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2個月前,首款國產的帶狀皰疹疫苗獲批用于40歲以上人群防治帶狀皰疹感染,最近還放出了疫苗價格。此前,中國大陸地區僅有一款進口的帶狀皰疹疫苗可供選擇。
獲批的新聞在當時刷屏了微博熱搜,但更多的人只是跟風,帶狀皰疹是什么,誰需要誰不需要,國產疫苗上市意味著什么,并不清楚。
一個尷尬的現實是,最迫切需要疫苗的老年人群不會看微博熱搜,而對于把這個話題刷上熱搜的年輕人們,帶狀皰疹疫苗并非為他們準備。某種程度上,帶狀皰疹疫苗本應該是給惡性腫瘤患者的禮物。
帶狀皰疹離你我并不遙遠
帶狀皰疹離我們有多近呢?很多人小時候都得過水痘,帶狀皰疹和水痘都是同一類病毒導致的,稱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在成年人中,這種病毒的感染率高達90%,大街上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人群可能都是感染者。
只是,感染了病毒并不代表一定會出現帶狀皰疹。它在兒童身上表現為水痘,你以為得過了就痊愈了,但事實上,這些病毒悄悄潛伏進了人體神經節里,讓免疫系統難以察覺。等哪天人體的免疫功能下降了,病毒就從神經元細胞里探頭,開始作惡。
因為潛伏在神經節,所以發病的時候往往在身體的一側沿著神經的方向長出成簇的呈帶狀分布的水皰,一般不越過身體中線。又因為病毒喜歡侵犯肋間神經和腰骶神經,所以皰疹常常出現在腰部和胸背部,長輩們形象生動地把這種癥狀稱作“蛇纏腰”或者“蛇盤瘡”。
傳言說,“蛇纏腰”爬滿了一圈,人就一命嗚呼了,這當然是危言聳聽。但這樣的傳言也并非全無道理,只是因果關系要倒過來看。并不是“蛇”纏了一圈人就沒命,而是人在虛弱的時候,容易出現“蛇纏腰”。
惡性腫瘤患者需要帶狀皰疹疫苗
具體哪些人容易得“蛇纏腰”呢?簡單來說:免疫抑制狀態的人群。高齡、創傷、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腎病、發熱、高血壓等)、艾滋病、惡性腫瘤等等都會導致免疫抑制狀態。
惡性腫瘤患者大多是老年人,腫瘤本身會導致免疫抑制,老年人又常常合并其他疾病,再加上治療過程可能造成創傷,debuff疊滿。數據表明,帶狀皰疹的發病率在≥50歲的人群為(2.9~5.8)/1000人年,而血液腫瘤患者的發病率高達31/1000人年。
不僅如此,患上惡性腫瘤,想要活下去就需要積極接受抗癌治療。然而現有的研究顯示,很多抗癌治療也會導致帶狀皰疹發生率增高。首當其沖的就是化療,化療會殺傷人體的免疫細胞,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放療也是類似的原理,放射線會導致身體局部的細胞免疫反應受阻,接受放射性照射的部位比其他部位更容易發生帶狀皰疹。
好消息是,接受PD-1/PD-L1單抗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患者可能更少發生帶狀皰疹,因為免疫治療會把殺傷性T細胞調動起來。不過,如果因為發生免疫相關不良反應而使用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情況可能就相反了。
有人可能覺得帶狀皰疹“不過如此,得了也沒什么大問題”,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還太年輕(字面意思)。帶狀皰疹有著“不死癌癥”的名號,最折磨人的癥狀其實是它的并發癥——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HN)。
PHN的疼痛會持續至少3個月,有些甚至超過1年,疼起來如刀割,如針刺,如電擊,如撕裂,導致患者夜不能寐,無心工作和生活,嚴重的可能導致精神障礙和抑郁。非常不幸的是,這一并發癥同樣更多見于高齡、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60歲及以上的帶狀皰疹患者約65%會發生PHN。
目前,帶狀皰疹尚無特效藥,治療以抗病毒治療和對癥治療為主,療效有限。如此一來,你大概就能理解,為什么說帶狀皰疹疫苗本應該是給惡性腫瘤患者準備的禮物了。
減毒活疫苗還是重組疫苗?
惡性腫瘤患者,特別老年惡性腫瘤患者需要疫苗的保護,但最早上市的疫苗卻不適合用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并且在老年人群的療效不夠理想。
目前獲批的帶狀皰疹疫苗分為兩種:減毒活疫苗和重組疫苗。2006年,默克公司生產了帶狀皰疹減毒活疫苗zoster vaccine live(ZVL)。ZVL疫苗效力的關鍵III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在60歲以上的受試者中ZVL預防帶狀皰疹的總體疫苗效力為51.3%,觀察到年齡相關的疫苗效力明顯衰退現象。目前,ZVL尚未在中國大陸獲批。
2017年,葛蘭素史克公司的重組帶狀皰疹疫苗recombinant zoster vaccine(RZV)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用于預防≥50歲成人帶狀皰疹。RZV的兩項關鍵III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其對≥50歲人群預防帶狀皰疹的保護效力為97.2%,對年齡≥70歲人群的保護效力為91.3%。RZV于2020年6月在中國正式上市。
保護效力的持久性方面,ZVL在7~11年的長期研究中,預防帶狀皰疹的總體疫苗效力為21.1%。RZV接種后4年,對≥50歲和≥70歲人群預防帶狀皰疹的保護效力分別為93.1%和87.9%,與第1年保護效力相當。但在癌癥患者中,帶狀皰疹疫苗的保護效力持續時間是暫時是未知的。
在安全性方面,根據意大利腫瘤醫學協會(AIOM)的觀點,減毒活疫苗用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包括癌癥患者)的風險較高,不建議使用。而歐洲藥品管理局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目前均已批準RZV在18歲以上免疫功能低下或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者中使用。
根據中華醫學雜志去年3月(國產疫苗還未上市時)發布的《帶狀皰疹疫苗預防接種專家共識》,鑒于常見慢性基礎疾病是帶狀皰疹發病的危險因素,接種兩劑次RZV可顯著降低帶狀皰疹的發病率,因此對年齡≥18歲的腫瘤患者在知情同意、權衡利弊下可接種RZV。
綜合來看,重組疫苗似乎更適合惡性腫瘤患者,但接種的費用目前仍較為昂貴。進口重組疫苗需要接種2針,間隔2~6個月,每一針的價格為1598元。是否值得為了百分之幾甚至千分之幾的發病風險而花費超過3000元,需要結合自身的經濟情況仔細斟酌。
惡性腫瘤患者如何接種帶狀皰疹疫苗?
3月初,首款國產帶狀皰疹疫苗放出價格,為每針1369元,但因為是減毒活疫苗,只需要接種一針,總費用不到進口疫苗的一半。并且,這只是一個開始,據報道國內已有多款重組疫苗進入了審評審批,相信不久的將來,腫瘤患者能有更多的疫苗可供選擇。
針對首款國產帶狀皰疹疫苗,網上還難以查到具體的疫苗保護效力數據,以及是否能用于惡性腫瘤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想要接種的患者可以詳細咨詢當地疫苗接種機構。
如果確定要接種帶狀皰疹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根據《中華皮膚科雜志》去年年底發布的《中國帶狀皰疹診療專家共識(2022版)》,對正在發熱者、患急性疾病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患者建議暫緩接種,待恢復或病情穩定后接種。
根據意大利腫瘤醫學協會(AIOM)的實體瘤患者接種帶狀皰疹疫苗專家共識:
- 對于積極治療后>5年的無疾病患者和接受手術不需要額外治療的患者,應按照一般人群的標準來考慮是否接種帶狀皰疹疫苗。
- 目前尚不清楚接受積極治療的患者接種疫苗的最佳時機,優先推薦在抗腫瘤治療開始前2~3周安排疫苗接種。
- 帶狀皰疹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包括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共同接種,但建議間隔2周進行疫苗接種,以避免不良反應(如發熱)累積的風險。
此外,如果不幸已經出現了帶狀皰疹,一定要積極尋求治療。還記得那個折磨人的并發癥——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HN嗎?如果在帶狀皰疹出現的7天內進行有效的鎮痛治療,可以顯著降低并發癥的風險。
在帶狀皰疹發作期間,還要注意和沒有感染過的兒童保持距離,可能會把水痘感染給還沒來得及接種疫苗的孩子。
總結
總之,患上帶狀皰疹有一定概率出現極為痛苦的并發癥,而惡性腫瘤患者是高危人群。但目前帶狀皰疹疫苗仍較為昂貴,是否值得接種需要考慮多方面的情況。期待未來更多質優價廉的疫苗在國內上市。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