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細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起源于淋巴濾泡中的套細胞,屬于成熟B細胞淋巴瘤下的一個亞型。約占全部NHL的3-5%,多為老年發病,平均發病年齡61-68歲,男性居多。
到底什么是淋巴瘤?
怎樣預防淋巴瘤和進行早篩?
這種特殊表現可能提示淋巴瘤
淋巴結是套細胞淋巴瘤最常累及的部位,脾臟、骨髓和外周血也是較常見部位。除此之外,胃腸道和韋氏環是最常見的結腸累及部位。
套細胞淋巴瘤的臨床特征與其他惰性淋巴瘤不同,患者確診的時候多處于高度惡性階段,80%以上結外組織受累,骨髓浸潤很常見。
淋巴瘤最關鍵的一項檢查
淋巴瘤 | WHO第5版淋巴組織腫瘤分類(中英對照最全最實用)
套細胞淋巴瘤主要依據典型的組織形態學特征、免疫表型和/或t(11:14)/CCND1異常來診斷。
典型的免疫表型:
CD5+,CD20+,CD23-/+,Cyclin D1+,CD10-/+
MCL分為三型:
?原位套細胞腫瘤/原位套細胞瘤變(ISMCN):指Cyclin D1陽性的B細胞局限于濾泡套區的內層,但沒有達到MCL的診斷標準,通常是偶然發現的,有時也與其他淋巴瘤共存,可呈播散性表現,但很少出現進展。
?套細胞淋巴瘤(MCL):經典型套細胞淋巴瘤
?白血病性非淋巴結型套細胞淋巴瘤/白血病樣非淋巴結性套細胞淋巴瘤(nnMCL):與經典型MCL相比,大多沒有癥狀,其預后相對更好,主要是外周血、骨髓和脾臟受累/侵犯,很少或者沒有淋巴結腫大。病情發展緩解,但如出現TP53異常,則可進展為侵襲性較高的疾病。
套細胞淋巴瘤 |
|
原位套細胞腫瘤(ISMCN)? |
原位套細胞瘤變 |
套細胞淋巴瘤(MCL)? |
相同 |
白血病性非淋巴結型套細胞淋巴瘤(Leukemic non-nodal mantle cell lymphoma,非淋巴結MCL,nnMCL)? |
相同 |
分期
套細胞淋巴瘤發病時通常即為晚期(III-IV期),結外部位侵犯多見,如胃腸道、韋氏環、骨髓、外周血,常表現為淋巴結腫大、脾腫大、脾內形成瘤塊,骨髓受累超過50%,至少25%的病人有外周血受累。
最全面!各種淋巴瘤分期標準
淋巴瘤治療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實用科普一文全包括
全身增強CT(頸胸腹盆腔增強CT)(I級推薦),PET-CT檢查酌情使用。中樞神經系統受累行MRI檢查。骨髓穿刺和活檢是必要的。
預后指數:應用IPI不能很好地區分評價MCL患者的預后,為此歐洲MCL工作組提出了MIPI,主要包括年齡、ECOG評分、LDH和白細胞這幾項指標。根據評分將患者分為3個組。這個評分系統比較復雜,后來提出了簡化的MIPI,便于臨床操作。簡易套細胞淋巴瘤國際預后評分系統(MIPI)詳見:各種淋巴瘤預后評分表最全匯總:生存率、選擇方案就看它
套細胞淋巴瘤如何治療?
淋巴瘤能治好嗎?該怎么治?
怎么知道治療效果好不好?淋巴瘤療效評價標準請收好!
A 初治患者的一線治療
白血病樣非淋巴結性套細胞淋巴瘤和原位套細胞淋巴瘤由于病情進展緩慢,而且不可治愈,通常參照惰性淋巴瘤的治療原則,沒有治療指征的患者可能不需要馬上開始治療;有治療指征(比如有癥狀,或病情快速進展,或腫瘤負荷非常大),則需要及時治療。
對于需要的初治患者,I/II期患者(該類患者極少見),可考慮局部放療或免疫化療聯合局部放療。
對于II期伴大包塊或III/IV期患者,根據患者年齡(通常以65歲為界)、體能狀態等,將患者分為適合移植組和不適合移植組來進行分層治療。
(一)適合移植的患者,采取誘導治療、鞏固治療、維持治療的治療策略
誘導治療:方案目前仍未達成統一,可選方案包括
?臨床試驗:特別是伴有PT53基因突變的患者,即使接受移植后預后仍較差,因此無論能否移植,首選考慮參加臨床試驗。
?利妥昔單抗聯合大劑量阿糖胞苷化療(R-CHOP/R-DHAP、R-大劑量CHOP/R-大劑量阿糖胞苷、R-HyperCVAD等)
R-CHOP/R-DHAP方案
【R-CHOP方案】
R 利妥昔單抗375mg/㎡,d0
C 環磷酰胺750mg/㎡,d1
H 多柔比星50mg/㎡,d1
O 長春新堿1.4mg/㎡,d1(最大劑量2mg)
P 潑尼松40mg/㎡,d1-5
每21天重復
【R-DHAP方案】
R 利妥昔單抗375mg/㎡,d0
D 地塞米松40mg/d,d1-4(可根據情況酌情調整)
HA 阿糖胞苷 2g/㎡,q12h,d2
P 順鉑100mg/㎡,24h連續輸注,d1
每21天重復
R-大劑量CHOP/R-大劑量阿糖胞苷
【R-大劑量CHOP方案】
R 利妥昔單抗375mg/㎡,d0
C 環磷酰胺1200mg/㎡,d1
H 多柔比星75mg/㎡,d1
O 長春新堿2mg,d1
P 潑尼松100mg,d1-5
每21天重復
【R-大劑量阿糖胞苷方案】
利妥昔單抗375mg/㎡,d0
阿糖胞苷3g/㎡,q12h,d1-2
(超過60歲的患者,劑量下調為2g/㎡)
R-HyperCVAD/R-MA方案
【A方案】
利妥昔單抗375mg/㎡,d1
C 環磷酰胺300mg/㎡,q12h,iv持續2h以上,d2-4
美司鈉 600mg/㎡/d,CTX用藥前1h至最后1次CTX后12h
V 長春新堿1.4mg/㎡(最大劑量2mg),d5,d12
A 多柔比星16.6mg/㎡/d,連續輸注72h,d5-7
D 地塞米松40mg/d,d2-5,d12-15
【B方案】
R 利妥昔單抗375mg/㎡,d1
M 甲氨蝶呤 1g/㎡,d2(亞葉酸鈣解救)
A 阿糖胞苷 3g/㎡,q12h,d3-4(骨髓抑制毒性較重,可根據年齡和體能狀態及病情等綜合判斷后酌情調整劑量)
?R-苯達莫司汀聯合R-大劑量阿糖胞苷
R-苯達莫司汀方案
利妥昔單抗375mg/㎡,d1
苯達莫司汀90mg/㎡,d1-2
每28天重復
(由于苯達莫司汀可能會影響自體造血干細胞采集,準備一線選擇ASCT的時候要注意)
R-大劑量阿糖胞苷方案
利妥昔單抗375mg/㎡,d1
阿糖胞苷 3g/㎡,q12h,d1-2(超過60歲的患者,劑量下調為2g/㎡)
每21天重復
兩個方案交替進行,共6周期。也可以先3周期R-苯達莫司汀方案再給3周期R-大劑量阿糖胞苷方案。
?R-苯達莫司汀
利妥昔單抗375mg/㎡,d0
苯達莫司汀90mg/㎡,d1-2
每28天重復
鞏固治療:
ASCT(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對于可移植的患者,均推薦在誘導治療達緩解后行ASCT作為鞏固。
維持治療:
對于一線治療達緩解的患者,無論能否行ASCT,均可考慮利妥昔單抗維持(375mg/㎡,每8-12周重復一次)。
(二)不適合移植的患者
誘導治療:
?臨床試驗:
特別是伴有PT53基因突變的患者,即使接受移植后預后仍較差,因此無論能否移植,首選考慮參加臨床試驗。
?利妥昔單抗聯合化療(R-CHOP、R-苯達莫司汀、VR-CAP等)
VR-CAP方案
硼替佐米 1.3mg/㎡,d1,d4,d8,d11
利妥昔單抗375mg/㎡,d1
環磷酰胺750mg/㎡,d1
多柔比星50mg/㎡,d1
潑尼松100m,d1-5
每21天重復
?利妥昔單抗聯合來那度胺
利妥昔單抗375mg/㎡,d0
來那度胺 15-25mg,d1-21
每28天重復
?RBA500(利妥昔單抗+苯達莫司汀+阿糖胞苷)
利妥昔單抗375mg/㎡,d1
苯達莫司汀 70mg/㎡,d2-3
阿糖胞苷 500mg/㎡,d2-4
每28天重復(老年體弱患者注意骨髓毒性,可酌情減量)
維持治療:對于一線治療達緩解的患者,無論能否行ASCT,均可考慮利妥昔單抗維持(375mg/㎡,每8-12周重復一次)。
二、復發/難治患者的治療
二級挽救治療可考慮的選擇:
?臨床試驗
?BTK抑制劑(伊布替尼、澤布替尼、奧布替尼)
伊布替尼560mg 口服,每日1次,直至病情進展或不能耐受
澤布替尼160mg 口服,每日2次,直至病情進展或不能耐受
奧布替尼150mg 口服,每日1次,直至病情進展或不能耐受
?伊布替尼+利妥昔單抗
伊布替尼560mg 口服,每日1次
利妥昔單抗375mg/㎡,每周1次,連用4周,此后第3-8周期第1天用藥,隨后第2周期用藥1次,最長2年
每28天重復
?硼替佐米±利妥昔單抗
硼替佐米 1.3-1.5mg/㎡,d1,d4,d8,d11
利妥昔單抗375mg/㎡,d1、8
?伊布替尼+來那度胺+利妥昔單抗
伊布替尼560mg 口服,每日1次
來那度胺 15mg,口服,每日1次,d1-21
利妥昔單抗375mg/㎡,每周1次,連用4周,此后每8周1次
每28天重復
?之前未使用過的無交叉耐藥的化療方案(比如茉達莫司汀±利妥昔單抗)
?伊布替尼+維奈克拉(BCL2抑制劑)
?CAR-T細胞治療:對于免疫化療和BTK抑制劑治療后復發難治患者,可考慮CAR-T細胞治療。
鞏固治療:對于年輕患者,可考慮減低預處理劑量的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
參考文獻《CSCO淋巴瘤診療指南2022》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