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玩快手的朋友們,或許聽說過快手抗癌女孩曾佩的故事。
這個來自山東的爽朗妹子,曾在快手平臺上一路記錄自己的抗癌歷程,溫暖又堅強的她,感動了許多網友。
很多人為她送上祝福,但是,病魔無情,2020年2月的最后一天,曾佩還是在濟寧腫瘤醫院離世!只留下了記錄了很多堅強的抗癌瞬間,證明她曾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存在過!
曾佩生前是一位幼兒園老師,從師范學校畢業的她,青春動人,溫柔的性格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歡。原以為日子就會在這樣平淡充實的日夜中度過,然而,26歲這一年,命運給予她多重打擊。
曾佩先是因為乳腺癌,失去了乳房;接著,奶奶和父親等親人相繼離世。而最應該支持她的丈夫,卻在她患癌期間,對她家暴!看似柔弱卻堅強的曾佩憤然離婚,決定獨自抗癌,努力活下去!
曾佩的病情比較復雜,在罹患乳腺癌后與癌魔抗爭的十多年里,她身上出現了九種癌癥,她的甲狀腺、胸骨、胸膜、淋巴結、肝臟、肺部還有大腦都出現了癌癥。
身邊沒有親人陪同抗癌,癌痛最嚴重的時候沒有人關心,曾佩用了所有勇氣,微笑著面對這一切磨難和傷痛!
也許在快手上開設賬號成為了獨自抗癌的一個轉折點,曾佩在平臺上記錄了自己抗癌的點點滴滴,或許是想在孤單的時候,有一絲慰藉;又或許是想在無力回天的時候,這個世界上仍然有一點關于她的痕跡。
2018年,曾佩在視頻上放出自己在醫院過生日的一段視頻。因為癌癥折磨,她身體消瘦、臉色蠟黃,頭發已經全部掉光了。但是面對鏡頭,她仍然努力微笑,淡然地說,“35歲,也許,這是我的最后一個生日。”
堅強的模樣讓網友們潸然淚下!許多人送上祝福,為她點贊,有很多人說,還想要陪她過下一個生日。
曾佩收到大家的祝福后十分感動,與癌癥努力抗爭已經消耗了她的體力和聲音,但她仍然努力在視頻中對每一位支持她的網友表示感謝。
她說,與癌痛抗爭的日子里,她經常想要痛哭,每天喝讓人嘔吐的CT顯像劑,將導管插入靜脈,不能離開醫院,這些所有的痛苦,都讓她難以堅持。
但是看到大家溫暖的鼓勵,她還是不想放棄。她的故事也鼓勵了許多癌友和他們的家屬。
然而癌魔無情,這樣美麗的一位大眼睛姑娘,最終還是閉上了她的雙眼,離開了這個殘酷,也有溫情的世界,也沒能再等到她37歲的生日。
患癌后,病人的心境會發生很多改變
除了曾佩以外,其實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個癌癥患者,他們都不是一個個冰冷的癌癥數字,每一個活生生的人,都有他們的癌癥人生故事。
癌癥治療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對于癌癥患者來說,患癌的打擊經常是致命性的,不僅摧殘著身體,對心理的折磨也十分殘酷。
除了像曾佩這樣堅強又頑強的抗癌病人以外,還有更多被病痛折磨的人藏在黑暗中。一般來說,癌癥患者在知道自己的病情后,其心理會有5個階段的變化,分別是:懷疑期、恐懼期、幻想期、絕望期和平靜期。
處于懷疑期時,患者會在心理上強烈否認自己患癌的事實,想不通為什么偏偏是自己患癌,會懷疑診斷結果,懷疑醫護人員,可能還會要求重新診斷,期望得到不一樣的答案。
這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心理,如果患者情緒較為激動,家屬可以用善意的謊言或是委婉地說辭,讓患者慢慢了解病情真相,注意要在說服的過程中讓患者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如果患者不能及時正確認識自己的病情,那么很可能出現驚慌、恐懼,或絕望的心理,有些患者會把這些恐懼負載在行動上,摔砸東西,無故哭泣等。
處于恐懼期的病人十分需要安全感,這時可以讓專業的醫護人員給予安慰。
當患者逐漸接受現實,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幻想,如希望可以出現奇跡,或者有新藥、新手段可以根治自己的疾病。
這種想法有一定積極性,我們要支持患者與疾病抗爭,幫助ta消除恐懼,但要注意謹慎、適度,絕不能助長不切實際的想法。
當各種方法的治療都未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時,病情或許會惡化,如出現嚴重并發癥或癌痛時,患者很容易對治療失去信心。
處于絕望期的患者,表現為易怒、不服從、依從性差,對立性強等,家屬要理解他們的痛苦,安撫他們,適當地幫助他們排解不良情緒。
當一切平靜下來,患者情緒穩定,有些人會積極配合治療,不再對死亡恐懼;也有些人會消極被動地應付了事,一蹶不振。
是好是壞,家屬和醫護人員的態度很重要,這時候要讓患者看得見希望,盡可能地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去做一些感興趣的事,為未來做計劃。
癌癥患者家屬除了積極提供治療條件以外,也應該關注患者本身的狀況。在癌癥患者身體可以承受的情況下,積極采用醫療手段。
如果是身體不允許,則應該讓患者在患病期間,最大程度地提高生命質量。不拋棄,不放棄。
不管是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他人的關懷與愛才是癌癥患者們最需要的。
癌癥患者需要人文關懷
目前,對于癌癥患者的“臨終關懷”日漸走入大眾視野,這是為了專門安慰癌癥臨終病人而設立的。
很多患者的身心倍受癌癥折磨,有的人甚至無法控制基本的飲食和排泄,痛苦不堪,甚至連尊嚴都慢慢舍棄,而如果在去世前,可以帶著尊嚴和他人的關懷,沒有牽掛地離開,是一件十分可貴的事情。
如果我們可以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這些病人,力所能及地為他們提供志愿幫助,那么癌癥病人也會在得到尊重的環境里,擁有最后的體面,對于他們無法治愈的身體,這是心理上的一劑良藥、撫慰劑。
罹患癌癥,生命的奇跡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能獲得。
癌癥病人尤其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為了自己也為了關心自己的家人,積極就醫尋求專業治療,增加身體鍛煉,平衡飲食,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那么癌癥治愈的可能性也會隨之增加,甚至完全治愈也是非常有可能的事。
而對癌癥患者的關愛,則是我們健康大眾尤其需要給予關注的部分。也許正是這樣的互相關愛和幫助,才讓我們這個社會更加和諧。
所以,無論何時,面對癌癥,我們都要堅強面對,積極抗癌。
參考資料:
[1]王龍,張雪等.中國癌癥患者病情知情程度與生活質量焦慮抑郁情緒及尊嚴感的相關性研究[J].河北醫學,2019,25(12):1945-1950.
[2]唐雪苗,吳曉丹,張一恒,張婷,覃惠英.表達性書寫緩解癌癥病人抑郁情緒效果的系統評價[J].全科護理,2019,17(30):3725-3730.
[3]張妹寧,盧幻真.癌癥病人家庭照顧者負性情緒的研究進展[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49):197.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