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某,女,70歲。面診時間:2017年10月。病發節令:霜降。
現病史:咳嗽一年余,加劇1周。
病歷摘要:病人右肺支氣管癌三年,病理學示:中分化腺癌。手術后放化療6個周期時間,行TP計劃方案, 2008 年三月復診提醒:腎臟及脾轉移。行Y刀冶療12次。前不久咳嗽加劇,胃院部作脹,呃逆顯著,二便調,納少,無發燙,舌色暗,正中間有白苔,脈沉細。
既往史:以往高血壓,內服降血壓藥,控制優良。
全身體格檢查:神清,精神實質可,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顯著干濕羅音,腹軟,肝脾肋下未及,腹腔無壓疼及反跳痛,下肢不腫。
輔助查驗:腫瘤標識物一切正常。
中醫診斷:肺癌(氣血虛痰瘀,胃氣上逆)
癥型確診:咳嗽。
西醫方面確診:右肺中分化腺癌,腎臟轉移,脾轉移。
治療方式:補汽化瘀,降氣止咳化痰。
中藥方劑:代赭石5G、枳殼10g、厚樸花10g、旋覆花10g (包)、川斷15g、桑寄生15g、雞血藤30g、山萸肉10g、草河車15g、玄胡12g、白術10g、生黃芪30g 、黃芪黨參15g、太子參30g、菟絲子10g、女貞子15g、枸杞子10g、白英30g、龍葵40g、蛇莓15g,28劑。
二診:17年十二月。病人前不久因出門感寒,時有干咳嗽,白黃痰,主動唇邊發燙,夜里手足心熱,二便尚調,舌色暗,苔白膩,脈沉細。
中醫診斷:肺癌(氣血虛痰瘀,陰虛火旺)。
西醫方面確診:右肺中分化腺癌,腎臟轉移,脾轉移。
治療方式:補氣血止咳化痰,益陰化瘀,祛毒。
方子:生黃芪30g、太子參30g、沙參30g、外殼10g、厚樸花10g、雞血藤30g、麥冬10g、石斛15g、白英30g、龍葵40g、蛇莓15g、草河車15g、金蕎麥15g、玄胡15g、大棗6枚、白花蛇舌草30g、焦三仙30g 、雞內金10g、砂仁10g,30劑。
體會心得:病人胃漲、呃逆明顯改善,經服藥氣輪上逆轉好,前不久外感風寒早已有轉好,但唇邊及手足心熱,考慮到陰虛火旺,以益陰清虛火為法,但主方補氣血、清解、化淤不會改變,及其其病癥基礎不會改變,因感邪不一樣,小有轉變。
三診:2018一月。病人主動唇邊發燙及手足心熱轉好,白痰,胃分院不適感、作脹,反胃酸,易出汗,口稍干,眠差,唇紅,舌色暗,根黃苔,脈沉細。
中醫診斷:肺癌(氣血虛痰瘀,肝胃不和)。
治療方式:補氣血止咳化痰,疏肝和胃,益陰。
中藥方劑:沙參40g、太子參30g、生黃芪30g、雞血藤30g、麥冬l0g、五味子10g、金蕎麥15g、石上柏15g、白英30g、龍葵40g、蛇莓15、白花蛇舌草30g、枳殼10g、玄胡12g、玫瑰花10g、厚樸花10g、焦三仙30g、雞內金10g、砂仁10g,30劑。
體會心得:病人今天發火時作,造成胃腕部不適感、作脹、反胃酸,以玫瑰花、厚樸花理汽化瘀,不損陰,防止陰津進一步傷損。 無需柴胡,免帶傷陰之弊。積殼、玄胡理氣止痛以消脹,繼以養陰益氣,清解邪毒,壓根不會改變。
四診:今年三月。病人手足心熱仍在,但較前轉好,胃腕區不適感明顯改善,反胃酸顯著緩解,口稍干,輕微困乏,納還行,眠安,舌暗,苔白膩,脈沉。
中醫診斷:肺癌(氣血虛痰瘀,邪毒內電阻)。
治療方式:補氣血滋陰,祛毒化淤。
中藥方劑:生黃芪30g、太子參30g、沙參30g、枳殼10g、白英30g、龍葵40g、蛇莓15g、金蕎麥15g、石上柏15g、麥冬10g、五味子10g、焦三仙30g、雞內金10g 、砂仁10g、枸杞子10g、菟絲子10g、雞血藤30g,30劑。
體會心得:病人經數次來診,病況穩定,繼之上方調節,但總離不了補氣血、止咳化痰、化淤、消除邪毒。依據病人臨時性轉變,滋陰、疏肝和胃,及其服藥防傷陰之弊,用藥以花類主導,行氣兼化瘀,全方基礎秘笈不會改變。 交互醫治一年,病人病況穩定。病人為老人,加上累垮很多年,血氣已不夠,痰瘀內電阻,造成病癥層出不窮。經交互醫治,血氣漸足,痰瘀漸消,則邪毒沒有依,故進一步避免 轉移、發作狀況。全方逐漸運用健脾和胃之法,可提升藥力,且能延長醫治時間。
小結:本例為老年人病人且已肺癌末期,有腎臟及肝臟轉移,盡管臨床表現持續轉變,但第一關鍵點是辨病與辯證緊密結合,故末期腫瘤病人病久必有氣血虛,肺虛為本,子盜母氣,脾土之氣亦虧虛,醫治必求其本。病人乃腫瘤末期,瘀毒存內,故按辨病標準應予以化淤祛毒,每一次復查均有養血祛毒、升清降濁之品,就是此意。
用藥治療時易病人有時候出現氣陰兩虛,養血兼滋陰可改進病癥。病人有時候出現胃氣上逆、納少、胃脘脹痛等脾胃不和之證,除每診必有保肝護肝促進消化的調胃藥方外,也用降逆行氣之品。防癌祛邪是治療腫瘤的根本大法,那樣才可以改進病人的病癥,提升日常生活質,增加病人存活期。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