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葛棣教授:奧希替尼有望改變早中期NSCLC術后輔助治療模式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對于EGFR突變的早中期NSCLC患者,術后輔助奧希替尼可能是更為優化的治療選擇。
    肺癌發病隱匿,但是一旦出現臨床癥狀,多數已經是中晚期,其五年生存率較早期發現的肺癌明顯下降。因此,針對肺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

     
    此外,肺癌術后輔助治療是進一步減少患者復發、延長生存的重要手段,并且從傳統的術后輔助化療到近期ADAURA等研究建立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輔助靶向治療模式,輔助治療將帶給肺癌患者越來越多的臨床獲益。

    早診早治+術后輔助治療助力患者更長生存

    肺癌早期無特異性癥狀,患者的警惕性不高,就診時往往已經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因此肺癌的早期診治十分重要。通過篩查可實現肺癌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然而,臨床CT檢查及低劑量螺旋計算機斷層掃描(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篩查中往往會出現較高的假陽性結果。葛棣教授表示,過高的假陽性可能導致過度診斷、過度治療,并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此外,還會增加受檢者的焦慮心理。
     
    因此,有效地對肺部結節進行鑒別診斷,快速明確其良惡性,盡早手術切除惡性結節,同時避免不必要的過度治療,是肺癌早期診治的關鍵[1]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約占肺癌的85%。對于早中期NSCLC患者,外科手術根治性切除是實現腫瘤治愈的重要局部治療手段。

     
    但是NSCLC完全切除術后,仍有約一半的患者在術后2年內出現復發或者轉移,術后輔助治療對于降低患者復發轉移,延長患者生存期具有積極意義。葛棣教授指出,目前用于NSCLC患者的術后輔助治療手段較多,其中輔助化療是應用最為廣泛的輔助治療手段,但是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提高5%左右。
     
    隨著免疫治療的興起,NSCLC術后輔助免疫治療的研究探索也在不斷開展中,但目前很多數據尚未成熟,未來需要更多證據來證實這種輔助治療手段的有效性。靶向治療既往在晚期NSCLC中的療效已經得到了充分認可,近年來,在早期NSCLC輔助治療領域的應用也從鋒芒初現,到現在積累了充分的循證醫學證據,未來也極具應用前景[2,3]

    ADAURA研究成果有望改變早中期NSCLC術后輔助治療模式
    ADAURA研究是一項隨機、雙盲、全球性的III期臨床試驗,旨在探索經完全手術切除的IB-IIIB期(T3N2,AJCC8)EGFR突變(19del/L858R)NSCLC患者(既往有/無接受過術后輔助化療)術后使用奧希替尼輔助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奧希替尼使用直到疾病復發或滿3年(或其他停藥標準)。

     
    主要研究終點為研究者評估II-IIIB期(T3N2,AJCC8)患者的DFS(無病生存期)。次要研究終點為IB-IIIB期(T3N2,AJCC8)患者的DFS,OS(總生存期),安全性。初次研究報道中,針對II-IIIB期(T3N2,AJCC8)患者,奧希替尼能顯著延長中位DFS(未達到 vs 20.4個月,P<0.0001),降低83%的疾病復發或死亡風險(HR=0.17),達到了主要研究終點。
     
    針對IB-IIIB期(T3N2,AJCC8)患者,奧希替尼同樣能顯著延長中位DFS(未達到 vs 28.1個月,HR=0.21,P<0.0001)。此外,根據臨床分期進行的亞組分析結果顯示,IB-IIIB期(T3N2,AJCC8)患者都有顯著的DFS獲益(HR分別為0.5、0.17、0.12),且三組患者的2年DFS率相似[4]

    葛棣教授指出,ADAURA研究成果之重磅不僅僅體現在取得了顯著的DFS獲益,該研究使得肺癌臨床醫生的認知和理念也相應發生了變化。ADAURA研究中納入了近1/3的IB期患者,而既往針對這類患者,臨床指南優先推薦術后輔助化療,但是IB期患者接受輔助化療的臨床獲益并不明顯。然而ADAURA研究中IB期患者卻有顯著的DFS獲益,這對于不愿意接受化療或者化療不耐受的患者而言,是巨大的福音。

     
    葛棣教授還強調,針對EGFR突變的IB-IIIB期(T3N2,AJCC8)NSCLC患者,不管是術后直接輔助靶向治療,還是輔助化療后序貫靶向治療,都比單純的輔助化療效果顯著,尤其是現在奧希替尼術后輔助治療的適應證已經在中國獲批,針對EGFR突變的早期NSCLC術后輔助奧希替尼治療或許能成為一種相比化療更具優勢的常規治療選擇,這對于既往以輔助化療為主流的治療模式是一種良性的沖擊,有望改變早中期NSCLC術后輔助治療模式。

    最后,葛棣教授補充道:“針對EGFR突變的早期NSCLC患者術后輔助治療也并非不能選用化療,這就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和醫生經驗綜合看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靶向藥物的不良反應,尤其是3-4級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化療更低,患者耐受性更好,因此,在實際應用中,能持續輔助靶向治療的患者比例會更高。”
    ADAURA研究將進一步探索,奧希替尼術后輔助治療未來可期
    葛棣教授指出“ADAURA研究提示EGFR突變的IB-IIIB期(T3N2,AJCC8)NSCLC患者,可以選用奧希替尼輔助治療,但是究竟哪一類患者更能從奧希替尼的輔助治療中獲益是我們目前一直考慮的問題。

     
    從研究結果中,似乎可以看到分期越晚的患者治療獲益越大,反言之,分期越早的患者獲益相對較少,但是要早到什么時候患者就不能獲益了?是不是所有的IB期患者都能從中獲益?另外,IB期患者的使用時機究竟如何呢,是手術后立即使用奧希替尼,還是隨訪過程中出現局部復發了再使用,兩種方式的生存期有何區別?這些都是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問題。

    就我個人而言,因為臨床上觀察到的IB期患者的病理類型差異很大,對于一些實體型的、微乳頭型,包括氣道播散(STAS)的高危病理類型,這類患者預后較差,如果有EGFR突變,我會推薦奧希替尼輔助治療;而對于腺泡型或者貼壁樣生長為主的1B期患者,對于奧希替尼輔助治療可能會持保守態度,需要等到OS數據成熟后再做評估。”

     
    因此,奧希替尼的未來探索仍將繼續,以期最大程度地為早中期NSCLC患者帶來生存獲益。
    專家簡介

    葛棣 教授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胸外科行政副主任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肺癌中心主任肺癌亞專科主任,
    上海醫學會胸外科分會委員兼秘書
    美國胸外科醫師協會會員(STS),
    美國胸科醫師學會Fellow(FCCP)
    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胸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肺癌學組委員
    ,上海抗癌協會肺癌專業組青年組組長,
    世界華人腫瘤醫師協會胸部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學會胸外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學基金會胸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議專家

    參考文獻:

    [1 周清華,范亞光,王穎,等. 中國肺部結節分類、診斷與治療指南(2016年版). 中國肺癌雜志,201619(12):793-798.

    [2] 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Ⅰ-ⅢB期非小細胞肺癌完全切除術后輔助治療指南(2021版). 中華醫學雜志. 2021.101(16):1132-1142.

    [3]楊學寧,嚴紅虹,鐘文昭,等. 非小細胞肺癌術后輔助治療的臨床應用調查[J]. 循證醫學,2009,9(04):234-239.

    [4] Roy S. Herbst et al. Osimertinib as adjuvant therapy in patients (pts) with stage IB–IIIA EGFR mutation positive (EGFRm) NSCLC after complete tumor resection: ADAURA. 2020ASCO LBA5.

    僅供醫療專業人士參考
    審批編號CN-81201 過期日期2021-9-28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