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ioncologyGI
根據發表于JAMA Surgery的一項法國隨機試驗5年事后分析結果,與開放食管切除術相比,混合微創食管切除術(HMIE)——即開胸加腹腔鏡胃微創游離術——與改善食管癌的長期生存率相關。研究人員推測,這種差異可能是由于HMIE減少了術后并發癥。
該研究為法國多中心、開放標簽隨機對照Ⅲ期MIRO試驗,于2009~2012年在法國13個中心進行,共納入207例受試者,其中,85%(175例)為男性,平均年齡61歲(范圍23~78歲)。中位隨訪58.2個月(95%CI:56.5~63.8)。
研究顯示:
- 盡管總生存(OS)和無病生存期(DFS)在HMIE和開放食管切除術兩組具有可比性,但HMIE組的5年OS率顯著好于開放食管切除術組(59% vs. 47%;HR=0.71;95%CI:0.48~1.06)
- 兩組的5年DFS率分別為52%和44%;HR=0.81(95%CI:0.55~1.17)
- 多變量分析顯示,主要的術中和術后并發癥以及主要的肺部并發癥是OS降低的獨立危險因素:HR分別為2.21(95%CI:1.41~3.45;P<0.001)和1.94(95%CI:1.21~3.10;P=0.005)。
- 同樣,多變量分析顯示,DFS是全部術中和術后并發癥(HR=1.93,95%CI:1.28~2.90,P=0.002)以及主要肺部并發癥(HR=1.85,95%CI:1.19~2.86;P=0.006)的危險因素。
- 當比較有和沒有嚴重術后后遺癥的患者的腫瘤預后時,無嚴重并發癥的患者的OS和DFS在統計學上有顯著改善,盡管HMIE本身與OS或DFS的增加并非獨立相關。
評論
研究人員解釋,有假設認為,術后并發癥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會誘導更大的全身炎癥反應,導致活性腫瘤細胞的增殖和轉移潛能的增加,以及化療耐藥性的增加。另一種假設是微生物組的變化可能會減少疾病的復發。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最初的MIRO試驗方案并不是為了分析長期結果而設計,這可能存在其他與OS和DFS降低相關的因素;由此產生的統計能力不足可能是HMIE與生存率沒有直接聯系的主要原因。
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癥中心的Katherine D. Gray和Daniela Molena在隨刊評論中指出,該研究的失誤之處在于,盡管多變量分析表明手術方法并不是OS和DFS的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但研究仍斷言HMIE本身與生存改善相關的原因是由于減少了并發癥。此外,研究報道了HMIE患者中位OS和DFS的改善,但差異并未達統計學意義。這項研究未發現兩組在生存方面的差異,且并未對復發進行競爭性風險分析。
評論人員雖然認為圍手術期發病率可能影響長期預后,但是,該研究中的生存分析比較混亂,尚存不足,而且該試驗的結果并沒有顯示HMIE組較低的并發癥發生率與生存獲益之間的關系。
來源
1.Nuytens F, et al. Five-year survival outcomes of hybrid 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 in esophageal cancer: results of the MIRO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Surg 2021; DOI: 10.1001/jamasurg.2020.7081.
2.Gray KD, Molena D. True, true and unrelated — complications and survival after hybrid 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 JAMA Surg 2021; DOI: 10.1001/jamasurg.2020.7082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