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對立與融合:驅動基因陽性NSCLC的免疫治療

    前言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驅動基因陰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取得了良好療效。但在大部分的免疫治療臨床研究中,EGFR/ALK等主要驅動基因突變的NSCLC患者會被排除在外,或者僅占極小的比例,驅動基因突變和免疫治療真的是對立的嗎?在近日召開的第七屆中國·沈陽惡性腫瘤綜合治療高峰論壇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李峻嶺教授分享了驅動基因陽性NSCLC的免疫治療進展。

    李峻嶺教授介紹,不同的肺癌驅動基因具有不同的基因突變負荷,因此接受免疫治療的療效也不盡相同。

    Session 1

    EGFR基因突變與免疫療效

    早期多項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免疫治療用于EGFR突變NSCLC 2線及以上治療,療效有限。EGFR突變影響免疫治療療效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EGFR突變與PD-L1低表達相關;

    2、驅動基因突變陽性患者TMB較低;

    3、EGFR突變是超進展的原因之一;

    4、驅動基因突變陽性患者的免疫微環境不利于免疫治療。

    研究發現,不同EGFR突變亞型中,EGFR L861Q突變患者接受免疫治療的療效最差,EGFR G719突變患者接受免疫治療的療效最好,而EGFR 19缺失突變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低于 L858R突變患者。此外,聯合治療或許能夠打破EGFR突變患者免疫治療療效不佳的僵局。

    IMpower150研究是一項探索阿替利珠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及卡鉑/紫杉醇一線治療晚期非鱗NSCLC的隨機對照Ⅲ期臨床試驗。亞組分析顯示,在EGFR敏感突變的NSCLC患者中,與化療+抗血管生成相比,免疫+化療+抗血管生成取得了無進展生存(PFS)和總生存(OS)獲益。但需要注意的是,該研究中的亞組分析樣本數量較少,證據級別有限,在選擇該治療方案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到獲益可能及潛在的治療風險。

    Session 2

    ALK突變與免疫治療療效

    ATLANTIC研究評估了PD-L1單抗度伐利尤單抗單藥在接受過2/3線治療的EGFR/ALK突變NSCLC患者中的療效及安全性。結果顯示,雖然ALK突變患者也取得了腫瘤緩解,但PFS和OS獲益不如EGFR突變患者。

    此外,ALK-TKI作為攜帶ALK突變NSCLC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遠期生存,那么ALK-TKI類藥物和免疫強強聯合能否進一步提高療效?一項1b期研究正在評估阿替利珠單抗聯合阿來替尼(NCT02013219)在初治晚期ALK陽性NSCLC患者中的療效。

    中位隨訪16.9個月后,在可評估的21例患者中,3級不良事件(AEs)發生率為66.7%,嚴重AEs發生率為33.3%,未出現4-5級AEs,未觀察到劑量限制性毒性。客觀緩解率(ORR)為85.7%,中位PFS為21.7個月,中位緩解持續時間為20.3個月,尚需要長時間隨訪以評估該聯合方案的潛在生存獲益。

    Session 3

    KRAS突變與免疫治療療效

    KRAS在肺腺癌中的突變率為15%~30%。多項臨床研究證實,KRAS突變NSCLC患者可以從免疫治療中獲益,可能與KRAS突變患者具有較高的PD-L1表達水平和較高的tTMB狀態相關。

    CheckMate 057研究亞組分析發現,62例有KRAS突變的患者能夠從納武利尤單抗二線治療中取得更好的OS獲益(HR=0.52,95%CI 0.29~0.95),而無KRAS突變患者,OS獲益有限(HR=0.98,95%CI 0.29~0.95)。OAK研究亞組分析結果顯示,59例KRAS突變患者同樣能夠中阿替利珠單抗治療中取得OS獲益(HR=0.71,95%CI 0.38~1.35)。

    此外,KRAS G12C突變NSCLC患者的免疫治療療效更值得關注。從KEYNOTE-042和KEYNOTE-189研究的探索性分析結果中觀察到,對于KRAS突變和KRAS G12C突變非鱗NSCLC患者,似乎更能夠從帕博利珠單抗單藥治療中取得OS獲益(HR=0.42和HR=0.28),從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中取得的OS獲益相對較小(HR=0.79和HR=1.14)。當然由于研究樣本量較少,同時兩項研究的患者特征可能存在差異,因此需要謹慎看待。

    Session 4

    其他驅動基因突變與免疫治療療效

    STK11突變NSCLC患者:免疫治療獲益有限

    STK11是一種絲氨酸/蘇氨酸激酶,通過激活AMP激酶(AMPK)和AMPK相關家族成員,在細胞代謝和能量感應中有著關鍵的調節作用。STK11突變可能會影響免疫識別基因和蛋白的表達,包括干擾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

    有研究分析了非鱗狀 NSCLC STK11突變在三項獨立臨床試驗(study 1108/ATLANTIC研究/study 006)中與免疫應答的相關性。研究顯示,與STK11野生型患者相比,STK11突變型患者的ORR和中位OS明顯降低。

    MET ex14突變NSCLC患者:PD-L1高表達而TMB普遍較低,免疫療效差

    MET功能失調已被證實是腫瘤發生的驅動因素。與許多其它原癌基因相比,MET的顯著特點是三種不同類型的基因突變均可導致腫瘤的發生,包括MET 14 外顯子跳躍突變、MET擴增和MET融合等。

    歐美十國回顧性的IMMUNOTARGET研究納入36例MET基因異常患者,其中MET擴增13例,MET14外顯子跳躍突變23例。結果顯示,MET基因異常患者接受單藥免疫治療的ORR為16%,50%的患者疾病進展,36.4%的患者為快速進展(治療2個月內進展),中位PFS為3.4個月,12個月PFS率為23.4%,中位OS為18.4個月。MET14外顯子跳躍突變和MET擴增患者之間的中位PFS無統計學差異。

    另有一項回顧性研究納入了147例MET 14 外顯子跳躍突變患者。有24例患者接受了免疫治療,其中22例為單藥治療,2例為PD-1單抗聯合CTLA-4單抗,結果顯示,ORR為17%(4例),中位PFS僅為1.9個月,中位OS為18.2個月。盡管大部分患者PD-L1表達陽性(PD-L1≥1%),然而TMB卻普遍很低,提示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患者對免疫治療不敏感。

    BRAF/HER2/MET/RET突變NSCLC患者:仍在探索中

    一項回顧性多中心研究納入了來自法國21個中心的107例NSCLC患者。其中BRAF突變44例(V600:26),HER2突變23例,MET突變30例,RET易位9例。45例患者已知 PD-L1狀態,其中34例PD-L1≥1%。在免疫治療前,患者既往接受中位治療線數為1。

    結果顯示,BRAF-V600、BRAF-nonV600、HER2、MET和RET突變型NSCLC的ORR分別為26%、33%、27%、38%和38%。在此研究中,免疫治療對 BRAF突變、HER2突變、MET突變或RET突變NSCLC患者的療效與未被選擇的NSCLC患者相似,還需對此患者亞群進行大規模的前瞻性研究。

    一圖總結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