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瘤病毒作為一種新興腫瘤免疫療法,目前已被中國及多個歐美國家的監管機構批準使用,成為腫瘤科醫生的新“寵兒”。溶瘤病毒不僅可以和免疫治療聯用,還可與化療、放療、靶向治療或介入治療聯用,發揮更大價值。
多項研究顯示,H101(重組人5型腺病毒,安柯瑞)聯合介入治療可為肝癌患者帶來獲益。2021年6月28日,國內肝癌領域大咖齊聚線上CSCO-IO學院溶瘤病毒論壇,深入交流探討溶瘤病毒的價值以及聯合經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在肝癌中的應用經驗,帶來一場學術“交響樂”。
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國良教授擔任大會主席,天津市南開醫院張秀軍教授、江西省腫瘤醫院涂強教授作為會議主持,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于海鵬主任和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李啟炯主任帶來精彩演講。
會議伊始,大會主席邵國良教授發表致辭。邵國良教授表示,溶瘤病毒是目前熱門的腫瘤免疫療法,廣大醫生對溶瘤病毒具有濃厚興趣。今晚高手云集,眾多大咖共同對溶瘤病毒的價值以及臨床研究數據進行探討,讓我們一起學習溶瘤病毒知識。
“瘤光溢彩”
——溶瘤病毒在免疫治療中的價值及意義
2005年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批準首個重組人5型腺病毒聯合化療用于晚期鼻咽癌患者,2015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相繼批準Ⅰ型單純皰疹病毒T-VEC治療晚期黑色素瘤,于海鵬主任認為,溶瘤病毒正成為癌癥免疫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
溶瘤病毒通過溶瘤作用、抗腫瘤免疫、抗血管生成以及基因改造增強溶瘤這四種作用模式,發揮其抗腫瘤作用。
圖 溶瘤病毒治療的四種作用模式
H101是全球首個、中國唯一上市的溶瘤病毒抗腫瘤藥,刪除E1B-55KD和E3部分基因片段,具有獨特雙重機制——精準溶瘤和全身免疫。H101可選擇性感染高表達p53-的腫瘤細胞,對正常細胞影響較小,且從體內/體外均可有效抑制p53功能缺失的肝癌細胞的增殖。
研究表明,高濃度H101對所有肝癌細胞均具有殺傷作用,在濃度為0.1時,可殺傷大部分Hep3B細胞(p53功能缺失的肝癌細胞),對p53功能正常的肝癌細胞無影響;低濃度H101聯合阿霉素可協同抑制Hep3B肝癌細胞的生長,該結果在動物試驗中也得到證實。
溶瘤病毒聯合放療、化療以及免疫治療等聯合治療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近兩年,溶瘤病毒在ASCO會議上的研究由2019年的2種發展到2020年的8種,于海鵬主任表示,這表明溶瘤病毒用于實體瘤的研究越來越多,國內外對溶瘤病毒的療效及安全性越來越認可,同時也證明溶瘤病毒的聯合治療效果更好。
圖 溶瘤病毒在ASCO上的最新進展
接下來,于海鵬主任講到了肝癌的聯合治療以及胰腺癌的綜合治療,H101是這兩種癌癥治療的潛在選擇。一項回顧性研究結果顯示,H101聯合TACE較單純TACE治療,可提升晚期肝癌患者中位總生存期(OS)1.2個月,且TACE聯合H101是有利總體生存率的獨立因素。
圖 H101聯合TACE治療晚期肝癌結果
最后,于海鵬主任談到,聯合免疫的東風已至,溶瘤病毒蓄勢待發,2017年《Cell》和2018年《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發布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溶瘤病毒治療的研究,展示出了二者聯合用藥的強大威力。
溶瘤病毒可改善腫瘤免疫耐受,使“冷”腫瘤變為“熱”腫瘤,使聯合療法產生持久且特異的抗腫瘤免疫反應。發表在《Cell》上的一項研究,評估了溶瘤病毒T-VEC聯合帕博利珠單抗治療黑色素瘤的療效,結果顯示溶瘤病毒注射病灶腫瘤抑制效率更高。
圖 T-VEC聯合帕博利珠單抗治療結果
于海鵬主任總結到,溶瘤病毒是一種重要的腫瘤免疫療法,可靶向多途徑殺傷腫瘤細胞,具有廣譜、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的特點。臨床研究證實,H101聯合常規治療及新型療法在肝癌等多種癌癥的治療中獲益。
聯合治療
——H101聯合TACE治療進展期肝細胞癌
TACE是進展期肝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但隨著不可切除肝癌患者對生存獲益的追求,TACE已無法滿足治療需求,亟需新的治療方法,而溶瘤病毒聯合TACE是一種熱門治療方法。
李啟炯主任談到,中山醫院一項對比TACE聯用H101或單用TACE治療肝細胞癌療效的研究,被《溶瘤病毒治療惡性腫瘤臨床應用上海專家共識》引用。
圖 研究設計
李啟炯主任介紹了所在團隊進行的H101聯合TACE治療肝癌的臨床研究,分為回顧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
回顧性研究
回顧性研究對H101聯合TACE治療進展期肝癌的安全性和初步療效進行了評價。該研究分析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連續配對資料,將患者分為H101+TACE組(87例)和TACE組(88例)。觀察指標包括圍手術期術后肝功能恢復情況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客觀緩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生存指標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
圖 回顧性研究治療圖示
中位隨訪13.6個月的結果顯示,H101組對比TACE組OS為12.8 vs. 11.6個月(p=0.046),PFS為10.49 vs. 9.72個月(p=0.044)。安全性方面,兩組不良事件(AE)無顯著性差異,H101組發熱的比例高于對照組。
李啟炯主任對該研究整體結果進行解讀,根據既往經驗,一般是部分緩解(PR)和疾病穩定(SD)兩個指標有統計學差異,然而該研究結果顯示完全緩解(CR)和疾病進展(PD)有統計學差異,RP和SD未發現統計學差異。
亞組分析對比了既往接受過抗HBV治療和既往未接受抗病毒治療的結果,發現二組間無統計學差異。
圖 回顧性研究結果
總體而言,H101組對比TACE組,顯著改善患者生存,且安全性良好。
前瞻性研究
前瞻性研究是回顧性研究的延續,入組條件、目標人群以及試驗設置基本相同,不同點在于該研究的試驗組為H101+TACE,對照組為10ml生理鹽水+TACE。該研究結果與回顧性研究結果基本相似,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提高患者生存,兩組總體AE無顯著性差異,治療組發熱的發生率高于對照組。
病例分享
接下來,李啟炯主任分享了前瞻性研究中的一份病例。患者男,61歲,主訴:體檢發現肝占位。HbsAg(+),AFP:2.37ng/ml。腫瘤直徑10*10cm,分期為T2N0M0。術前CT顯示無法手術,因此進行H101+TACE治療,之后進行手術切除。該患者經治療后,腫瘤明顯縮小,達到CR。
T-VEC聯合帕博利珠單抗治療肝癌的Ⅰb期研究
最后,李啟炯主任介紹了T-VEC聯合帕博利珠單抗治療肝癌的Ⅰb期研究,結果顯示,肝內注射T-VEC聯合靜脈注射標準劑量的帕博利珠單抗治療肝癌或肝轉移患者已被證明是可行的,可繼續進一步研究。
圖 研究設計
兩位主任匯報結束后,張秀軍教授總結道,從病例中可見,H101聯合TACE治療可為腫瘤帶來降期,從而達到手術切除的目的,這是患者和臨床醫生最希望達成的結果。H101是近幾年的研究熱點,經臨床實踐發現,H101對肝癌、胃癌等實體腫瘤以及空腔臟器腫瘤的獲益匪淺。
大咖見解——專家討論
涂強教授表示,既往溶瘤病毒常用于惡性胸腹水的治療,今天兩位主任的匯報讓我們看到溶瘤病毒聯合TACE用于晚期肝癌的獲益良好。
接下來,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一平主任、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高煒主任、福建省腫瘤醫院林海瀾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閆東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鄧壘主任以及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章浙偉醫師作為專家團,參與精彩討論。
陳一平主任表示,H101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聯合TACE用于晚期肝癌患者,展示出良好獲益。H101是一個比較老的藥物,但在免疫治療研究大熱的背景下,“老樹開新枝”,H101將在肝癌領域,甚至消化道腫瘤領域,發揮溶瘤病毒抗腫瘤作用,未來可期。
高煒教授談到,在腫瘤不同治療方法層出不窮之際,溶瘤病毒再次成為免疫治療的焦點,這與其獨特的作用機制有關。目前溶瘤病毒的各個研究均顯示出良好獲益,但仍未大范圍應用于臨床,因此需要更多更大樣本的數據進行驗證。
林海瀾教授表示,肝癌治療進入多學科發展階段,免疫治療被重視,溶瘤病毒再次進入大眾視野,值得廣大醫生關注。H101在肝癌的治療前景廣闊,備受期待。
閆東主任指出,在當前免疫治療發展前景下,免疫治療聯合TACE將會為腫瘤的治療帶來嶄新的未來。
鄧壘主任從放療的角度詮釋了溶瘤病毒在肝癌中的作用。免疫治療與放療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放療副作用較大,溶瘤病毒通過獨特的作用機制,可起到進一步抗腫瘤作用,這是傳統治療所達不到的效果。
章浙偉醫師提出了溶瘤病毒不同給藥方式的優勢這一問題,于海鵬主任表示,在臨床中局部給藥方式優于系統給藥;李啟炯主任表示,肝癌治療中,臨床中更常用肝動脈灌注的方式給藥。
涂強教授總結到,由于局部給藥可能造成藥物彌散,因此肝動脈灌注給藥方式效果優于局部給藥方式。
尾聲
大會最后,邵國良教授進行點評。各位教授發表的真知灼見以及分享的臨床經驗,對溶瘤病毒在腫瘤治療中的發展有很大幫助。H101在臨床中的研究正在進行,未來,將會有更多獲益數據發表,臨床用藥經驗也將越來越多。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