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單身一時爽,但一直單身未必一直爽!
因為學術界提出了一個相當硬核的脫單理由:單身增加患癌概率,而且單身人士患癌后死亡率更高。
單身人士更容易得癌癥
有人認為單身人士癌癥發病率更高,是因為缺少家人的監督,導致生活更不規律,熬夜、抽煙、喝酒等狀況更多。
但東芬蘭大學對2570名中年男性長達40年的隊列研究表明,調整了年齡、社會經濟地位、生活方式等混雜因素,僅孤獨就會使患癌風險增加約10%。
如果單身再加上不良生活習慣,患癌風險會進一步增加。
已婚的癌癥患者活得更長
除癌癥發病率外,單身人士的癌癥死亡率也更高。
對挪威44萬癌癥患者的研究表明,單身使得男性癌癥患者的死亡率增加17%,女性癌癥患者的死亡率增加5%。
類似地,對美國80萬癌癥患者的研究表明,單身男性癌癥患者的死亡率比非單身患者高出27%,單身女性癌癥患者的死亡率高出19%。
2013年,癌癥頂尖雜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的一篇社論,直接以“婚姻在癌癥治療中的作用堪比化療”為標題。
癌癥為什么歧視單身狗?
1. 負面心理
單身人士不僅需要面對孤獨,還要面對社會輿論,以及更大的經濟壓力、養老壓力。由于沒有固定和信賴的伴侶可以傾訴,導致壓力無法化解,負面情緒堆積,長此以往容易導致焦慮和抑郁。
有研究證實,壓力和抑郁等負面心理影響,以及長期低社會支持等風險因素將增加癌癥的發病風險。
其科學解釋為上述現象造成的情緒波動很可能影響到我們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HPA作為我們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主要控制中心之一,其功能異常帶來的內分泌紊亂、免疫應答能力降低和應激反應已經被證實參與了腫瘤的發生、演進以及預后等多個病理過程。
2.不健康行為
相較于非單身人群,單身狀態雖然無拘無束,但是容易沾染抽煙和酗酒等惡習,同時熬夜和飲食不規律在單身人群中也較為普遍。
此外,單身人士身體不適,更多選擇忽視或隱忍。一旦出現明顯的癥狀后再去就醫,往往意味著病情比較嚴重了。而非單身人士,因為有伴侶的關心和提醒,就算生病也更能做到早診早治。
3.缺乏照護
非單身人士生病后,其伴侶也會主動學習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并且,非單身人士治療過程中,也能得到伴侶的關心和照料。
而單身人士既要獨自消化患病后的不良情緒,又要獨自處理治療相關的一系列問題。
看來這些研究的確給我們提了個醒,單身人士更應該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一定記住要定期進行腫瘤篩查啊。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