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的李大爺深夜突然醒來,他察覺到左邊一側肢體都無法動彈,想說話,卻一直咿咿呀呀發不出有意義的句子,最后只能用右手拍打老伴,把老伴喚醒。老伴孫姨看情況不對,趕緊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經過一系列檢查,醫院判斷李大爺為急性腦梗死。原來李大爺有20多年高血壓史,10年糖尿病史,但一直擔心藥物有副作用,因此只會在感覺到頭暈時候才用藥。由于長期不規律用藥,最終導致了李大爺的這次意外。
一、為啥中國腦梗塞患者越來越多?
腦梗很多人都不陌生,它還有一個俗名,叫“中風”。
腦梗的發病機制主要是形成腦血栓、腦栓塞以及腔隙性腦梗死。其發作主要集中在45~70歲人群,其中以急性腦梗死最常見,占中國腦卒中總數的69.6-70.8%。
我國是腦梗發病大國,據2018年發布的《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顯示,四十歲及以上發生腦梗的病患有1200多萬人,每年由于腦梗導致喪失性命的人數達190多萬人。且這個數字近年來仍穩步攀升。
為何我國腦梗患者居高不下?這可能與廚房中“隱藏炸彈”有關。這些調味品,長期攝入超標,很有可能會增加腦風發病風險。
- 食用油:喜歡吃油炸、紅燒等食物的人群,長期攝入太多的食用油,會導致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膽固醇等占比都顯著提升,從而增加腦梗發作幾率。
- 食用鹽:喜歡重口味的人,攝入過量的鹽,游離的鈉離子就會滯留在人體,從而誘發血管平滑肌細胞腫脹,進而血壓升高。
- 白砂糖:用白砂糖調味,可以讓菜色更加鮮美,但過度攝入糖,會影響身體血糖水平、胰島功能,還會誘發血脂升高,導致血液粘稠、腦組織缺血,進而誘發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
二、腦梗死的4個前兆信號要注意
腦梗發病較急,很多人由于忽略早期信號,往往在發作后,才被診斷出為急性腦梗。健康管理師、中華中醫藥學會慢病管理分會委員宋添力表示,在腦梗發病前一段時間,一般會有這幾個征兆:
1、身體疲勞
經過一夜睡眠,身體還是感覺到疲勞、乏力,或是不停在打哈欠,說明患者出現了腦中樞缺氧的現象。大約80%的患者會出現這種先兆現象,在發病的一周前表現更為明顯。
2、經常頭暈
無緣無故出現頻繁頭暈,且持續性疼痛,此時就需要更加注意。
3、眼前發黑
當腦部血流不暢,或一些小的血栓經過視網膜動脈使其出現暫時性的缺血,容易導致一過性眼前發黑。
4、肢體、手足、唇舌等麻木
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一側手臂麻木、失去知覺,同時伴有頭暈頭痛、視線模糊等。
一旦出現腦梗,就意味著要與時間賽跑。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馬青峰表示,腦梗救命黃金期是4.5小時,當出現“120”癥狀,哪怕不嚴重,也要及時就醫。
- 1:代表一張臉,一側口角不能動或有下垂;
- 2:雙臂平舉堅持10秒,如果10秒內有一側肢體下垂,暗示腦梗;
- 0:聆聽,說話口齒不清,無法表達意思。
三、中老年人晚飯后,要少做5件事
誘發腦梗的因素有多種,尤其是飯后這些行為,很可能會危害心腦血管健康:
1、飯后久坐
很多人吃完飯就會癱坐在沙發上,久坐不動,不利于血液循環,且容易增加高血脂及肥胖風險,最終增加腦梗發生風險。
2、飯后生氣
飯后情緒激動,會導致血壓迅速升高,心率變快,影響胃腸道消化吸收,以及血管無法正常工作。
3、飯后抽煙
人體進食之后,食物需要消化,血流比平常要快。這個時候吸煙,香煙的有害物質會隨著血液流向各處,容易傷及胃、腸道,還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4、飯后馬上睡覺
剛吃完飯的時候,胃里的飽腹感是非常強的,這個時候馬上睡覺,會對人體代謝產影響,從而減緩血液循環速度。
5、飯后馬上洗澡
飯后大量血液積聚在胃部,流向其他器官的血流減少。若此時馬上洗澡,肌肉和皮膚會膨脹,人體血流量將增加,血液流動速度加快,血管突然收縮,容易導致腦梗發生。
要想遠離腦梗,就要在生活中有所規避,生活中以清淡飲食為主,飯后也要注意某些行為不能進行,戒煙酒,保持適量運動,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腦梗或許就會遠離。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