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的康復與治療 -愛硒健康硒教授
一、剖析患癌后的心理
癌癥,給一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一個“不治之癥”。提到癌癥總是心有余悸,所以多數的癌癥患者在確診后,內心就恐懼的認為,原有生活的打破、自我理想的破滅,生命將只剩下治療、疼痛、無助,甚至等待死亡。再也沒有辦法成為家庭的頂梁柱、單位的好同事,更沒有能力再去圓自己的夢想。
更有部分患者因為內心極度恐懼,害怕死亡,加上反反復復各種治療副反應,出現了絕望自殺的傾向。同時,這種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的狀態會將患者帶入一種極為灰暗的境界,對治療和自我心態的調整都十分不利,從而導致治療效果欠佳,甚至觸發死亡的提前到來。
然而,身邊卻常有這樣的例子,很多得了癌癥,越不“怕死”,樂觀積極的人,治療恢復的越好,整體的精神狀態也很好!
二、淋巴瘤四期的他如何扭轉不一樣的結局?
所有的癌癥結局都是一樣的嗎?比如淋巴癌吧,患了此癌癥的名人有很多,比如霍英東、羅京、高倉健等,雖然都走了相同的一條路,但是卻有人扭轉了不同的結局,他就是李開復。
李開復,前谷歌全球副總裁、創新工場董事長,在2013年的時候,52歲的他通過媒體宣稱自己得了第四期的淋巴癌。患癌的他不放棄,抗癌的過程中他看了許多的書籍、認識了許多的名醫朋友,并在個人的微博上跟大家分享了他的抗癌經歷與心得感悟。
當他暫時停工全面抗癌時,很多人都在為他惋惜。但是經過17個月后,他在微博上再次宣稱“最近兩次的檢查都看不到腫瘤了。”換句話說淋巴瘤在他的身上消失了。究竟,短短的兩年,在他的身上發生了什么?
其實,跟大多數的患者一樣,他的內心也經歷過許多痛苦的掙扎。在他抗癌成功后很多人來跟他咨詢經驗,他在博客上發表了一篇《患上癌癥后如何抗癌?我的抗癌心得》,訴說著他的抗癌故事。
在博客上,他說:“像大部分的病友一樣,在發現自己罹癌之后,我急切地想了解癌癥是怎么發生的,身體到底需要什么,如何保持身體健康……我看了許多的書籍,也接觸了許多的名醫,接受了許多朋友的建議。”
他從迫切焦急的心態調整過來,開始積極的尋求治療的方法,首先了解了疾病的特點,然后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接受專業的建議。這一步很關鍵。
積極的心態與專業的治療最終幫助李開復創造了抗癌奇跡。
四、他的成功秘訣是什么?
他從自己的抗癌經歷中,總結了四點認為對癌癥康復有著重要關系的感悟。
(一)保持良好的睡眠是增強身體免疫力的關鍵
他在博客中寫道:“大病之后,為了補償身體的虧損,我給身體的第一項承諾與改變,就是好好睡覺。”
人體的最好睡眠時間是晚上的十點到第二天的早上七點。充足的睡眠可以有利于機體的免疫系統的修復與控制癌細胞的生長與增殖。
在現代的人的生活中,多數處于高壓的因素下,導致睡眠不規律或是不足,這樣機體就會出現虧損,給疾病有了可乘之機。
(二)學會調整心理與壓力
他強調,心態的在癌癥的康復中的重要性。要保持心理健康,經常運用自己的“幽默感”在抗癌。他在抗癌中多次強調幽默感的作用,保持一個輕松的狀態才能讓機體有充足的精力來對抗病魔,同時也可以適當的給自己減壓,引導自己走出困境,堅強的去面對。
(三)適當運動鍛煉身體
運動除了可以增強體質外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給自己減壓他咨詢了許多的中醫與西醫,都一致認同,運動在抗癌中的有著藥物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運動確實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讓癌細胞萎縮凋亡,而且適當的運動還可以促進心肺功能恢復血管的彈性,對于調節心情也很有效。
(四)均衡飲食在抗癌癥中不可或缺
在抗癌的過程中,均衡飲食不可或缺。李開復的許多朋友在他抗癌后都積極來跟他分享自己的經驗。其中一個陳女士,還帶他到自己的飲食研究工作室參觀,看如何利用食物調理機理來制作抗癌菜肴。因為,在抗癌中,飲食是營養支持的基礎。
李開復的抗癌成功,給以很多患者帶來希望與信心。
五、愛硒健康硒博士的關懷
總的來說:
對于癌癥,最重要的措施就是預防。
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預防措施,通過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來預防疾病,降低各種癌癥發生的幾率,從而降低癌癥發生的可能性。
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積極治療原發癌癥疾病,盡量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關注健康,從己做起。
最后的話:
最近疫情期間,廣大乳腺癌、癌癥康復患者要更加的自我防護和自律,在家做好防護,提升免疫力機能,為了自己和為了家人,也為了能更好的康復本身。
疫情總會過去,康復總會到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多些積極去面對,乳腺癌癌癥康復,也會好的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