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阿姨在三個月前被確診為宮頸癌,且已經發展到中晚期,拿到診斷結果的她心如死灰,在醫院大廳坐了許久。
當時有一個“好心人”見吳阿姨臉色不對,過來詢問她怎么回事,得知病情后安慰了她許久。之后還給她推薦了一個“神醫”,說自己之前也患的宮頸癌,在神醫那邊拿中藥吃治好了,這次復查顯示體內已經沒有癌細胞了。她的話令吳阿姨重新燃起了希望,跟著“好心人”去了神醫那,在那開具了2萬元的藥物。
回去吃了一段時間藥后,吳阿姨發現自己的病情并沒有緩解,還越來越嚴重了。打那個好心人的電話打不通,去神醫那發現早就關門大吉了。這才讓吳阿姨意識到被騙了,報警后發現自己不是唯一被騙的……
不少罹患癌癥的患者會病急亂投醫,特別是對中藥會盲目信任,認為中藥無副作用,但中藥真的能治療癌癥嗎?
一、中醫名師得了癌癥,他會用中醫中藥治療嗎?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出生于醫學世家,他本人自1974年開始研究中藥藥理學,是我國中藥藥理學最具影響力的專家之一。除了是醫學專家外,他還有一個身份——癌癥患者,且兩度患癌。
2013年,79歲的李連達院士被確診為胰腺癌,當時主治醫生在猶豫是要進行手術還是保守治療,當時進行手術有極大的風險,很可能會下不來手術臺。但保守治療是采用放化療、中醫藥等聯合治療,這對于79歲的老年人來說,毒副作用太大了。李連達院士在分析了自己的情況下,當機立斷選擇了手術為第一治療方案。所幸手術很成功,術后1年他的身體逐漸恢復了。
好景不長,在2年后李連達院士又被確診為淋巴瘤。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后,這次治療起來相對得心應手。經過詳細的交流,團隊決定為李連達院士進行保守治療,先后共進行了8個療程的化療、23次放療以及中藥治療,成功將病情控制住,李連達院士又一次死里逃生。
二、院士坦言:中藥不能根治癌癥,咱不能吹牛!
在2次患癌經歷中,李連達院士的治療方案包括有西醫、中醫治療,那到底哪種治療方案好呢?
對此,李連達院士認為西醫和中醫的治療側重點不同,西醫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消滅癌細胞,也就是去邪。而中醫治療主要是以扶正為主,目的是為了提升患者免疫力,讓自身身體素質提高去對抗癌細胞。
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單獨使用西醫或中醫都難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甚至很多人會夸大中醫的療效,認為西醫能治的和不能治的,中醫都能治好,甚至認為中醫可治愈癌癥。
但李連達院士表示這個說法并不科學,這個牛真的吹大了,到目前為止中藥并沒有根治癌癥的力量,但它可作為輔助用藥,配合西醫治療癌癥,可起到理想的抗癌效果。
三、得了癌癥,中醫治療到底靠不靠譜?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林麗珠教授表示,目前治療腫瘤主要是采用多學科聯合治療,包括手術、放化療、免疫治療以及中藥治療等。
確診癌癥后,是否要進行中藥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判斷。研究發現,中醫藥對于化療后的維持治療、老年肺癌的治療、靶向/化療等治療帶來的副作用,均有很好的作用。
廣州中醫藥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周岱翰從事臨床研究50年,多次用純中藥治療晚期癌癥患者,其中獲得15~20年以上生存期的患者數量超過了50人。周岱翰教授認為,癌癥需要漫長的治療過程,期間可能需要經歷帶瘤生存的階段。
在這情況下,可以將癌癥看作慢性病,發揮中醫辨證施治的特點,使用中藥來改善患者身體癥狀、提高生存質量,達到延長生存期的目的。
四、醫生提醒:得了癌癥,中醫越早介入越好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主任醫師李忠指出,罹患癌癥后,其實中醫越早介入的效果越好,不建議把中醫作為癌癥治療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同階段使用中醫介入,可起到不同的作用。
1、手術前
本身身體情況好的患者,一般無需在術前進行中藥調理。但對于一些身體狀態較差的患者,術前使用中藥調理可讓身體更適合手術,減少手術并發癥的產生。
2、手術后
手術會讓患者的身體元氣大傷,此時使用中藥介入可幫助更好地調理身體,加快術后恢復速度、降低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3、放化療期間
我們都知道,放化療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很多的副作用,通過中藥的介入可減少患者的身體不適,減輕副作用。
4、康復階段
中醫介入可在康復階段幫助患者提升身體素質,讓康復速度加快,還能降低腫瘤復發的概率。
不可否認的是,中醫在治療很多疾病上有其獨特的優勢,但不能盲目迷信中醫,患病后還是要根據專業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