五大誤區 專家:科學給藥可緩解.新晚報.2014年11月18日
4 客觀理性看化療.健康時報.2016年9月13日
5 癌癥的八個秘密: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得癌.生命時報.2016年11月12日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