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聽人說“雞蛋是發物,生病了不能吃!”還有說雞蛋會致癌,這些說法有道理嗎?
雞蛋是發物嗎?
“發物”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詞語,并沒有一個科學的定義,什么是發物,什么又不是發物,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區分標準。
通常我們認為的發物,是某些富有營養,或者有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引起疾病發作。
雞蛋的營養比較豐富,但是并沒有什么刺激性。每天吃雞蛋的人非常多,但是對雞蛋過敏,或者吃雞蛋吃出問題的人卻很少見,反而是因吃雞蛋而補充了營養的人很多。可見雞蛋并不能歸類到發物里去。
那么吃雞蛋會致癌嗎?
對于雞蛋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并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雞蛋可以致癌,科學家也并沒有發布這方面的言論。
其實現代對雞蛋的成分研究的已經很清楚了。
雞蛋分為蛋清和蛋黃,蛋清煮熟了是白色的,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而且是優質蛋白質,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很多醫生、營養專家推薦大家吃雞蛋,主要就是為了雞蛋里面的蛋清。
蛋黃是雞蛋里面比較特殊的部分,成分很復雜,主要有大約48%的水,32.5%的脂肪,17.5%的蛋白質,還有和2%的礦物質,以及多種維生素等。
蛋黃之所以發黃,不是因為含有脂肪,而是蛋黃中含有葉黃素、玉米黃素以及核黃素,前兩種都是類胡蘿卜素,核黃素屬于B族維生素,對我們的眼睛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蛋黃中的脂肪主要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其中油酸的含量最高,超過一半以上。而油酸正是橄欖油的主要成分,對預防心臟病有相當的好處。
從成分來說,雞蛋的營養十分豐富,對人體有很大的益處,并不是傳言中說的“發物”“致癌”。
需要注意的是,曾經有人用有毒的化學染料來加強蛋黃的顏色,使得雞蛋看起來更加好看,這類雞蛋吃了對人體是有害的。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