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你那個電熱水壺趕緊別用了,我昨天看文章說用它燒水會有錳等重金屬析出,反復燒開還會有亞硝酸鹽,對健康不好。喏,給你看文章。”
“不可能吧,你別聽風就是雨的,這電熱水壺都用了多少年了。”
雖然嘴上這么說,但小芳看完那個文章后心里還是有點害怕,因為里面列出了很多看起來很權威的研究,難道電熱水壺真的不能用了嗎?
一、長期喝電熱水壺燒出的水,不但傷身還致癌?
傳言稱長期喝電熱水壺燒出的水,不但傷身還致癌,其來源可能是其中可能含有亞硝酸鹽、錳元素,這個說法可信嗎?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自來水內本身有一定量的硝酸鹽,在反復燒水的過程中,有部分硝酸鹽可能會轉換成亞硝酸鹽。過量攝入亞硝酸鹽可能會在體內轉化為亞硝胺,這屬于一種明確的致癌物質。
但我們不能拋開劑量談毒性,有研究人員曾對此進行過專門實驗,自來水內的硝酸鹽含量約為0.007mg/L。而自來水燒開1次后亞硝酸鹽含量大約為0.021mg/L、20次為0.038mg/L。
上面這個數值的亞硝酸鹽含量其實是很安全的,符合我國生活飲用水標準的亞硝酸鹽含量應≤1mg/L的規定,所以無需過多擔心。
其次,有人還認為不銹鋼材質的燒水壺內有錳元素,燒水時會讓錳元素析出。人長期飲用這種水后會導致體內錳元素超標,誘發神經損傷,甚至致癌。
實際上,現在市面上的正規燒水壺材質多為304、306不銹鋼,這兩種不銹鋼材質確實都含有錳元素。但錳元素的熔點>1200℃,水的沸點僅有100℃,在正常使用時不會出現錳元素析出。
且本身錳元素也不是也不是有害物質,它是身體所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大腦功能、神經功能以及體內多種組織、骨骼的組成,都離不開錳元素,錳元素攝入不足反而可能影響健康。
二、不合格保溫杯被央視曝光,存在重金屬嚴重超標!
除了電熱水壺外,保溫杯也是重金屬超標的“熱門選手”,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據央視報道,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曾購買了50多款保溫杯,并對保溫杯進行檢測,結果發現有19款保溫杯存在重金屬含量超標的問題。這些重金屬含量超標的保溫杯,用于盛裝飲用水有可能會讓水變成“毒水”,飲用后會威脅健康。
那么,我們要如何選擇正規保溫容器呢?
株洲市市場監管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科科長易慶表示,購買保溫杯時要注意查看做工是否細膩,外包裝上應有完整的產品說明。同時要注意聞一聞保溫杯內膽是否有異味,符合食品級別標準的不銹鋼是不會有異味的。
三、這些食物可能含有重金屬,提醒家人盡量少吃!
除了一些劣質保溫杯可能含重金屬外,一些食物當中同樣可能存在重金屬,長期攝入含有重金屬的食物,對健康威脅極大。
此前,美國消費者報告調查發現,在抽檢的嬰兒食品中有7款重金屬含量非常高,超標的元素包括有砷、鉛、鎘、汞等,這一度讓很多人都對重金屬超標問題產生了恐慌。
其實在生活中,不少常見的食物也可能含有重金屬,日常要注意少吃。
·膨化類食品
薯片、爆米花、蝦條等均屬于膨化食品,這些食物很可能會有鋁超標的問題。我國質檢總局曾對膨化食品進行抽查,結果發現22種存在鋁、鉛、甜味劑等超標的問題。因為膨化食品在加工時多會使用膨化劑,而膨化劑內有一定量的鉛、鋁元素,會給神經系統帶來威脅。
·動物內臟
現在家禽一般都靠工業飼料喂養,而飼料在安全上存在不確定性,一些家禽食用了被重金屬污染的食物后,可能讓重金屬沉積在內臟內。
·海鮮
現在海洋污染很嚴重,海鮮已經成為了重金屬汞、砷的主要來源,長期攝入重金屬含量超標的海鮮,會給健康帶來較大威脅。
總之,生活中在購買保溫杯、熱水壺時,要注意認準正規廠家生產的,一般不會有健康風險,對此無需過多擔心。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