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愛硒健康網丨癌癥腫瘤治療助手

    JCO:內乳淋巴結放療可提高淋巴結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總生存率;國產PI3Kα/δ雙重抑制劑被CDE納入突破性療法 | 腫瘤情報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每天1分鐘,給你腫瘤圈內的專業“談資”!

    要點提示

    1.J Clin Oncol:淋巴結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內乳淋巴結放療后8年總生存率提高

    2.J Clin Oncol:塞利尼索可明顯改善晚期難治性脫分化脂肪肉瘤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

    3.新藥:國產PI3Kα/δ雙重抑制劑被CDE納入突破性療法

    4.新藥:國內首個CD3/CD22雙抗獲批臨床

    01

    JCO:淋巴結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內乳淋巴結放療后8年總生存率提高

    近日,一項來自丹麥的耗時長達15年的乳腺癌組織內部乳腺結節研究隊列的長期結果發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淋巴結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內乳淋巴結放療(IMNI)后8年總生存率(OS)提高。

    研究發表截圖

    2003-2007年期間,這項全國性的前瞻性隊列研究根據腫瘤的偏側性,將淋巴結陽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分配給接受或不接受IMNI的輔助放射治療。3089名女性分別被分配到接受IMNI治療組(右側,n=1491)和不接受IMNI治療組(左側,n=1598)。主要研究終點是OS,次要終點是遠處轉移和乳腺癌死亡率。

    研究結果顯示,中位隨訪時間為14.8年,有589名接受了IMNI治療及701名沒有接受IMNI治療的患者死亡。兩組患者的15年OS率分別為60.1%和55.4%(校正后的HR=0.86,95% CI:0.77-0.96,P =0.007)。接受和接受IMNI治療組患者的15年內發生遠處轉移的風險分別為35.6%和38.6%(校正后的HR=0.88,95% CI:0.79-0.99,P = 0.04)。接受IMNI治療組患者的15年乳腺癌死亡率為31.7%(n=467),而不接受IMNI治療組患者的15年乳腺癌死亡率為33.9%(n=537)(校正后HR=0.88,95%CI:0.78-1.00,P = 0.05)。

    該研究表明,在接受IMNI治療或不接受IMNI治療的淋巴結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中,IMNI治療降低了乳腺癌遠處復發和死亡的風險,從而改善了長期生存率。

    02

    JCO:塞利尼索可明顯改善晚期難治性脫分化脂肪肉瘤患者的PFS

    塞利尼索在臨床前模型和一項針對去分化脂肪肉瘤(DD-LPS)患者的I期研究中觀察到了抗腫瘤活性。近日,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線發表了一項SEAL研究,評估了塞利尼索對既往接受過藥物治療后仍出現疾病進展的DD-LPS患者的臨床益處。

    研究發表截圖

    該研究是一項II-III期、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將12歲或以上、既往接受了2-5種治療的晚期DD-LPS患者(n=285)隨機分配(2:1)到接受塞利尼索治療組(60mg;n=188)或安慰劑組(n=97),每周兩次,6周為一個周期(允許交叉)。主要研究終點是無進展生存期(PFS),接受至少一劑治療的患者被納入安全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塞利尼索組患者的PFS明顯延長(中位PFS:2.8個月 vs 2.1個月,HR=0.70,單側P=0.011)。下一次治療兩組患者中位PFS分別為5.8個月和3.2個月(HR=0.50,單側P<0.0001)。在交叉治療的情況下,OS沒有觀察到差異。

    安慰劑組與塞利尼索組患者所有等級的治療突發不良事件是惡心[80.7%(n=151)vs 5.9%(n=11)]、食欲下降[60.4%(n=113)vs 7.5%(n=14)]和疲乏[51.3%(n=96)vs 6.4%(n=12)]。塞利尼索組和安慰劑組分別有4例(2.1%)和3例(3.1%)患者死亡。探索性的RNA測序分析發現,與安慰劑相比,CALB1的表達缺失與塞利尼索治療的PFS延長相關。

    該研究表明,與安慰劑相比,晚期難治性DD-LPS患者使用塞利尼索可以改善PFS,并縮短下一次治療的時間。仍需對CALB1的表達進行前瞻性驗證,以將其作為塞利尼索在DD-LPS治療中的預測性生物標志物。

    03

    新藥:國產PI3Kα/δ雙重抑制劑被CDE納入突破性療法

    4月8日,中國生物制藥發布公告,集團自主研發的創新藥“TQ-B3525”已被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名單,適應證為既往至少二線治療失敗的復發/難治濾泡性淋巴瘤。

    TQ-B3525是一款新型、選擇性口服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α/δ抑制劑。研究表明,PI3K與腫瘤關系密切。TQ-B3525屬于PI3K催化亞基α/δ雙重抑制劑,它既可以克服單獨抑制PI3Kδ亞基時引起的PI3Kα亞基活性上調導致的耐藥問題,同時與PI3K泛抑制劑相比,又顯著降低了毒副用。

    04

    新藥:國內首個CD3/CD22雙抗獲批臨床

    4月8日,CDE官網顯示,強生的JNJ-75348780 注射液臨床試驗申請獲得批準,用于治療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這是首個在國內獲批臨床的CD3/CD22雙抗。

    CD3分子可以與T細胞抗原受體(TCR)相連,參與T細胞的信號轉導,用于標記胸腺細胞、T淋巴細胞及T細胞淋巴瘤,因此CD3屬于T細胞的招募靶點,也是免疫治療治療策略下的新藥開發熱門靶點。CD22限制性地表達于成熟B細胞和大多數惡性B淋巴瘤細胞表面,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和B細胞惡性腫瘤治療的熱門靶點之一。

    參考文獻:

    [1]Thorsen LBJ, et al. J Clin Oncol. 2022 Apr 8:JCO2200044. doi: 10.1200/JCO.22.00044.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394824.

    https://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2.00044

    [2]Gounder MM, et al. J Clin Oncol. 2022 Apr 8:JCO2101829. doi: 10.1200/JCO.21.0182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394800.

    https://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1.01829

    [3]https://mp.weixin.qq.com/s/wg3KzJHLQIt3oqMOm8rqhQ

    [4]https://mp.weixin.qq.com/s/vc7MfbZgz3vQj–yuOcEEw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

    分享到:更多 ()

    評論 搶沙發

    • 昵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
  • <xmp id="kkgi4">
    <td id="kkgi4"><kbd id="kkgi4"></kbd></td>
  • <td id="kkgi4"></td>
  • <table id="kkgi4"><noscript id="kkgi4"></noscript></table>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