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結直腸癌7大靶點解讀及進展盤點!分子靶向免疫時代開啟
17年前,晚期結直腸癌可用的藥物數量非常有限,只有幾種化療藥,幾乎沒有任何靶向藥物。2017版的結直腸癌治療指南中,關于基因檢測的推薦只涉及到KRAS,NRAS,dMMR和MSI-H,而在2020年最新的治療指南中,新納入了BRAF,HER2,NTRK等新的靶點,通過基因檢測,了解結直腸癌的更多分子信息,能夠幫助我們找到更多的用藥方案。
17年前,晚期結直腸癌可用的藥物數量非常有限,只有幾種化療藥,幾乎沒有任何靶向藥物。2017版的結直腸癌治療指南中,關于基因檢測的推薦只涉及到KRAS,NRAS,dMMR和MSI-H,而在2020年最新的治療指南中,新納入了BRAF,HER2,NTRK等新的靶點,通過基因檢測,了解結直腸癌的更多分子信息,能夠幫助我們找到更多的用藥方案。
在2019年AACR \u002F NCI \u002F EORTC國際分子靶標和癌癥治療學會議上公布了zenocutuzumab的最新研究結果,入組的29例患者NRG1融合呈陽性,每三周一次靜脈內注射750 mg。
近期,其研發單位輝瑞公司重磅宣布喜訊,第三代ALK抑制劑勞拉替尼,在一線治療晚期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開展的3期臨床試驗CROWN中達到了主要終點。
“醫生,我上個月檢查出直腸癌晚期,醫生做了手術后,說可以用紫杉醇+順鉑治療,可是用了紫杉醇后,我感覺自己頭暈得厲害,走路都不穩了,一起拿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請問這個紫杉醇到底有用嗎?
目前臨床數據非常令人振奮,因為參加這項研究近一半的患者都是極晚期伴有轉移病灶的患者,并且這些患者已經接受過免疫治療或者是PD-L1低表達的患者,可以說是臨床上沒有任何辦法走投無路的患者,接受疫苗治療后,可以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統,近一半的患者病情穩定,并且疫苗是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