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6日07時30分,78歲的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在京逝世!據其子趙方稱,趙忠祥于2019年底開始就一直身體不適,當時已經確診鱗狀細胞癌,已經擴散,但此后一直配合治療,沒想到,還是沒能救回性命。
自此,鱗癌的搜索量大幅上漲,“鱗癌是什么癌?”“鱗癌有哪些癥狀?”“鱗癌嚴重嗎?”這三個是讀者最關心的問題,今天小艾就來解答大家的疑惑。
鱗狀細胞癌——皮膚最為高發
鱗狀細胞癌相對于肝癌、肺癌、胃癌這種發病率很高的癌癥來說,知名度確實是比較低,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說過。其實,它也是惡性腫瘤的一種,簡稱鱗癌,是從我們身體當中的鱗狀細胞變異而來的,因為從顯微鏡下觀察,可發現這些癌細胞像魚鱗一樣排列著,所以取名為鱗癌。
它可以發生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尤其是皮膚,最為高發。此外,還可發生在口腔、食管、子宮頸、陰道及前列腺、膀胱等部位,如果沒有及時得到診治,可嚴重危害到人們的健康。
所以,建議大家要留意觀察自身出現的異常表現,尤其是鱗狀細胞癌的高危人群。
鱗狀細胞癌老人多發,有這些癥狀要當心
說到它的發病人群,主要以老年人群為主。
浙江省人民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盧麗琴提醒道:“有吸煙、酗酒習慣的人發生消化道和肺部鱗癌的風險是比較大的,接觸煙酒時間與量越多,等到六七十歲后,肺部、食管、咽喉部等發生鱗癌的幾率越高。還有長期紫外線照射、病毒感染、 慢性皮膚病等都可能誘發鱗癌。所以,這些人群更要當心鱗狀細胞癌。”
由于鱗狀細胞癌可發生于多個位置,所以,出現的癥狀也可能存在差異,我們就舉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像肺鱗癌,大約占所有肺癌的30%~35%,發病后,可表現為刺激性干咳、咳血、發熱、胸悶、胸痛等癥狀;而食管鱗狀細胞癌,大約占所有食管癌的90%以上,可表現為為吞咽困難,有異物感,可伴有嘔吐等;還有皮膚鱗癌,在早期可表現為紅色硬結,進而可發展成疣狀損害或浸潤表現。
總的來說,鱗癌的發展速度并不是很快,但是如果發現的晚,那速度就可以說是質的飛躍。盧麗琴表示,在她接診過的鱗癌患者當中,最快的從確診到離世僅2個月。所以,如何早期發現癌癥是關鍵。
早期鱗癌,可以這樣發現它
想要發現早期癌癥,要多觀察自身健康,發現鱗癌相關可疑癥狀,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這是一種辦法。還有就是定期進行癌癥篩查,這種方法可以說是發現早期癌癥最為有效、準確的方法了。以下是一些常見組織器官鱗狀細胞癌的早期篩查項目。
▲肺鱗癌篩查
除了進行常規體檢外,低劑量螺旋CT薄層掃描對肺癌篩查極為有效,陽性檢出率可達90%以上,它在了解病變位置、與周圍臟器之關系等方面比X片更為突出。
▲食管鱗癌篩查
建議可以定期進行食管鏡檢查,因為鏡下直接可以觀察到食管癌的形態,并且可以做出相應的活檢病理學檢查,早期明確診斷,為下一步的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宮頸癌篩查
通過對白帶、陰道分泌物的檢查來進行篩查,建議已婚或者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定期做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
▲皮膚鱗癌篩查
大多是通過皮膚組織病理進行檢查才能確診的,所以,如果發現皮膚出現結節、斑塊或潰瘍等癥狀,且久久不愈合,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
▲鼻咽鱗癌篩查
可以先進行血清學檢測,看是否有EB病毒感染,發現異常病毒標志物時,可進一步做鼻咽鏡檢查,這是發現早期鼻炎鱗癌比較有效的手段。
總結:鱗狀細胞癌如果能早期被發現,那么治療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但是如果發現的晚,那后果還是比較嚴重的,所以,建議高危人群定期進行癌癥篩查,這樣才可以盡可能的降低傷害。#清風計劃##真相來了##癌癥的真相#
參考資料:
[1]《主持人趙忠祥因癌癥去世!這種癌誘發因素很常見,千萬別大意》.科普中國 .2020-01-18
[2]《鱗狀細胞癌有多兇險?趙忠祥離世的背后,你要知道……》.蘇州健康.2020-01-17
[3]《出現什么情況要警惕皮膚鱗狀細胞癌?》.北京世紀壇醫院宣傳中心.2020-04-2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