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貼敷是一種外治法,類似于貼膏藥,其實大家貼膏藥的時候,把膏藥貼在穴位上面,也可以叫做穴位貼敷。
穴位貼敷治療不同的疾病,用藥和貼敷的穴位是不同的。還是拿膏藥來舉例,我們平時腰腿疼貼的膏藥,一般都貼在疼的地方,我們看膏藥的配方,用的藥大多是舒經活絡、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這些藥,有的還會加一些強筋壯骨補腎的藥。
其實穴位貼敷并不是新的治療方法,這種外治法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但是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中,我們現代人有一些新的認識,根據疾病的特點,制定了新的配方。
在治療腫瘤的時候,我們用藥跟其他疾病是不一樣的,對配方藥物的品種、用量、制作方法,還有貼敷的穴位,都有相對嚴格的要求。
當然,很多醫院都有自己的一些配方,藥物有所區別,但是原理是一樣的。
比如說,我們臨床最常用的是扶正貼,主要作用是益氣養血,大部分的腫瘤患者都可以用。配方中的藥物大多是人參、黃芪、當歸、白術這些補益氣血的藥物,還會加入一些理氣的藥物,比如說枳殼、厚樸、郁金、柴胡這些。
加入理氣的藥主要有兩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是單純補氣血,如果氣血不運動的話,就會形成瘀滯,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療,加入理氣的藥,氣血就能夠運行起來,可以達到更好的補益氣血的效果。我們在用內服的湯藥的時候,也經常會用到這種方法,我們叫做“補而不滯”。因為人體的氣血是一直在運行的,如果氣血運行得不好了,出現瘀滯了,那就容易出現各種疾病,包括我們說腫瘤的發生,這種氣血瘀滯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另一個方面是,穴位貼敷畢竟是外用藥,人體想要吸收這種藥力是比較困難的,加一些理氣的藥進去,推動的力量就會比較大,藥力更容易滲透,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扶正貼制作方法與很多種,但是一般都是用醋調制的,用的輔料有薄荷腦、凡士林、酒精,也有用蜂蠟、冰片的。
貼敷的穴位一般是神闕,也就是肚臍眼,還有氣海、足三里,這幾個穴位都是比較常用的保健穴位,貼敷的時候藥效發揮得也比較好。
除了扶正貼之外,針對癌癥患者經常出現的不同癥狀,還有相應的穴貼,比如胸水、腹水、疼痛、便秘、嘔吐等等。
像我們在化療期間常見的嘔吐癥狀,我們通過應用一些健脾、和胃、止嘔的中藥,緩解這種癥狀,讓我們的消化吸收更好一些,恢復地也能更快。
還有很多中晚期的患者疼痛比較明顯,這個時候就可以用止痛貼。中醫認為疼痛發生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個是不通則痛,一個是不榮則痛。不同則痛就是氣血瘀滯,或者寒邪、熱邪、毒邪等引起的瘀滯,這些病理物質的瘀阻,就會產生疼痛,這也是癌癥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
還有一個不榮則痛,是因為機體的某些部位得不到氣血的濡養而產生的,癌癥患者都存在氣血的不足,尤其中晚期的患者,體質比較弱,所以不榮則痛也是癌痛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止痛貼主要針對的是不榮則痛,通過應用一些理氣、化瘀、散寒的藥物,達到止痛的效果。因為疼痛是一個比較急的癥狀,根據“急則治其標,緩則致其本”的原則,我們要先以止痛為主,所以止痛貼在補養氣血方面的作用是比較弱的。
當然,在止痛的時候并不是不能補養氣血,我們可以通過內服的中藥來加強補養氣血的作用,通過內外合治,達到更好的效果。
此外像胸水、腹水、便秘這些癥狀,也都有相應的穴位貼敷藥方,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腫瘤穴位貼敷所用的穴位是比較謹慎的,常用的是神闕和足三里,其他的配穴像三陰交、陰陵泉、水道、血海、豐隆、涌泉等等。一般不用腫瘤病灶附近的穴位,因為有些腫瘤容易發生潰破,在病灶上貼是不合適的。我們的穴位有“遠治”作用,就是通過遠處的穴位,就可以治療疾病,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刺激腿上的足三里穴治療腸胃病,通過刺激手腕上的列缺穴治療頭和脖子的疾病。通過這種遠治法,不僅能起到治療效果,還比較安全。
穴位貼敷雖然是一種非常簡單方便的治療方法,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能用的。
比如說有的人對貼敷用的紗布、膠帶過敏,貼上之后容易出現紅疹、瘙癢、水泡等等情況,這樣容易過敏的人是不適合貼穴貼的。
還有的人有皮膚的損傷,像有滲出液、有潰瘍的情況,這些部位是不適合貼的,可以換其他的部位。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