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姓陳,在講述的時候,舉止優雅,談吐得體,說話不緊不慢,外表很平靜,任誰也想想不到她和她的家人數人都患了癌。
(老規矩,接下來以第一人稱講述)
我奶奶是乳腺癌,姐姐妹妹也是乳腺癌,因為家里這么多得癌癥的,我又一直有乳腺增生,就到醫院去檢查,結果就是癌癥,所以第二天就住院了。
說實話,天天在醫院里住著,我心里挺難受的,孩子來看我,我也是強忍著,不想讓她知道我內心的痛苦。我孩子特別懂事,她是中央音樂學院的高材生,論文還當了學校的范例,當時她要去美國留學,學校的通知都收到了。她說,“媽你放心吧,我已經決定不去美國了,德國的學費全免,我去德國”。
其實,我母親也是癌癥,是胃癌,做完手術恢復得挺好,心情也不錯。我們家七個孩子,就我哥哥一個獨苗,父母都挺重視他的,但是有一次他出差的時候,大吊車的鉚釘掉下來,人就走了。
我媽有受不了,想不開,天天哭,結果胃癌復發了,緊接著就走了,那時候還不到70歲。我父母兩人感情挺好的,所以我媽一走我父親一時接受不了,后來檢查也是胃癌,沒多久,父親也走了,我父母前后就相隔一年多一點。
我孩子有次檢查也是乳腺癌,對我打擊非常大。我自己得了癌,結果我的孩子也沒逃脫這個命運,可我不能表現得癌癥多可怕,我要給女兒做榜樣。就總是鼓勵她,癌癥不可怕,乳腺癌是遺傳基因引起的,遺傳基因有癌細胞,也有好細胞,是專門對付癌細胞的,只要相信醫生,肯定和媽媽一樣好好的。
當時我女兒手術之前,醫生說會掉頭發,我就陪她把頭發剃光了,還留了兩張光頭的照片,后來女兒在我的影響下覺得光頭也挺好看的。我就是這樣總是用積極的一面,去給她一種正能量,去影響她。女兒也比較陽光,在國外找到了一個公益組織,她希望自己可以學習國外的先進理念,回國后造福更多的人。
有時候我也想,父母怎么就走了呢,但是人已經走了也回不來,能怎么辦呢?就自己開導自己。我經常想著父親和我說的那句話:放心吧,你奶奶都活到80歲了,你也可以。
我把自己認為不好的習慣都改掉,盡量把心里壓力都散去。原來我特別愛較勁,現在好多了,解不開的疙瘩就不解了,隨它去了,明天總會比今天更好一點,更開心一點。
Tips:并不是所有的乳腺癌都是由于遺傳,并且攜帶特定的父母遺傳的BRCA1/BRCA2基因,也只是患乳腺癌的幾率比平常人高,并不是100%會得。另外,乳腺癌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發病的年齡越輕,親屬中患乳腺癌的危險越大。
陳女士在經歷了如此巨大的生活變故以及健康變故之后,還能健康的生活,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方面是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不僅自己保持好心情,還把這種積極的正能量傳遞給自己的女兒,讓女兒也可以以一種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病情。
第二方面是改掉不好的習慣,散掉心理壓力。生活是多面的,本來就不會一番風順,波折、磨難對于每個人都會存在,關鍵是你如何面對這些困境,如何堅強地挺過來。陳女士雖然經歷了接二連三的變故,但她卻沒有被生活打倒,反而愈挫愈勇。
我們不僅要治療患者身體的疾病,更重要的是要治療他們心理的疾患,并把心理調治作為防病健身、治療疾病的第一步。對于癌癥患者而言,如何跨過心里的這道坎,解開內心的小別扭是患者康復的重要基礎。
曾經好強的陳女士慢慢地改變了自己心理的執念,以一種樂觀豁達的心態去面對所有的變故,這對她自己以及女兒后期的恢復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癌癥并不可怕,恐懼、怨天尤人、焦慮,是我們康復之路上危險的陷阱,只要你勇敢地走出“心魔”,樹立必勝的信心,生命就會因你而改變。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