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3年10月20~24日,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 2023)于西班牙馬德里召開。ESMO年會是全球久負盛名的腫瘤領域盛會,大會涵蓋基礎研究、轉化研究以及最新臨床研究進展,將為臨床實踐、多學科討論等提供廣闊、卓越的學術平臺。
本次會議上,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張力教授口頭報告了國產首創新藥——EGFR x HER3 雙特異性抗體偶聯藥物(ADC)BL-B01D1 用于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臨床I期研究更新數據(摘要號1316MO),醫脈通編輯將研究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研究背景
BL-B01D1 是一種首創性的新型ADC,由EGFR x HER3雙特異性抗體和新型TOP-I抑制劑通過可裂解連接體相結合而成。該研究旨在探索BL-B01D1 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者在本次ESMO大會上報告I期研究的最新結果。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截至2023年8月17日,該研究共有102例標準治療失敗的NSCLC患者入組,并接受了至少1劑BL-B01D1治療,且療效可評價,其中 EGFR 突變型 40 例、野生型 62 例。
統計數據顯示,EGFR 突變型和野生型 NSCLC 患者的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分別為 8.5 個月(95% CI: 2.8-NR)和未達到(95% CI: 5.6-NR)、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分別為5.6(95% CI: 3.9-9.7)和 5.4 個月(95% CI: 4.0-6.8)。
存在/不存在中樞神經系統(CNS)轉移患者的療效
EGFR 突變型 NSCLC 患者的療效
EGFR 野生型 NSCLC 患者的療效
此外,研究者還將安全性分析范圍擴大到所有實體瘤患者,目前納入的患者為 369 例,BL-B01D1 治療的主要不良反應(≥ 3 級 TRAEs 發生率均超過 20%)為血小板減少、貧血、白細胞減少和中性粒細胞減少。出現 了1 例 2 級間質性肺疾病 (ILD),經激素處理 3 天后好轉,未影響患者后續用藥。
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1.L. Zhang et al. BL-B01D1, a first-in-class EGFRxHER3 bispecific antibodydrug conjugate,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Updated results from first-in-human phase I study. 2023 ESMO 1316MO
撰寫:Squid
審校:Babel
排版:Squid
執行:Uni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臺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臺發布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于了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臺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臺對發布的內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處理。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