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網友發出靈魂拷問,有多少人會無意識咬自己嘴巴里的黏膜,甚至越咬越上癮。這一話題得到了眾多網友關注。
小編采訪河南省腫瘤醫院頭頸甲狀腺外科專家,得到的答案竟然是:腮幫肉肉反復被咬,最好是早點從源頭解決,不然可能演變成口腔癌!
絕不是危言聳聽
河南省腫瘤醫院頭頸甲狀腺外科副主任杜偉介紹,這種不良的行為習慣,還被稱為“咬頰癥”。
反復習慣性地咬頰會引起口腔黏膜慢性損害,起初一般表現為口腔內黏膜表面上輕度突起的白色斑片。久而久之,范圍增大且伴有表層上皮呈碎片狀剝脫,患者會有粗糙感和脫皮感等輕度不適,時間長可能會發生癌變。”習慣性咬頰多見于牙體破壞、牙齒不良修復體、偏側咀嚼和精神壓力等。
口腔黏膜的慢性損害,導致口腔黏膜的慢性炎癥持續存在。在炎癥的刺激下,一些細胞處于增生狀態,可能對酒精、煙草和檳榔等致癌物更加敏感,可由黏膜上皮的單純增生變為不典型增生,從而大大增加口腔癌發生的可能性。
杜偉團隊張曉軍、吳俊福醫生表示,除了“咬頰癥”外,這些原因也是誘發口腔癌的因素:
口腔癌的主要危險因素是吸煙和酒精,而且這兩個因素具有很強的協同作用。
在印度、東南亞和中國等地區,口腔癌的另一個主要危險因素是咀嚼無煙煙草,尤其是用含檳榔殼和氫氧化鈣(石灰)的煙葉,檳榔殼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專家組宣布為公認的致癌物。在印度,幾乎50%的男性和超過90%的女性口腔和口咽癌患者咀嚼無煙煙草。
檳榔在我國主要產于廣東和云南,在我們某些地區會將果實作為一種咀嚼嗜好品。隨著檳榔堿和粗糙的檳榔渣不斷刺激口腔黏膜,會逐步發展為潰瘍,反復刺激會發生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癌前病變。
不正規的金屬假牙、壞死斷裂的殘冠等,如同鋒利等刀片,反復對舌或頰黏膜等口腔黏膜造成割裂損傷,長期的刺激可誘發口腔癌。
HPV(人類乳頭狀瘤病毒),尤其是在宮頸和皮膚中具有公認的高度致癌潛能的基因型,例如HPV16和18,在口腔癌中也有不同的發現。目前研究認為,HPV感染是一小部分口腔癌和40%以上口咽癌的病因學因素。
除此之外,還有內因,也就是遺傳易感性或基因不穩定性,目前研究認為口腔癌不是直接遺傳的,但有一定的遺傳易感性,也就是說父母罹患了口腔癌,兒女不一定會得,但發生的可能性有一定提高。另外,人類在不斷的進化的過程中,隨機性的發生基因錯配,也可能導致口腔癌的發生。
怎么預防口腔癌
吸煙和飲酒已經完全融入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甚至是很多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如果做不到完全避免,那就盡可能減少攝入量。
早在 2003 年,世界衛生組織將檳榔列為一級致癌物。我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發布通知,停止利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宣傳推銷檳榔及其制品。另外,我國目前還未有咀嚼煙草的癖好,但建議大家提高認識,控制好奇心,不要咀嚼煙草和檳榔。
保持口腔衛生,如早晚刷牙,進食后漱口,牙線清理牙縫食物殘渣,定期規范洗牙;一旦出現牙齒損害或習慣性咬頰,盡早到正規口腔醫院及時治療,比如調整牙合治療、義齒修復、牙齒矯正等;
避免高溫食物和水的攝入,避免偏側咀嚼,養成雙側交替咀嚼的習慣;
養成健康良好的性行為習慣,降低口腔口咽感染HPV的機會;
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避免長期精神壓力過大,焦慮、緊張、抑郁等。
杜 偉
頭頸甲狀腺外科副主任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兼任河南省醫學會耳鼻咽喉專業委員會委員、省醫學會甲狀腺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省抗癌協會頭頸專業委員會委員、省抗癌協會癌癥篩查與早診早治專業委員會常委。擅長甲狀腺良性惡性腫瘤診治,尤其在甲狀腺癌根治手術方面有很高造詣,擅長喉癌、下咽癌、口腔癌治療。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