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非小細胞肺癌(NSCLC)新輔助治療領域終于迎來變革——3月4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正式批準了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的NSCLC免疫新輔助適應癥。作為全球第一個在NSCLC新輔助治療領域獲批的免疫腫瘤治療藥物,納武利尤單抗改變了可切除NSCLC的治療格局。
該批準是基于CheckMate-816臨床研究1的結果,這是目前首個以免疫療法為基礎在可切除NSCLC術前治療中取得陽性結果的III期臨床研究,主要研究終點包括病理完全緩解(pCR)和無事件生存期(EFS)。在去年的AACR年會上,pCR數據驚艷亮相,力壓化療十余倍(24% vs 2.2%)。
此后,該研究的另一個主要研究終點EFS也捷報頻傳。就在今晚,EFS詳細數據將以口頭報告的形式在2022年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年會新輔助和圍手術期免疫治療臨床研究全體會議上公布。以免疫為基礎的聯合治療在新輔助階段是否能夠顯著改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EFS?pCR和EFS之間是否存在關聯?北京時間4月11日23:15- 4月12日01:15,讓我們拭目以待!
對此,醫脈通特邀CheckMate-816中國國家協調員、全球研究指導委員會成員、天津市肺癌診治中心主任王長利教授進行訪談,帶領我們一起解析并展望免疫新輔助治療在早期肺癌領域的價值及未來發展趨勢。
CheckMate-816是一項隨機、開放標簽、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與單用化療相比,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用于可切除NSCLC(Ib-IIIa期)患者新輔助治療的療效,不論PD-L1表達水平。主要研究終點是pCR和EFS,次要終點包括總生存期(OS)、主要病理緩解(MPR)以及至死亡或遠處轉移的時間(圖1)。
圖1:Checkmate-816 研究設計
2020年,CheckMate-816研究主要研究終點pCR率先撞線,數據顯示,在意向性治療(ITT)人群中,術前接受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新輔助治療的患者pCR率達24.0%,而單用化療組僅為2.2%,免疫新輔助治療的pCR率高出了十多倍(比值比 [OR] 13.94;99% CI: 3.49-55.75; p<0.0001)(圖2)。
圖2:納武利尤單抗+化療 vs 化療作為新輔助治療的pCR率
這令大家對該研究的另一個主要終點EFS有了更高的期待。根據目前已經披露的數據,EFS也頗為搶眼。數據顯示,與單用化療相比,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新輔助治療能將患者的中位EFS延長50%以上。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組的中位EFS為31.6個月(95% CI: 30.2-未達到),而單用化療組為20.8個月(95% CI: 14.0-26.7),免疫新輔助治療組患者的疾病復發、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了37%(HR 0.63; 95% CI: 0.45-0.87; P=0.0052)。總生存期的預設中期分析也顯示出了積極的早期獲益情況:HR 0.57(95% CI: 0.38-0.87)
王長利教授談到,可切除NSCLC的圍手術期治療對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術前新輔助治療,而免疫治療在新輔助治療中具有重要地位。CheckMate-816研究顯示,無論患者PD-L1表達水平如何pCR和EFS均有改善,患者有望在疾病早期就能從中獲益,并最終實現總生存期(OS)改善的終極目標。
3月16日,NCCN更新了NSCLC指南,將納武利尤單抗與含鉑化療增加到新輔助全身治療,可見這種治療足以改變早期肺癌的治療模式。值得注意的是,CheckMate-816研究中,中國患者占比較多(25%),對于中國的臨床實踐將具有重要意義。
手術結局方面,與單用化療相比,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組患者實現了四個“更高”,接受根治手術(83% vs 75%)比例、達到影像學降期(31% vs 24%)比例、肺葉切除術(77% vs 61%)比例以及實現腫瘤完全切除(83% vs 78%)的比例均高于化療組。兩組中大多數患者在研究方案規定的時間內接受手術,且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相比化療并不會增加術后并發癥的風險(表1)2。
表1:納武利尤單抗+化療 vs 化療作為新輔助治療患者的手術情況
王長利教授指出,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并不會影響后續手術的進行,并且,外科手術技術發展到今天,手術難度是否增加并不是影響新輔助治療策略選擇的主要因素。臨床應當更加關注新輔助治療方案對于治愈率的影響,這是十分關鍵的一環。
早期癌癥的最終治療目標是防止疾病復發,同時努力為患者尋求治愈的方式。對于可切除的NSCLC患者,單靠手術是不夠的,“以手術為中心的綜合治療”是目前的治療理念。免疫新輔助治療在縮瘤降期、降低手術難度的基礎上,降低術后疾病復發、進展或死亡風險,這種全方位的治療獲益,足以變革可切除NSCLC的治療格局,免疫新輔助治療也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對于免疫新輔助治療的探索方向,王長利教授認為,一是需要實現真正的全程管理,在完成術前免疫新輔助治療方案后,術后免疫輔助治療應該如何進行,特別是基于病理結果判斷的免疫新輔助療效如何制定免疫輔助治療方案,是值得探討的問題。二是免疫新輔助治療優勢人群的篩選,目前的生物標志物篩選作用并不十分明確,圍繞這一方面研究者也開展了大量的工作,期待后續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Patrick M. Forde, et al. Abstract CT003: Nivolumab (NIVO) + platinum-doublet chemotherapy (chemo) vs chemo as neoadjuvant treatment (tx) for resectable (IB-III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in the phase 3 CheckMate 816 trial. Cancer Res 1 July 2021; 81 (13_Supplement): CT003.
2. Jonathan Spicer, et al. Surgical outcomes from the phase 3 CheckMate 816 trial: Nivolumab (NIVO) + platinum-doublet chemotherapy (chemo) vs chemo alone as neoadjuvant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1 39:15_suppl, 8503-8503.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