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教授畢業于浙江醫科大學,品學兼優留校做老師,后出國留學,進入到大型醫藥公司,從事癌癥相關科學研究三十余年,研究成果用于臨床,給晚期腫瘤病人帶來生的希望,2010年退休回國頤養天年。
放下繁忙的工作,平淡快樂過上晚年生活,天有不測風云,人有禍兮旦福,都認為醫生不得癌,醫生也是普通人,樓教授不幸在2017年患上肺癌,倒在了自己最熟悉的研究領域。
他重回美國,利用自己的所學豐富知識,找到全美頂尖醫生,去到最好的醫院,用最先進的藥物,最終卻無力回天,從患癌到去世,僅僅一年。為什么玩鷹人卻死于鷹?在各方面條件都優,卻只生存一年,只因為忽視,沒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到了晚期神仙也無奈,何況人呼。
作為一位從事醫藥研究三十年的教授,深感悔恨,悔的是不重視身體,恨的是忽視健康,彌留之際,留下長文,講述自己的患癌故事,警示后人警醒關注健康,遠離癌癥。
2017年年初,樓教授出現咳嗽,咳痰,偶爾胸痛,喉部癢,咳出幾口痰感覺沒事了,認為氣管不好,小病小災沒有事,沒當回事,持續咳嗽幾個月后,咳嗽逐漸加重,持續時間越來越長,用力的咳嗽才能把痰咳出來,痰液也逐漸多了起來,家人勸他到醫院看看,但他不以為然,認為只是個咳嗽,身體其他部位沒有不適癥狀,還加強鍛煉強度,天天爬山、跑步、打太極拳等,此時癌癥已在體內發生發展,身體通過咳嗽給人們放出信號,提示人們該注意身體了。
9月初樓教授偶爾咳嗽帶血,去醫院做了胸部CT檢查,結果顯示左肺少量積液、右肺炎癥改變伴心包少量積液,經過消炎治療后,痰液明顯減少,咳嗽減輕,認為是炎癥,再次忽視肺癌的診斷,又一次失去珍療機會。
一個月后做CT復查,CT顯示他的左肺胸腔大量積液,肺門處陰影明顯擴大。各種腫瘤標志物檢查異常,癌胚抗原高達5倍之多,提示患肺癌可能性極大,近幾個月咳嗽,咳痰,咳血,胸痛都是身體提醒我們,這些癥狀罪魁禍首都指向肺癌。
此時樓教授才感覺問題的嚴重性,立即飛往美國到世界最好的癌癥中心“安德森癌癥中心”進行診治,進行全面檢查,CT、核磁共振、PET-CT等一系列后,病理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同時伴有肝、腸,肺淋巴轉移,被證實肺癌晚期。
肺癌晚期5年生存率僅為5%,治療效果極差,已失去手術治療機會,無奈之下采用一種叫免疫治療的方法,這種方法未來可能會成為癌癥治療的突破口,但這種治療方法還處于研究階段,且治療費用極高,一般患者難以承受,特別是副作用大,相信未來通過科學家們的努力,會成為一種治療腫瘤的武器。樓教授通過K劑免疫療法治療后,癥狀有所緩解,身體有所恢復,兩周后卻因副作用停止治療,醫生以毫無辦法,樓教授不無情的判為“死刑”,生命也許只有三個月。
天無絕人之路,柳暗花明,一種靶向藥物的出現給樓教授帶來一線生的希望,他及時用上了“神奇”藥物,服藥后兩周,身體情況明顯變好,CT顯示病灶明顯縮小,咳嗽,咳痰等癥狀減輕,身體日漸恢復,心情愉悅,甚至可以鍛煉身體了,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好景不長,僅過了兩個月病情惡化,肺部腫瘤突然增大近一倍,意味著靶向藥出現耐藥,治療再次以失敗告終,最終于2019年2月15日病逝,享年72歲。
在悲痛之際,也讓我們深深反思,作為一名從事醫藥研究三十年的專家,卻不能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救助自己,是一種悲哀,周圍有那么多頂級專家學者,高端設備,高檔藥物卻救不了自己的命,是一場悲劇,源于粗心大意,盲目自信,是否還有一些無知?一個專家尚且如此,那么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又如何?
也許?或許?生命只有一次,根本沒有也許,更沒有或許,一切都是因果,都是必然。
世上沒有后悔藥,只有從此時此刻做起,呵護好我們的身體,需要停一停,加加油,檢檢修,保保養,莫讓我們身體這部車帶病上路,壞在路上的車如何前行?
有病早看,早診斷,早治療,莫到晚期神仙也無奈。你說呢?
一篇文章希望能帶來一些警示,一個故事希望帶來一些教訓,歡迎討
論。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