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故事,都值得被記錄,每一段人生,都應該被聆聽。
大家好,這是「癌友故事會」的第2個故事。
我叫阿寶,今年40歲,是一名政府機關公職人員。和大多數女性一樣,我自小讀書、考學,畢業后順利考入政府工作部門,成為一名國家公職人員,過著大家眼里按部就班的生活。
我在畢業的前夕遇到了我的先生,他是一名現役軍人,因為他工作的特殊性,我們一直聚少離多,那些年我們的大半工資都獻給了中國移動。終于在我27歲那年,我們幸福地結了婚,婚后兩年我們也有了一個漂亮可愛的女兒,一切看起來都那么平淡且美好。
由于先生一直在部隊工作,幾乎回不了家,作為軍嫂我鮮少有過怨言,一邊工作一邊還親自帶著孩子。我是別人眼里的“女超人”,不僅工作出色,照顧家庭也完全不耽誤。也因此得到了許多榮譽:“三八紅旗手”、優秀共產黨員、十佳軍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我們家庭被評為“文明家庭”……
前面我提過,我是別人眼里的“女超人”。大家可想而知,女超人的另一層說法便是“女漢子”。我的單位是黨委部門,工作是每天負責大量的公文傳輸、上傳下達、計劃、總結、匯報及各種各樣的工作會議,繁忙的時候有時腳不離地,有時一坐四五小時不曾離開工位。
我的性格比較急躁,凡事力趨完美。在單位里,我的人緣不差,但是工作中遇到的不順時常令我感到挫敗,有時面對領導的指責更無法釋懷。那些年正值女兒幼年時期,因為免疫力低下頻繁生病更是經常令我擔心焦慮。于是,慢慢地我發現月經開始紊亂、色斑開始爬上臉頰、乳房開始疼痛……
工作圓滿完成,它也悄然而至
2015年1月,一則娛樂圈信息在網絡上鋪天蓋地傳開:著名女歌手姚貝娜乳腺癌復發去世。震驚惋惜之余,我也不免擔心起自己來:因為一年多來我的乳房持續漲痛,尤其月經前十天疼痛最嚴重。
剛好單位組織體檢,我迫不及待去了醫院,檢查結果顯示我患有嚴重的乳腺增生、鈣化灶……醫生交代:注意休息,勞逸結合,放松心情。
事實是,我并沒有把醫生的叮囑放在心上,主觀上認為90%以上的女性都有乳腺增生,而我只是她們其中的一員,不會有事的。
正好那些日子,我接到了一項重要工作任務——下鄉參與片區拆遷。我開始瘋狂工作,每天在征遷指揮部和拆遷戶家里游走,加班已然成為必然,每天早出晚歸。盡管心里對女兒千般愧疚,但是為了早日完成征遷任務,我只能加緊埋頭苦干。
終于,拆遷任務圓滿完成,然而有些東西似乎也悄然而至。
2015年8月初的一個晚上,我在洗澡時無意中觸到了左乳下方的小腫塊,仔細一推小腫塊活動度尚可,也絲毫沒有疼痛感。我心里十分慌張,盡量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我安慰自己:有活動度的腫塊成為乳腺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睡前,我又忍不住胡思亂想起來,只好給部隊的先生打電話,電話那頭的先生表現得非常緊張,他斬釘截鐵地要求我,必須去醫院檢查。
第二天,先生請了假回來,不假思索拖著我往醫院的路上去。我們來到了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找到了甲乳外科許主任。許主任在B超下發現:腫瘤1.5*1.0左右,邊界清晰,考慮良性結節,建議我隨訪,半年內做個微創把結節切了就可以了。但是我心中依舊不安,要求醫生還是立刻安排手術,盡快切除。
不巧的是當時正值月經期,手術被推遲了半個月。8月27日,我終于通過微創手術切除了這個小瘤子。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在我歡欣雀躍準備收拾出院時,突然,所有的家人都出現在我的病房里。
癌癥,就是一陣響雷來得猝不及防
我弟弟故作輕松地、婉轉地告訴我:“姐姐,昨天手術切的瘤子有些小問題,醫生建議咱們擴大手術范圍,把周圍有病變的組織再切除了,別緊張,是小問題”。我怎能聽不出來話外之意,剎那間五雷轟頂,雙腿一軟倒了下去。
不知道過了多久,我醒來了,發現自己躺在病床上,手里掛著靜滴,所有的家人還在,每個人擔心地看著我,先生、媽媽和姐姐眼眶都紅了,爸爸握著我的手,眼里也充滿了擔憂。這些我都顧不了,我放聲大哭,從來沒有想過,癌癥離我這樣近,我只有35歲,我乳腺癌了,我無法接受啊!
接下來的兩天里,我把自己關起來,蒙在被子里,不吃不喝。哭累了睡,睡醒了繼續哭,什么是萬念俱灰,兩天的經歷就是最好的詮釋。
第三天清晨,媽媽小 心翼翼地端著早飯進來,我勉強探出被窩,僅僅兩天的時間,媽媽的眼窩深陷、眼圈都黑了,滿是疲憊……我的心揪地生疼,我到底干了什么!
兩天來我像只刺猬一樣不允許任何人靠近,女兒也不敢來打擾我,先生也被我拒之門外,爸爸媽媽十分擔心卻只能把耳朵貼在門上偷聽我房間的動靜……
最親的人都被我傷害了,我太不理智太自私了,怎么可以完全不考慮家人的感受呢?女兒才7歲,爸媽也老了,為了他們,我得堅強!我一定會好好治療,好好活著。
第二次手術安排在三天后,我清楚地記得是8月31日,我的女兒上小學的第一天。我好遺憾沒有陪伴她,親自送她入學。
手術安排在當天的第一臺,謝絕了把我送去手術室的輪椅,我認真地洗了臉,還護了膚,精神抖擻,然后在家人的陪伴下我一個人邁進了手術室,門即將關上的剎那,父親為我豎起了大拇指。
躺在冰冷的推車上,說不緊張當然不可能。因為前一晚十點后就開始禁食,也可能因為手術室里冷氣太足,我渾身不停地發抖。是許主任,他握著我的手安慰我:“不要擔心,乳腺癌手術已經非常成熟,這是安全的手術,別怕哈!”他一直握著我的手,直到一個巨大的面罩壓下來,我看著墻上的時鐘:8:30,接著我逐漸失去了知覺。
迷糊中,我動了動手,努力地睜眼,望向方才的墻,2:30,手術進行了四小時,左胸鈍鈍的疼痛,手邊還有一顆小球,我叫它手榴彈(后來我知道,這個小東西叫做引流管)。
我的左乳已經與我永別,還是有點小傷感。又是許主任再一次握住我的手跟我簡單介紹的術中的情況:原本我是符合保乳條件的,但是在家人的一再要求下,保乳轉全切,所以我的左乳房沒了,還發現了腋窩淋巴結一處轉移,這是許多乳腺癌姐妹都有的情況,讓我別過分擔心。
事已至此,我再多擔心也是徒勞吧,不如傻傻做個病人,等治療吧!
紫杉醇的藥水十分美麗,但是待我并不溫柔
也許因為止痛泵的作用,術后我并沒有感到多少疼痛,在護士的要求下平躺了六小時后我已經可以在家人的攙扶下起床排便。術后第二天清晨,我已經可以獨立起床走動。
等待病理的日子里,我的家人每天陪伴左右使我心情愉悅,因此我的身體恢復得很快,在術后第10天,引流已經極少,拔了這只手榴彈,我出院了。
出院三天,免疫組化結果來了:ER80%,PR80% ,her-2-,ki67約45%。毫無疑問,我需要化療了……
被推出手術室時,家人告訴我:全切了就不用化療了。現在想來,他們這是緩兵之計呀,為了讓我好心情啥方法都用上了。但是我既然決定堅強,也就無所畏懼。
醫生給我開出了的方案是化療8次+局部放療16次。8次化療用藥是4次多柔比星(里葆多)和4次紫杉醇白蛋白。這次和它的對戰,我變得更加冷靜且堅強。
9月16日上午10:30,第一滴化療藥物滴進了我的身體,抬眼看見紅色的液體,無法形容的酸楚,但是想起年邁的父母,想起年幼的女兒,我必須讓自己強大呀。
第一天,當藥物進入身體時,我只有輕微的心臟疼痛,就是口渴得厲害,只能猛喝水和吃水果,第一次化療結束的非常順利也是十分意想不到。
但是到第四天我就悲哀的發現,突然之間皮膚開始變得黢黑,指甲發紫而沒有光澤,胃里翻江倒海,惡心嘔吐的感覺接踵而來。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頭發還在,保護了我僅存的可憐的自尊心。但是和之后四次的化療反應相比,這些反應算得上十分平和了。
第五次化療我開始用上了白蛋白紫杉醇,和紅色的多柔比星相比白色液體的它顯然顏值高了許多,然而它待我卻并不溫柔。
在我用藥的第一天,就出現了皮膚過敏的癥狀,下肢奇癢冷敷熱敷都沒有作用;第二天開始下肢關節疼痛,一到夜晚我的雙腿就像爬滿了螞蟻一般,又癢又疼,常常抓撓到天亮。
化療的第九天,終于我烏黑亮麗的頭發也開始脫落了,看著手上一模一把的頭發,之后我第一次失聲痛哭,這樣的日子太折磨人了。
我的精氣神因為這些副反應迅速被摧垮,唯一堅不可摧的是我的意志,我始終有一個信念:我一定能打敗癌癥。這個信念支撐著我半年多的治療時期,直到放療結束。
死里逃生,
對過去的生活方式“say goodbye”
2016年的春天,治療終于結束了,這些極不平凡的日子,注定在我心里鐫刻下深深的印記。
記得那一天,我的心情十分愉快,先生忙進忙出,為我辦好出院手續。我們一起去感謝了我的醫生們,許主任微笑著又一次握住我的手:“恭喜你,完成了規范化治療。你是我認識的最堅強的女性之一。”得到主任的肯定,我更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從現在起,我必須對過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徹底“say goodbye”。
從康復期第一天起,我開始監督自己早睡早起;每周運動至少三次,主要以快走、慢跑、瑜伽為主,每次大約一小時;戒了我曾經最愛的麻辣火鍋、各種燒烤食物,開始清淡飲食。
因為放下了工作,我開始大量時間陪伴父母和孩子,先生在我病后總念叨著對我的愧疚,決定從部隊轉業回歸家庭,那是一段最美好的時光,溫暖而幸福。
更幸運的是,我還遇到了一位好中醫——我好友的父親,這位年邁的老人一直牽掛我的病情,每周給我把脈、開中藥調理身體。
日子就這么慢慢地過去,在我結束治療四個月后,我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再次回歸崗位時我的心態已經完全改變,不再好強、不再完美主義、不再強迫自己加班加點。
我仍然是那個小小公務員,仍然愿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是在領導和同事們的關照下,我的工作量減少了大半。
感恩所有人的關愛,到今天我已經術后五年零五個月,除了左胸的缺陷,我的身體大部分功能已經恢復正常,甚至比患病前的狀態更好了。
復查,多次有驚無險,切記諱疾忌醫
因為我是管腔B型乳腺癌,必須進行內分泌之后,后續的治療方案是:來曲唑+亮丙瑞林。我對內分泌治療非常重視,按時服藥按時打針。
術后我每三個月到醫院復查一次,從不拖延。復查中,我的各項指標一直比較正常,但是也有被嚇壞的時候。
2016年9月,我的CT檢查中發現了肺部多發結節,其中部分呈磨玻璃狀,經胸外科醫生們會診,認為屬于放療后遺癥。
2018年4月常規復查,B超下發現健側乳房1.5*1.2結節,邊界清晰無血流信號,醫生考慮良性結節,后做了微創手術病理結果為纖維瘤。
2019年4月的一次復查中,B超醫生在我腹部比劃了好久,發現了疑似肝結節,后來經B超造影,證實為脂肪肝,為內分泌治療所致。
我想用親身經歷告訴姐妹們:一定要按時復查,如果身體有任何異樣也請大家及時聯系自己的醫生,不要諱疾忌醫,往往大病都是由日常的小病累積而成的。
亟待回歸初心,向陽而生
患癌后,我時常反醒自己:我為什么會生病?我做錯了什么?
在我認真梳理后,我得出了如下幾點:
一是好勝心強,完美主義;
二是熬夜工作、加班無度;
三是飲食沒有節制,結構不合理,沒空的時候饑一餐飽一餐;
四是缺乏持之以恒的運動。
這其中的任何一點都足以成為我患癌的導火索。
從前我以為必須努力工作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才是人生價值的所在,而現在我亟待回歸初心,所以我想辦法從根源上努力改正。
我開始培養自己的除了工作以外的興趣,這些年我學會了園藝、瑜伽、古琴,這些能讓人心情回歸平靜的事物讓生活變得美好了許多。
我喜歡閱讀,獨處的時候喜歡讀書,有時重溫學生時代的幾本名著,有時看些關于乳腺疾病的書籍。
閑時在陽光種幾盆植物,看著它們爭奇斗艷的樣子心情也特別舒暢;也時常對著那些姹紫嫣紅,彈幾曲古琴曲自娛自樂……
相比從前,我的心柔軟了許多,性格變得樂觀又開朗,在我的主治醫生引薦下我認識更多的病友姐妹,我很愿意幫助她們走出困惑。現在,我經常隔一段時間組織病友聚會,讓大家零距離溝通,增進感情促進交流。
這些年里,我認識了很多的病友,多數是充滿正能量的抗癌達人。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19年9月21日在廈門參加覓健平臺舉辦的首屆全國癌癥關愛大會,來參加大會的都是我們這群特殊人群,并且有幸認識了她們。
抗癌21年、期間卵巢癌乳腺癌患病三次的張波阿姨;認識了術后兩年健側復發導致雙乳全切的嘟嘟孩姐姐。肺癌10年復發兩次仍然堅不可摧容光煥發的寇曉玲阿姨。
我與她們一一留影,感恩覓健平臺的用心,我才有機會認識她們!她們無所畏懼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動。當然也認識了好些參加大會的姐妹們,每位姐妹都是我的榜樣,她們的堅強勇敢是我學習的目標。
愛與陪伴是最好的治愈
這一路走來,除了感謝自己的堅強,我最最感謝的還是我的家人們。每一次治療,總有他們陪在身邊。
我的姐弟們每天變著花樣做出可口的飯菜送往醫院,只為了我有個好胃口。
我的爸媽和我的先生在我住院的時候時刻陪伴,為我忙前忙后,做了一切護理的工作,還得和我聊天、暢想人生。
我的公婆義無返顧承擔起照顧我剛上一年級的女兒的責任。
我年僅7歲的女兒用她靈巧的雙手為我折出一朵朵小花兒,在鋼琴前一遍遍為我彈奏好聽的曲子。
我的閨密們輪流來陪伴著我,為我買來假發,完美掩飾了我寸草不生的光頭,為我買來蛋糕與鮮花,慶祝我每一個抗癌滿月。
無數感人的片段令我銘記在心難以忘懷。正因為有了他們,我對自己的康復充滿信心,懷著感恩的心,我必須好好活下去,對得起每個人付出的努力。
15字經驗,你我一起共勉
姐妹們,盡管不幸與癌共舞,但是我總想:“如果這一生患癌是必須,那么我們患的是乳腺癌,何嘗不是幸運呢?”
乳腺癌是一種溫和的癌癥,目前醫學上把乳腺癌定義為慢性病呢,因為乳腺癌病人生存期較長,哪怕中晚期的姐妹在經過規范化治療后都可以得到長期生存。一定要正確認識疾病才有戰勝它的勝算。
一路走來,我總結15字經驗:好心態、重復查、慎飲食、忌熬夜、勤運動。
如果您不幸也成為我們的病友姐妹,別慌,先全面了解當地的醫療水平以及口碑較好的醫院及專業的外科醫生;無論先手術后化療還是先化療后手術,請一定要配合醫生規范治療;我所經歷的治療,化療是最難挨的,它能導致關節疼痛、過敏、腸胃不適、脫發、肝功能受損、白細胞減少……
沒關系,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如果您正在經歷我所經歷的苦難,希望您堅強,別哭,好心態是抗癌特效藥,盡量吃好休息好,才有體力與可惡的小癌抗衡。如果有好的中醫,也可以考慮康復期用中藥調理身體。
只要您也樂觀積極,一切都會向好發展。有句老話:風雨過后是彩虹。看看如今走出陰霾豁達開朗的阿寶,是不是能為您抗癌路上增添一些必勝的信心呢?
? 為保護采訪對象隱私,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