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一:40年抗癌經歷,自學中醫調理
我姓李,河北廊坊人,曾經是一位媒體工作者。年輕時患有結腸癌,如今已有40年的抗癌歷程。想要和大家分享我的抗癌經歷。
在那個醫學不發達的年代,患上結腸癌病是很難治療的,當時我倍感絕望,也曾痛恨命運的不公,想不明白為什么自己會得這個病。經過一段時間的低迷后,我在家人的鼓勵與支持下積極接受治療,6次結腸手術,讓我的結腸只剩下四分之一。
盡管手術非常成功,我還是擔心結腸癌會復發,因此我開始自學中醫,每天一有空就到圖書館翻閱資料,在網上買中醫相關的書閱讀。書上建議癌癥患者可適當運動,我就去自學了太極拳和氣功,晚上吃完飯就到公園鍛煉,一套氣功做下來,感覺全身暢通很多。
我覺得自己現在生活的如此健康,與服用中藥也有很大關系。在5次手術治療后,我選擇了中醫療法,此后沒有再做過靶向治療或放療。
在40年的抗癌過程中,一些癌癥朋友相繼離世,這時刻提醒著我堅持服用中藥、堅持鍛煉。
在自學中醫的過程中,我越來越明白中藥的調理作用以及對病情的控制作用。我的經驗是:判斷中藥有沒有療效,喝上幾個療程再來看,病情明顯得到控制,那便是有效。
最后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服用中藥雖有效,但“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習一些預防癌癥、保健身體的知識,在身體發出異常信號時能夠盡早發現,及時治療。
患者二:不重視身體發出的癌癥信號,最后演變成結腸癌
我今年29歲,大學畢業后在北京一家知名互聯網公司上班。大家都知道,互聯網公司是典型的996,再加上我擔任的崗位是市場運營,經常需要在別人休息的時候參加各種應酬,導致自己的作息、飲食都很不健康。
有一年夏天,我常感覺到腹痛,大便次數也突然增多,大便有出血的情況。開始時我并沒有在意,以為只是冷飲喝多了。時間一長我才發覺不對勁,我先是咨詢了做醫生的朋友,朋友說可能是消化道出血或者是腫瘤。我趕忙到醫院做了檢查,最后確診了結腸癌。
那個時候我正在為競爭市場運營總監而拼命做業績,在業績做到部門第一、即將迎來事業巔峰時卻不得不休假到醫院進行手術。我當時失落極了,但3次手術、4次化療讓我意識到,沒有了健康的體魄,事業做出成績也是沒用的。
做完手術后開始吃中藥調理,同時在網上找了一些中醫調理身體的課程,開始自學。學習過程中我被中醫的魅力所折服了,同時也明白了合理的飲食,規律的作息對身體的影響之大。在接觸了中醫治療后,我感覺身體比患癌前還要健康,吃嘛嘛香。
我想通過自己的經歷,告訴各位:一定要重視身體發出的癌癥信號,不要當成小事情。患了癌癥并不可怕,我們應該理性地、平靜地看待癌癥,在發現身體異常后積極干預和治療。選擇中醫還是西醫,要看自己的情況適合哪種方式,不要盲目跟風,導致病情更加嚴重。正如李忠教授所提倡的,“癌是一種狀態,要想預防和控制癌癥,就必須改變癌狀態,改變產生癌細胞的癌環境。”
其實,遺傳、飲食、情緒等因素都有可能會增加結腸癌風險,任何一個微小的環節都應該注意。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