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積累:
前言:因為許多科普中都說在實性結節,混合磨玻璃結節以及純磨玻璃結節中,混合磨玻璃結節最容易是惡性,而且由于它的不純,相對風險就會高些,所以許多結友查出如果是混合磨玻璃結節,壓力要比純磨玻璃結節大得多,對于手術與否也更加惶恐些。但實際上,我覺得從臨床上來看,持續存在的瘤肺邊界清楚的純磨玻璃結節的話,惡性的概率比混合磨玻璃病灶高得多,只是反正風險不高,能安全隨訪而已。那么,當病灶是混合磨玻璃結節時,有什么影像特征是表明它容易是炎性的呢?如果有,那只要找到有這類影像特征,就可放心許多。今天我們從一個病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簡單病史:
患者女性,45歲,檢查發現肺部結節。沒有呼吸道癥狀。
影像展示與分析:
先看2023年5月初首次發現時的:
病灶1:右上出現磨玻璃病灶,整體顯得有點模糊。
感覺病灶的密度有點“霧”狀,不是很清晰,瘤肺邊界不太清楚。
但它有微小血管進入如上圖桔色箭頭所示;整體輪廓還算較清,中間有部分密度顯得較高,是混合磨玻璃密度的結節。
綠色箭頭所示病灶的邊緣部分顯得模糊,磨玻璃成分密度過低,類似暈征似的。中間偏實性的成分缺乏收縮力。
病灶整體輪廓較清,部分邊緣有毛刺征,中間有偏高密度成分,有的邊緣像有淺分葉似的。
邊比部分灶內血管是有增粗毛糙的。
病灶2:左上葉胸膜下磨玻璃結節,輪廓與邊界均較清,而且密度也不純。
病灶與胸壁間沒有間隙,病灶邊界甚為清楚。
病灶有小血管進入,胸膜側間隙消失,似有點像胸膜輕微牽拉的樣子。
灶內血管穿行,胸膜處有點輕微增厚牽拉的樣子,但力弱,整體瘤肺邊界與輪廓均清楚。
混合磨玻璃密度,中間有血管穿行。
上圖的血管狀的實性密度從胸壁延伸向病灶側,這與腫瘤的滋養血管不太符合。
邊緣部分的樣子。
影像印象:
此結友是同事,她當時叫我看片子,我覺得右側的基本上不像是腫瘤,因為此混合磨玻璃結節雖整體輪廓較清,但瘤肺邊界欠清,磨玻璃部分密度過低,像暈似的;實性部分缺乏收縮力,也不致密;進入的血管有,但不是異常增粗的。
總體更像炎性恢復期的病灶。而左側的病灶比右側的更像惡性,因為它的輪廓與瘤肺邊界均清楚,灶內也有血管穿行,甚至有胸膜牽拉的樣子,但它不太像的最主要是兩點:一是右側的病灶不像,所以按同樣致病原因來考慮,左側也不是惡性的可能性大;二是其中有層面似條狀血管影,它不是從近心端向遠側延伸,而是從胸壁側進入病灶內,向近心側延伸,這不符合血管的影像。
所以我考慮左側也是炎性可能性大。建議其口服消炎治療后2個月前后再復查再決定。
復查情況:
同事熬不住,過了一個半月左右于6月底復查,發現右上病灶明顯吸收變淡,上圖是最明顯的層面。
左上病灶也是明顯吸收好轉,上圖也是最明顯的層面。
感悟:
混合磨玻璃結節當整體輪廓雖清,但瘤肺邊界欠清晰而磨玻璃成分密度過低時,它便容易是炎性。大家千萬別著急開刀,只隨訪或口服消炎藥后過段時間再復查,看看有沒有吸收好轉再說。而對于多發病灶來說,如果有的病灶基本上考慮炎性,另有的像惡性,那么也要先以一元論來考慮問題,雖很像惡性的也會實際上是良性的。
時間會證明它到底是什么!我們只要評估考慮隨訪的風險大不大。如果適當的隨訪并不會影響預后,那么給機體一點時間,它會回饋你驚喜!
加硒教授微信:623296388,送食療電子書,任選一本