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3大更新要點,4大治療手段,專家解讀2022 CSCO BC指南晚期TNBC解救治療策略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打卡學習2022 CSCO BC大會精彩內容!

    三陰性乳腺癌和其他分型乳腺癌相比,具有侵襲性強、轉移風險大、臨床預后差等特點,使其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和臨床攻克的難關。多年來化療一直是三陰性乳腺癌的標準療法,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免疫治療、靶向治療和ADC類藥物也逐漸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


    2022年全國乳腺癌大會暨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乳腺癌(CSCO BC)年會于2022年4月8日-9日線上召開。在“診療指南”板塊,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王樹森教授詳細解讀了2022 CSCO BC指南三陰性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療的更新要點,讓我們共聽專家之聲。

    一、新版指南總覽

    從2022 CSCO BC指南的整體推薦看,對于晚期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首先特別強調了分層治療的策略——主要基于對紫杉類治療敏感和紫杉類治療失敗兩個因素進行分層。

    在Ⅰ級推薦中,對于紫杉類治療敏感患者單藥紫杉類治療依然為優選,而聯合治療則為包含有紫杉類的方案;而對于紫杉類治療失敗患者,單藥治療的優選包括艾立布林、長春瑞濱、吉西他濱、卡培他濱等,而聯合治療則為不含紫杉類的聯合方案。Ⅰ級推薦的共14個治療選擇都是化療,可見對于2022 CSCO BC三陰性晚期乳腺癌,化療仍是最主要的治療措施。

    而Ⅱ級和Ⅲ級推薦中,包含了免疫治療、靶向藥物治療和ADC類藥物治療,說明現時不斷有新的藥物和方法進入三陰性晚期乳腺癌治療領域,豐富了臨床治療選擇。

    二、三大更新要點


    指南本次對于三陰性晚期乳腺癌更新主要包含三大部分:


    三、四大治療詳解
    1


    化療——中流砥柱

    隨著循證證據更新以及藥物在中國可及性大大增加,艾立布林以及優替德隆+卡培他濱由2021版的Ⅱ級推薦升至今年的Ⅰ級推薦。

    化療部分,尤其對紫杉類治療失敗分層的更新中,艾立布林由Ⅱ級推薦晉升Ⅰ級推薦,主要基于關鍵性研究——Study304。

    該Ⅲ期、開放標簽、隨機、平行、雙臂、多中心研究旨在評估既往蒽環和紫杉類治療失敗的局部復發或轉移性乳腺癌患者中,艾立布林與長春瑞濱單藥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入組了530例既往A/T、≥2線化療的患者,主要終點為無進展生存(PFS)。

    結果顯示,艾立布林組與長春瑞濱組相比,PFS獲得顯著性改善,復發風險降低20%(2.8 vs 2.8個月;HR=0.80;95%CI,0.65-0.98;P=0.036;敏感性分析為3.7 vs 3.1個月,P=0.019),并且客觀緩解率(ORR,30.7% vs 16.9%)、臨床獲益率(CBR,38.6% vs 23.3%)和疾病控制率(DCR,49.2% vs 33.1%)均顯著提高;此外,治療所致不良事件引起的治療中止率更低(7.2% vs 14.0%)。

    關于優替德隆+卡培他濱由Ⅱ級升至Ⅰ級推薦,則基于BG01-1312L研究。

    這項在中國26家醫院開展的隨機對照、開放性、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旨在探索優替德隆+卡培他濱治療蒽環類或紫杉類藥物失敗的晚期乳腺癌的療效。研究入組了405例既往A/T、≤4線化療患者,主要終點為PFS。

    結果顯示,相對于卡培他濱單藥,優替德隆聯合卡培他濱將患者從PFS 4.27個月延長至8.44個月4個月(HR=0.46;95% CI,0.36-0.59;p<0.0001),OS從12.78個月延長至16.13個月(HR=0.63;95% CI,0.45-0.88;p<0·0001),顯著改善患者生存獲益。

    在安全性方面,周圍神經病變是聯合治療組最常見的3級不良事件(AE)(58例/267例,卡培他濱組1例/130例)。手足綜合征是單藥組(10例/130例)最突出的3級AE,也是聯合治療組第二常見3級AE(18例/267例)。聯合治療組報告了16例嚴重AE(腹瀉最常見,3例),單藥組則為14例(最常見的是腹瀉、血膽紅素升高和貧血,各2例)。155名患者死亡(聯合治療組99例,單藥組56例)。除每組死亡(歸因于聯合治療組的心包積液和單藥組的呼吸困難)外,所有死亡都與疾病進展有關,被認為可能與治療有關。

    總的來說,2022 CSCO BC指南中三陰性晚期乳腺癌治療的Ⅰ級推薦全為化療,化療仍是三陰性晚期乳腺癌最主要的治療措施。化療推薦既包括眾多的單藥選擇,也包括一些聯合方案。在臨床實踐中應根據患者的臨床病理特點和器官功能狀態,合理選擇單藥或聯合化療:當基于藥物毒副反應和生活質量角度考慮,單藥治療仍為更優選;但在腫瘤負荷較高、進展較快患者中,為獲得快速腫瘤控制,亦可推薦聯合治療。

    2

    靶向治療——精準突破

    在三陰性晚期乳腺癌治療中,對于紫杉醇治療失敗患者,Ⅲ級推薦中新增了奧拉帕尼方案,這一新增主要基于OlympiAD研究:

    這項國際隨機多中心的III期臨床研究,旨在比較奧拉帕尼與標準化療方案在具有BRCA1/2突變的HER2陰性轉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療效和耐受性。研究納入302例既往接受≤2線包括蒽環和紫杉類化療,BRCA 1/2突變HER2陰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主要終點為PFS。

    結果顯示,奧拉帕尼較化療可顯著延長PFS,兩組中位PFS分別為7.0個月和4.2個月(HR=0.58,P=0.0009)。

    但基于在中國仍未有相應適應證和臨床研究結果,奧拉帕尼僅進入Ⅲ級推薦。

    總的來說,靶向治療在三陰性晚期乳腺癌治療中取得了突破,但目前選擇仍不多。但靶向BRCA突變、NTRX融合等靶向治療的成功正在初步改寫三陰性晚期乳腺癌的國內外指南。王樹森教授認為,在精準檢測指導下的進一步分型及靶點檢測是三陰性晚期乳腺癌最為重要的發展方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將有更多高效的靶向治療藥物寫入CSCO BC指南。

    3

    免疫治療——冰火兩重天

    在三陰性晚期乳腺癌治療的紫杉類藥物敏感分層中,Ⅱ級推薦去除了2021版指南中的白蛋白紫杉醇+PD-L1方案;而在紫杉類治療失敗分層中,Ⅲ級推薦新增了化療+PD-1方案。這“一進一出”體現了免疫治療在2022版遭遇的“冰火兩重天”局面,這也是相應證據變化的體現:

    對于免疫治療,乳腺癌并非特別適用的癌種,但三陰性乳腺癌是當中最為適合的乳腺癌亞型。而基于當前證據,PD-1單抗和PD-L1單抗在三陰性晚期乳腺癌治療領域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隨著一系列國內研究的推進和藥物可及性的提高,我們可以預見免疫治療會在不久的將來寫入CSCO BC指南的Ⅰ級推薦。

    4

    ADC類藥物——未來已來

    如果說ADC藥物對于2021 CSCO BC指南來說是“未來可期”,那對2022版指南而言則是“未來已來”。在2022 CSCO BC指南的紫杉類治療失敗分層中,Ⅱ級推薦新增了ADC類藥物戈沙妥珠單抗。

    早期基于Ⅰ/Ⅱ期試驗綜合分析結果,導致戈沙妥珠單抗在國外的快速獲批;而隨后的ASCENT驗證臨床研究顯示,戈沙妥珠單抗相較化療,PFS和OS均有顯著改善。

    ASCENT是一項全球性隨機Ⅲ期試驗,旨在比較戈沙妥珠單抗與單藥化療對復發或難治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入組了468例患者,主要終點為未腦轉移患者的PFS,次要終點包括OS、ORR、安全性。

    結果發現,戈沙妥珠單抗與化療的中位PFS分別為5.6月和1.7月(HR=0.41;95% CI,0.32-0.52;PP<0.001),中位OS分別為12.1月和6.7個月(HR=0.48;95% CI,0.38-0.92;P<0.001 ),ORR分別為35%和5%。

    3級或以上治療相關AE包括:中性粒細胞減少(戈沙妥珠單抗組 vs 化療組:51% vs 33%)、白細胞減少(10% vs 5%)、腹瀉(10% vs<1%)、貧血(8% vs 5%)和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6% vs 2%)。6名患者因AE死亡,但未發生與戈沙妥珠單抗治療有關的患者死亡。

    隨著其在中國橋接試驗的完成以及即將可及,戈沙妥珠單抗必將豐富我國三陰性晚期乳腺癌治療的臨床選擇。目前還有其他ADC藥物針對三陰性晚期乳腺癌的研究正在進行,期待越來越多ADC類藥物進入三陰性晚期乳腺癌的臨床實踐!


    專家簡介

    王樹森教授

    •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乳腺癌單病種首席專家
    • 內科乳腺病區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 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質控專業委員會委員
    • 中國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專家委員會委員
    • 國家衛健委乳腺癌合理用藥指南專家委員會委員
    • 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 中國臨床腫瘤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委員會青委會副主任委員
    • 廣東省抗癌協會化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 廣東省胸部腫瘤防治研究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 廣東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廣東省醫師協會乳腺專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參考資料:

    [1].Yuan P, Hu X, Sun T, et al. Eribulin mesilate versus vinorelbine in women with locally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J]. Eur J Cancer. 2019;112:57-65.

    [2]. Zhang P, Sun T, Zhang Q, Yuan Z, Jiang Z, Wang XJ, Cui S, Teng Y, Hu XC, Yang J, Pan H, Tong Z, Li H, Yao Q, Wang Y, Yin Y, Sun P, Zheng H, Cheng J, Lu J, Zhang B, Geng C, Liu J, Peng R, Yan M, Zhang S, Huang J, Tang L, Qiu R, Xu B; BG01-1323L study group. Utidelone plus capecitabine versus capecitabine alone for heavily pretreated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refractory to anthracyclines and taxanes: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superiority, phase 3,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Oncol. 2017 Mar;18(3):371-383. doi: 10.1016/S1470-2045(17)30088-8. Epub 2017 Feb 11. PMID: 28209298.

    [3].A.N.J. Tutt et al. Adjuvant Olaparib for Patients with BRCA1- or BRCA2-Mutated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2021;384:2394-405.

    [4]. Bardia A, et al. Sacituzumab Govitecan in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2021 Apr 22;384(16):1529-1541.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